在这大夏王朝的繁华都城之中,文人雅集乃是常有的风雅之事,诸多文人墨客汇聚一堂,或吟诗作画,或高谈阔论,以文会友,尽显才情与学识。而这一日,一场备受瞩目的文人雅集正在城中一位颇有名望的世家宅邸的庭院里举行。
这庭院本就典雅精致,如今为了此次雅集更是精心布置了一番。青石板铺就的地面被清扫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四周摆放着一盆盆珍稀的花卉,姹紫嫣红,芬芳四溢,为这庭院增添了几分生机与雅致。庭院中央,设有几张古朴的檀木桌椅,桌上摆放着笔墨纸砚,一应俱全,仿佛在静静等待着文人们挥洒才情。周围的回廊上,挂着一幅幅名人字画,微风拂过,字画轻轻飘动,似在与这庭院中的人们诉说着千古的风雅。
林悦这段时日,一直在努力适应着这个古代世界,也听闻了这文人雅集的事儿,想着既能借此机会多了解一下当下的文化氛围,又或许能从中获取更多关于朝廷局势的消息,便也乔装打扮了一番,以“林越”的身份前来参加了。
当她踏入这庭院之时,里面已然聚集了不少文人,有的正手持书卷,轻声诵读着诗词,摇头晃脑,沉醉其中;有的则围聚在桌案旁,挥毫泼墨,笔下的字画尽显神韵;还有的三两成群,谈论着古今学问,时而争论得面红耳赤,时而又因见解一致而相视大笑,气氛颇为热烈。
林悦身着一袭月白色长袍,头戴玉冠,身姿挺拔,气质不凡,虽初来乍到,却也引得不少文人侧目。她在庭院中寻了一处稍显安静的角落站定,静静地观察着周围的一切,心中暗自感叹这古代文人雅集的独特韵味。
没过多久,太子李承泽也带着几个侍从,悄然来到了这雅集之中。李承泽今日身着一袭藏青色锦袍,腰间束着一条金丝玉带,头戴紫金冠,剑眉星目,面如冠玉,气质儒雅又透着一股皇家的威严。他本就是喜好文学之人,平日里也常与文人雅士交往,此次前来,也是想借此机会听听众人的见解,同时结交一些有真才实学的贤才,为日后治国理政积累些人脉资源。
太子一现身,庭院中的众人纷纷行礼,李承泽微笑着抬手示意大家免礼,而后便与众人一同参与到这雅集之中,或欣赏字画,或聆听诗词,气氛融洽而和谐。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怀着纯粹的心思。在这看似风雅的聚会之中,有几个心怀叵测的文人,他们早与三皇子李承轩暗中勾结,得知太子今日会来参加这雅集,便蓄意谋划,想要找机会刁难太子,好让他在众人面前出丑,进而影响他在文人阶层中的声誉,为三皇子争储之事增添助力。
众人正谈论诗词之时,其中一个尖嘴猴腮的文人,眼中闪过一丝狡黠,故意高声说道:“今日雅集,难得太子殿下也在此,殿下向来以学识渊博、心怀天下而闻名,我等今日斗胆想请教殿下一个诗词典故,不知殿下可否赐教呀?”
李承泽一听,心中明白此人怕是来者不善,但也不好推脱,便微笑着说道:“但说无妨,本太子愿与诸位一同探讨。”
那文人嘴角微微上扬,清了清嗓子,说道:“昔日前朝有一位大家,曾作一诗,诗中用一典故,隐晦地表达了对当时朝政的不满,却又巧妙地避开了朝廷的耳目,不知殿下可知这是哪位大家,又出自哪首诗作,所引典故为何呀?”
此言一出,周围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几分,众人都知道这绝非一个简单的问题,这前朝的诗词典故繁多,要精准答出这般细节,着实不易。李承泽微微皱眉,略作思索,心中一时竟也有些拿不准。
那几个心怀叵测的文人见状,暗自窃喜,还在一旁假意催促道:“殿下乃我大夏储君,才学定是过人的,想必很快就能答出了吧。”
场面顿时变得有些尴尬起来,太子的侍从们想要出言解围,却又怕越俎代庖,只能在一旁焦急地看着。而其他一些文人,有的是事不关己,在一旁默默观望;有的则是暗暗为太子捏了一把汗,可又不知如何帮忙。
林悦在一旁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心中不禁有些愤愤不平,她本就看不惯这般仗着些小聪明便故意刁难他人的行径,更何况如今被刁难的还是那心怀百姓、性情仁厚的太子。她略一思索,凭借自己博古通今的学识,已然心中有了答案。
只见她从容地走上前,朝着太子和众人行了一礼,而后微笑着说道:“这位兄台所问,在下倒是略知一二,兄台所言的这位大家,乃是前朝的刘逸之,其诗作《暮山吟》中便用了此典故。诗中‘松柏隐翠山,麒麟困浅滩’一句,便是借松柏困于深山、麒麟受困浅滩之意,暗讽当时朝廷用人不当,贤才被埋没,却又以这般隐晦之法,巧妙避开了朝廷的耳目呀。”
林悦这一番话,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了每个人的耳中,众人先是一愣,随后皆是一阵惊叹。那几个故意刁难的文人更是瞪大了眼睛,没想到竟有人能如此轻易地答出这刁钻的问题,而且还说得有理有据,条理清晰。
李承泽也不禁转头看向林悦,眼中满是惊喜与赞赏,他没想到在这众人皆束手无策之时,这位看着面生的“林越”竟能巧妙地化解这一难题。他赶忙说道:“林兄果然学识渊博,见解独到,今日多亏林兄解围了。”
林悦微笑着回应道:“殿下客气了,不过是平日里多读了些书,恰好知晓此事罢了,见殿下被为难,心中不平,便贸然出言了,还望殿下莫怪。”
李承泽笑着摆了摆手,说道:“林兄这是哪里的话,本太子感激还来不及呢。今日得遇林兄这般才学之人,实乃幸事,不知林兄可否赏脸,与本太子再多聊聊呀?”
林悦心中本就对太子有着几分好奇与好感,想着能借此机会与太子多交流交流,也好进一步了解宫廷的情况,便欣然答应了。
于是,两人走到一旁的回廊下,寻了一处石凳坐下,开始攀谈起来。起初,只是谈论些诗词文章、古今学问,可聊着聊着,话题便渐渐转到了治国理政之上。林悦凭借着自己对古代历史的深入研究,提出了不少独到的见解,比如在民生方面,她提到要重视农桑,鼓励百姓开垦荒地,同时兴修水利,保障庄稼的灌溉;在吏治上,主张选拔贤能,打破门第之见,唯才是举;在军事上,强调要加强边防建设,训练精兵,同时运用灵活的战略战术应对外敌。
李承泽听着林悦的这些观点,心中越发觉得眼前之人不凡,竟与自己心中所想诸多契合之处,不禁对林悦又多了几分欣赏与敬佩,他感慨道:“林兄之才,若能为我大夏所用,必能助我大夏更上一层楼啊。”
林悦赶忙说道:“殿下谬赞了,我不过是纸上谈兵罢了,殿下心怀天下,日后定能成就一番大业,我这些浅见,若能对殿下有所启发,那便足矣。”
两人相谈甚欢,不知不觉间,时间悄然流逝。李承泽心中对林悦愈发看重,觉得此人是难得的贤才,便诚挚地邀请道:“林兄,今日与你交谈,本太子受益匪浅,不知林兄可否有空,到我府上一叙呀?我府上也有不少藏书典籍,还有诸多有识之士,想必林兄会感兴趣的。”
林悦心中一动,她知道这是一个深入了解宫廷情况的好机会,虽然也明白宫廷之中关系复杂,权谋斗争不断,可她还是不想错过这个难得的机会,便点头答应道:“承蒙殿下厚爱,在下恭敬不如从命,定当前往拜访。”
李承泽大喜,当下便与林悦约定了拜访的时日,而后又与众人寒暄了几句,便带着侍从先行离开了。
林悦看着太子离去的背影,心中思绪万千。她知道,这一次的邂逅,或许会让自己与太子之间产生更多的交集,而自己也即将踏入那充满复杂人际关系和权谋斗争的太子府。
她不禁在心中暗自思索,去了太子府后,自己会见识到怎样复杂的宫廷人际关系和权谋斗争呢?自己与太子的关系又会如何进一步发展呢?毕竟如今这夺嫡之争愈发激烈,自己此番举动,会不会因此卷入更深的夺嫡漩涡之中呢?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