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君临和沈依然正说着话的时候,徐公公找来,不用问也知道,一定是皇帝有事找他,早不来晚不来,偏偏挑了大晚上,一定是非常重要的事,叶君临也没有耽搁时间,立刻前往。
叶南天在看到叶君临的那一刻,脸上的情绪极其复杂,可不管怎么说叶君临都立了一大功,他将其他情绪都隐藏得很好,高兴的将叶君临拉到自己身边,“君临,你可是长本事了!”
叶君临听出了这句话的不简单,他可以说他能力卓越,才华卓绝,一句你长本事了,听着就让人心里很不是滋味,甚至有种僭越的感觉。
他知道,叶南天是觉得自己前后反差太大,让他有种自己不在他的掌控范围之中的感觉,一国之君,万人之上,所有的人都得跪伏在他面前,最讨厌的就是这种超脱掌控的感觉。
“父皇,家国危难之际,身为太子,总不能袖手旁观,置之不理,此番不过侥幸罢了!”叶君临知道,叶南天不仅仅只是对他还有警惕之心,从坐在这个位置上的那一刻,他注定就是孤独的,他从不相信任何一个可能威胁到他的人。
郑成双也来了,叶君临一看就知道叶南天是故意把人叫到这儿来的,现在,满朝文武,没有人不知道他和叶无极的关系,郑成双明显是站在叶无极这边的,把他叫来,分明就是想敲打他一下。
郑成双虽然也看叶君临不顺眼,但叶君临这次做的事情合乎民意,他也不敢再像之前一样明目张胆的针锋相对,叶南天看到二人如此,开口说道,“匈奴使团已经连夜离开,这件事情也算暂时告了一段落,郑大人,你且与太子好好说说现在的情况……”
郑成双答应一声,立刻转头角,目光落在叶君临身上,“原本,匈奴一切都好好的,一点问题都没有,太子殿下去了一趟回来匈奴突然之间爆发蝗虫灾害,很难想象,世间竟有如此蹊跷之事!”
郑成双这话说的很有意思,但这种事情他是拿不出任何证据来的,说了也不过是浪费时间罢了,没有人会相信这种鬼话,“郑大人,你这话就有点耸人听闻了,自然灾害本就非人力可控制,你怎么说,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我在背后操控着呢!”
“殿下误会,臣当然没有这个意思!”郑成双当然不可能当着皇帝的面说这种没有根据的话,“臣不过是说出心中疑虑,并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猜想,蝗虫灾害虽然是在匈奴爆发,但数量实在太过庞大。”
“匈奴的粮食和草场已经被吃的差不多了,现在,现在,蝗虫正在朝我们这边赶来,大夏很有可能遭遇和匈奴一样的境况,粮食乃国之根本,当然不能出现任何问题,百姓吃不饱饭,定然会引起天下大乱!”
“蝗虫过境?”
叶君临不是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只是没有想到会这么快,不过,办法总归是人想出来的,他就不相信解决不了了,“正大人何必如此慌张,又不是现在百姓就吃不饱饭了,总归有点时间,先冷静下来,才能想到个办法解决问题!”
“解决?”
郑成双从鼻里呵出一口冷气,显然,他不相信谁能想到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太子殿下以为这个和诗词歌赋,打擂台一样有迹可循吗?自然之力,不可抵抗,除了听之任之,还能怎么办!”
大夏靠近匈奴边境的地方已经受到了蝗虫灾害的影响,要不是家家户户都存有余粮,只怕早就闹得不可开交了,边境百姓数十万,若粮食当真出了问题,必然不是一件小事!
才过去半个月就已经闹到如此地步,要是时间再长一点,还想不到解决办法,情况一定不堪设想,叶南天为此事焦头烂额,满朝文武脸上早已不见击退匈奴使者的欢喜,都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
郑成双冷这一张脸,看向叶君临,“太子殿下此番看似赢了匈奴使者,可我大夏依然要给他们送那么多粮食,这些粮食对我们自己来说也非常重要,千千万万百姓张着嘴准备吃饭,给了他们,我们自己又该如何是好?殿下当初在做这个决定的时候就没有想过会是什么后果?”
郑成双说着,又摇摇头,“殿下是聪慧之人,既然能想办法一次又一次击退匈奴,想必,一定考虑到了这一点,心中早已有了应对之策,不如,殿下说说看该如何是好?”
叶君临一听就知道郑成双是在故意为难自己,他也是刚知道这个消息不久,怎么可能提前想好应对之策,他不过是想看到在叶南天面前丢脸罢了!
不愧是叶无极的舅舅,时时刻刻都在挖坑给他跳,不过……事关几十万人的性命,可不是开玩笑的,在没有想好之前,他可能随意回答,直接选择避开这个问题,反问一句。
“郑大人,蝗虫虽是天灾,确也并非不可抗之力,但有些事情,一眼就能看出来是人为,郑大人觉得现在朝廷应该把重心放在天灾之祸还是人祸之上?”
“太子殿下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郑成双顿时眉头紧促,他听出来叶君临说话里有话,“我刚才说的是蝗虫之患,人祸又是什么意思?”
“郑大人不知道吗?”
叶君临一副饶有兴趣的样子看着郑成双,“我大夏边境百姓离国都太远,天高皇帝远,就算想管也不一定能管得着,这么短的时间就有百姓暴起,难道,不是有人在背后故意为之?”
“什么暴起?”
郑成双立刻否认自己说过这种话,“我不过是说,再这样继续下去,不想一个办法解决事情,事情一定很难处理,太子殿下既然负责起了匈奴的事情就应该负责到底!”
叶君临脱口而出,“天灾之后必是人祸,可这人祸究竟从哪来就说不一定了!恐怕,这是比天灾更严重十倍百倍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