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威廉二世的话,看着他满是感慨的面容,奥古斯特也不得不在心中感慨,这世上的聪明人是真的多。
这离第一次世界爆发还早着呢,可各国就有人早早预言了这场战争的到来,各国政府也都早早对战争有了预测和准备。
果然,他这些年没有仗着是一名穿越者就不管不顾在欧洲发展是对的,要不然估计他早就“扑街”了。
再一次,奥古斯特庆幸自己是日耳曼帝国的皇子,自己一开始也通过彩票公司跟不列颠等帝国搞好了关系,要不然,他就算再有能力,也不会有今天的成就。
同时,奥古斯特也听明白了威廉二世话里的意思,知道自己这便宜父亲的意思,就是对东非领地心动了。
虽然鉴于他的身份无法直接吞并东非领地,但也暗示东非领地日后要坚定的站在帝国这一方,要贡献自己的力量给日耳曼帝国,增强帝国在战争中的实力。
对此,早有准备的奥古斯特并没有什么意见,在他准备跟威廉二世坦白东非领地的具体情况时,他就预想到了这一幕。
因为要是把他放在威廉二世的位置上,他也会这么做的,甚至还会比威廉二世做的更过分,要想方设法的把东非领地拿到手里。
奥古斯特早有领悟,既然他靠着日耳曼帝国皇子的身份发展到今天这一步,那他就必须要回报这一切。
也正是因此,他这些年才会不遗余力的发展东非领地,让东非领地奇迹般的发展成现如今的模样。
这一切,都是奥古斯特为了未来的战争在准备,他也早就下定决心,战争开始后,一开始他会毫不犹豫的站在日耳曼帝国这一方,只有等到战争局势像原历史上那样发展了,他才会想办法跟日耳曼帝国划清界限,跟不列颠等帝国独自和谈,争取让东非领地摆脱战败的命运。
然后他就靠着东非领地在战争时期夺取的大片领土,在非洲这片大陆上成立一个独立自主的新帝国,谋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彻底改变日耳曼帝国和整个世界的历史。
想到这里,奥古斯特一脸郑重其事的对着威廉二世开口说道:“父亲,您勿需多言,就凭我的身份,我都会坚定不移的站在帝国这边,我名下的东非领地也无需质疑。
不过,父亲,对于东非领地,我是这样想的,我觉得吧,不管是为了帝国的未来,还是霍亨索伦家族的未来,东非领地都需要保持独立自主的姿态,也不是重新成为帝国的殖民地或一部分领土。
因为,就像您说的,为了帝国,战争不可避免。可不是我没有志气,而是照目前的局势,不列颠帝国和高卢帝国,沙俄帝国已经站在了一起,这意味着,战争一旦开始,帝国就要同时与三方开战。
而帝国所处的位置,预示着,战争开始后,我们需要两面作战,而这务必要加大帝国的后勤压力。
可以帝国的后勤储备,一旦战争时间过长,我们必将无法坚持下去。
而且,虽然帝国的陆军实力世界第一,但帝国的人口也限制着帝国军队的规模,不列颠三国的人口数量和陆军规模加起来足有帝国的几倍,他们即使再弱,光是凭消耗也能跟我们的军队一直对峙下去。
更不用说,高卢帝国的陆军实力也不容小觑,那可是仅此于帝国的欧洲第二陆军强国。
反观我们的盟友,奥匈帝国虽然人口众多,但其国内复杂混乱的政治局势,以及落后的军事力量,根本就爆发不出多大的力量,若是战争真的开始,我估计奥匈帝国连沙俄帝国都打不过,更不用说支援我们与高卢帝国和不列颠帝国作战了。
尤其是,奥匈帝国同帝国一样深处内陆,根本没有多少资源,一旦战争进入到长期对峙阶段,奥匈帝国肯定无法坚持下去,不是跟不列颠等国私自和谈,就是内部爆发冲突,导致整个帝国分崩离析,迎接战败的命运。
到时候,独木难支的帝国势必也会失去战胜的希望。
要是最终不幸战败,我怕霍亨索伦家族会因为被帝国资本和人民抛弃,最终失去日耳曼帝国的皇位甚至是普鲁士王国的王位,让整个霍亨索伦家族走向衰败。
因此,我是这样想的,保持东非领地现在的局面,甚至我还打算再过几年,直接在东非领地成立一个新的王国,我去那里担任国王。
然后我会让新的王国跟日耳曼帝国结盟,在战争开始后保持一致。
可要是最终帝国像我预测的那样无法坚持下去,我就会尽量让我的王国推出战争。
这样一来,即使霍亨索伦家族失去了日耳曼帝国的皇位和普鲁士王国的王位,我们依旧还有一尊王位,家族也不至于彻底失去权利和尊贵的地位。
而凭借东非领地的潜力,说不定战后用不了多久,我还能支持霍亨索伦家族重登普鲁士王国的王位和帝国的皇位。
嗯,这就是我对东非领地的想法,不知道父亲觉得咋样?愿不愿意让东非领地成为霍亨索伦家族的一条后路?”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