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默见蓝恩折难于回答,率先说道:“准确的说,她是过了六千五百万年!”
蓝恩折绷紧的神经才舒缓开来,不忙说上一句,道:“是的,这个余公子可以作证!”
力矿神更是疑惑道:“有区别吗?难道余公子也过了几千万年?不然他拿什么来作证?”
余默说道:“当然有区别!活过几千万年,就是一直活着生存下来,而过了几千万年就静态或与其它方式过来,人活百年都难,几十年都老而行动不便,哪有活着几千万年的人?那岂不是老得不成人样了?夏老你说不是?”他本来有白成祖的“手记”可以作证,但那本手记留落飞碟里面,没带在身上。
夏家农点头说道:“余公子说的有道理,我才七十有八,便如此老态龙钟了,哪有人活得这么久的?”
力矿神还不怎么明白,余默便将避难所的事简单明了的说一遍,才知道事情的原委,蓝恩折确实是过了六千五百年,原先还以为地球的人有了长生不老的本能呢!
说了这么多还没转入正题,即是余默想知道的问题,他也不好直白直说,只能委婉提及。
夏家农没有年轻人的快人快语,缓缓说道:“我看了很多书籍,说刚来这里的时候,是按照在地球的生活方式来生活的,后来逐渐的不行,很多的科技到后辈手上似乎制造不出来,一代不如一代。最后,连简单的东西都制造不出来,房子也越造越不行,有能耐的就用木材造房子,条件差的就用茅草了。唉!有失地球之子的颜面啊!”他连续叹息,可惜身为地球的后人,却没传承先人的智慧。
他一口气说这么多话,有点换气难接,喘着粗气,辟空还帮他拍背。
余默和蓝恩折简直不可置信,人类的步伐不是向前的吗?怎么越活越倒退呢?
余默喃喃自语:“地球之子!地球之子?”
力矿神说道:“是啊!我们祖先从地球来,都自称地球之子,书籍上是这么注明的,后来时间长了,后世人便很少提及了。好像还提到那时的人们分散到太阳系的各个星球,都是自称为地球之子的,因为那时的科技还可以联系,所以记载了下来。”
余默沉思默想,一直想不明白,人科技如此发达的年代,怎么就会慢倒退呢?
他似在问道:“那为什么人类的文明怎会倒退,智慧怎会退化呢?”
夏家农双眼本来浑浊,却是一脸茫然,此时带着沙哑的声音说道:“据我所知……!噢!不说了,都是无稽之谈,我这里有很多史书籍,你有兴趣随时去看,或许知道的更多!”
夏家农刚想说出的话又咽了回去难道其中有隐情?不可能是人为的啊!如此大的人类,不可能人为能今文明倒退的啊!
既然夏家农不说,余默也不好相问,对方是长辈,晚辈问多了,似乎是大不敬。
那就只能去翻阅书籍,希望从中知道更多的问题!
夏家农被身边的两个大汉扶着,带领余默、蓝恩折和力矿神向书房走去。
书房离得不远,拐弯就到。当入到里面,只觉一种书香气息缭绕,面积不下50平方米,书架排满四周,空处还排有两列,中间是一张长方形书桌,两头微翘,桌上摆着文房四宝,像进入文人墨客的房间。
书架上都摆满各色各样的书籍,琳琅满目。
余默惊叹这间书房的布置整列有叙,如此之多的书籍不知从何看起。
只见夏家农走近书桌,从后面一个书格中,双手带着颤抖的抽出一本泛黄的书籍,有四、五公分的厚度,递到余默面前,说道:“看看这本史书,可能你会知道更多的过去。”
余默接过对方拿过来的书,微笑着点点头,表示对夏家农的尊敬。
这时,夏家农招呼大家落座,随即便有丫鬟过来泡茶斟满,大家饮谈助兴。
余默看向那本书皮,赫然映出六个大字,写着《地球之子——史记》,这几个字与现代汉字没有差别,隶书字迹,印刷字体。
他大为惊愕,简直不敢相信,六千几万年前人类的象形字怎么和现代的汉字如出一辙?
字是相同,读音必定有所差别,因为他们所谈的话和自己的大相径庭,现在所说的话还得靠翻译机翻译才听得懂。
他问了夏家农这几个字的意思,显然,解释的意义毫无差别。那么,这样看来,他是大可以翻阅浏览这些书籍。
夏家农却也奇怪,这些字和现在地球的字还能通用,简直不可思议。之前拿书给余默看,纯属让他观看自己这里的文字,过后会粗略解释。现在看来,可省了自己的心思,任他浏览书籍。
余默将手中的书本拿给蓝恩折观看,问她能否懂得这些字。
蓝恩折当然认识,表示这些文字就是当时的官方文字。
余默更为不解,既然都是同一种字,意思又是一样,地球族也是当时传下来的,为什么和蓝恩折的语言不一样?
蓝恩折毕竟是超前文明的人类,考虑缜密,说道:“那时的人类来到金星生活,经过几千万年的演变,逐渐脱离原有的发音也是有可能的。但有一点不太明白,地球重启又生出人类文明,所使用的文字和史前的文字惊人的一致,那是为什么?”
她这一说,大家才从中感觉疑惑,说得大有道理。
余默是通过翻译机和对方通达语言,但在对方说话间还是听到对方原有声音的,这时他才细微斟酌对方的话语,这样一来,使他惊奇的有所发现,蓝恩折所说的话似曾相识,很像粤语。
不错,就是粤语,读大学时,余默和一个粤西地区的学生同一个宿舍,曾听他说过这种话,但头声和尾声又不尽相同,可能是带有地方音,夹杂方言,一时难以分辨。
夏家农代表地球族,他所说语言是族里的语言,似曾听过,好像是苗语。在大学时代,余默班中就有两个女生是苗族的,这两个女生独自相处时讲的就是苗语,余默听她俩说过几次,印象深刻。
余默也和大家一样早已坐下,品尝茶道,开始翻阅《地球之子——史记》。
翻开书籍里面,字迹也是印刷体,记载着当时的情况和移民金星的经历。
当时地球的年分是20200年,科学家测到大冰河时期即将到来,地球人便着手向向星移民,将地球一半的人口向外施出,分散到大阳系的各个星球,据估计移民到金星的地球人有一亿之多,还将水稻,大豆和一些其他的植物移植到金星,还有很多种类的动物也带了过来,做到保存生态平衡,更重要的是保障居民的温饱问题。如果饮食不平衡,移民到金星只会是一种灾难,很快便会灭绝。
这里记载的和在避难所看到白成祖《手记》写的没多少差别,都是从躲避大冰河时代开始,记实的也都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