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考试结束

换源:

  回去的路上,苏文还有些恍惚。

刚一抵达乾清宫,里面的一切都已准备好。

大家对他毕恭毕敬,就像苏文原本就是这里的主人一样。

回到后殿,苏文坐在榻上,还觉得有些不可置信。

“没想到……这么轻易就成功了!”

苏文哑然失笑,看了一眼周实:“本宫还以为一切遥遥无期呢!”

“太子殿下是真心为国为民,又以仁心治天下,聪慧异常,太上皇慧眼识珠自然是看得到的!您早就应该得到这样的对待,这一切是晚了才对!”

周实也为苏文真心感到高兴。

“太好了!太子殿下,以后就可以轻松一些了!”

“不……以后只会更累,这是一个新的开始。”

苏文却从来都没有想过要让自己轻松下来,他如今作为太子,许多事还行事不变。

道日后若是登基为帝,更多的事情就会容易许多。

如今虽然已经将赵国收入囊中。

但苏文的目标可不仅止于此。

他还想要将更多的国家吞并,还想要远征西域。

组建水师最主要的目的也是这样。

而这些事情在苏文作为太子之时,做起来并不是那么特别的容易。

不仅有许多的阻隔,还需要去禀奏苏无咎。

但若是坐上了那九五至尊之位,并没有任何人能够阻挡苏文。

到时候苏文想做什么便做什么。

……

第二日。

在朝堂之上,苏无咎就宣布日后所有的朝政全都由苏文亲自处理,而自己彻底的退居幕后。

“太子用自己的实力证明了,他便是一国储君的最好人选!”

苏无咎的声音铿锵有力:“所以,朕决定,让钦天监挑选吉日,择日登基!”

这一次朝堂上的众臣们,没有一个人说出反对的话语。

反而大家纷纷跪在地上,直呼万岁。

苏文终于明白,是时候到了自己的日子了。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苏文彻底的搬进了乾清宫居住。

虽然还没有正式登基,但一切指日可待。

大家对待苏文也和对待真正的帝王没有任何区别。

而本来掌管朝政的苏无咎,这一次也做了甩手掌柜,将所有的事情全都交给苏文处理。

朝中大臣们,基本都是当年苏无咎和苏文父皇那一辈儿留下来的。

如今大多年迈,也快到了退休的时日。

苏文认为,应该科举选才,让更多的才干之人入朝为官。

只是目前为止,这里还没有任何人提出过科举一事。

苏文叫了郑峰和苏成来到宫中商讨此事。

听说苏文要举行科举,两人都有些震惊。

“太子殿下,您可有缜密的计划??”

郑峰有些犹豫的开口:“此事非同小可,若不能确保公平公正,恐怕选出来的人并非是才能之人,反而是用金钱堆出来的蠢才呀!”

苏文点了点头,自然早已想好。

“如今朝中,众臣皆年迈,自然是要有一批新的血液加入其中。”

他从高位走下,轻声说道:“科举一事,可以更加公正的选拔出英才,不仅能够打破世家贵族的垄断,还能广贤纳士,在这当中选择有能之士,入朝为官,以此来彰显我大楚风度!”

郑峰和苏成对视了一眼。

苏成开口问道:“那不知皇兄可有什么想法?怎样落实此事才能确保科举正常进行,并且公平公正,选拔出真正有能之人,以此冲于朝廷?”

苏文认真的看向他们,随后说道:“首先,便是广布天下每一个角落,让所有的人都知道朝廷选拔才能,让大家踊跃报名,给所有人一次机会!”

没想到,此番苏文居然有这么广阔的想法。

居然让全国的人都有参加的机会。

这样一来,能够选到有才能之人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

苏成和郑峰都点了点头,两人表示认可。

苏文则是继续说道:“先是乡试,然后是县试,最后则是殿试,层层往上,以此类推,设有专门的考场,派专门的人严谨监考,防止作弊,试卷也由专人轮流批阅,匿名进行,这样可以更好的保证选拔的公平客观!”

听到苏文的话,郑峰和苏成都有些震惊。

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苏雯居然会考虑的如此严谨。

“太子殿下所言甚是!”郑峰莞尔一笑,人心之中更是喜悦不已。

“如此一来,选拔出来的人,才会是真正的才能之人!”

苏成也点了点头:“是啊,这样确保了作弊的可能性被大大减小,选拔出来的会是真正的才干!”

苏文则继续说道:“最后能够参加殿试之人,都是各地之精华,等到时候本宫会亲自前往选拔,亲自阅卷选择。”

“而且这一次,本宫不打算只选出前三甲,如今朝堂正是缺人之际,本宫会按照他们的能力给分派官职,这样的话,也给有能之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听到苏文这么说,郑峰嘴角的笑意逐渐加大。

“太子殿下能这么做,想必天下的才子们都会感激您的!”

“是啊,皇兄,才子们多年学习,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够入朝为官,如今您给了他们机会,还让他们的机会如此大大增加,想来他们会对您极为感激!”

苏成一时间也对苏文刮目相看。

怪不得苏无咎会心甘情愿的将所有的朝政全部放心的交给苏文。

如此心胸,如此智慧。

确实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

如今在这个位置上的人若是苏成,他也无法保证自己可以做得这么好。

所以说此时此刻,看着苏文的眼神里也充满了欣赏和敬佩。

“那就这么定吧,这件事就交给你们两个了,一定要将此事做得严谨严格!”

苏文很认真的看着他们两人,赶紧应声。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

苏成和郑峰两人,便开始准备科考一事。

太上皇苏无咎虽然将所有的朝政全部交给苏文,自己两耳不闻外事。。

但偶尔也会稍稍的过问一番。

毕竟,大楚也是苏无咎的心血。

苏文虽然非常严谨聪慧,但到底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