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女子也能当官

换源:

  “所以如今皇爷爷选择相信你,不过,你也得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说到这里的苏无咎很认真的看着苏文。

“毕竟这全天底下的人都看着你呢,你若是做的不好,自然会有人抨击你。”

苏文明白成为一国之君,身上的重担自然与现在不同。

他后退一步重重的给苏无咎行了个礼。

“还请皇爷爷安心,孙儿定然不会辜负众望!”

从太上皇的宫殿离开苏文就立刻将此事找到了丞相和苏成商讨。

两人一开始还有些不能理解,不过一听连太上皇那边都没什么意见,他们也只好闭了嘴不再言语。

“按照本宫说的去准备吧!”

苏文拟好了旨意:“不过还是以科考为重,选后宫官职为辅,这是一条漫漫长路,总得一点点探索!”

就连郑峰和苏成都不能够理解,想来这天下人对于女人做官一事更加不会轻易理解了。

不过选后宫官职的圣旨一下,整个楚国瞬间就乱了套。

许多人议论纷纷都认为苏文此举并不合理。

同样也有很多女人感激苏文。

毕竟这古代女子的地位低下,大多都只能成为丈夫的陪衬,但不乏有有才能之人,只能消声灭迹。

如今苏文给了机会,让所有的女子都有报名的可能。

甚至还特意下至无论是否已婚或是生育,只要是15岁以上,45岁以下的女子皆可报名。

一开始还是有许多女子只观望不敢有动作。

后来清秀行作为了第1个报名者。

又亲自前往城中劝说众女子。

大家一听说连宫里头长公主的孙女儿都报了名,更多的女子便踊跃报名。

对于清秀行此举,苏无咎表示极为认可。

觉得对方适合在后宫为妃。

便一直劝说苏文提上日程。

但苏文却认为,科举一事是在眉睫是更重要的事儿。

这些日子。

科举和后宫选官一事,闹得沸沸扬扬。

整个楚国都在热火朝天的讨论此事。

七日时间过去,科举已然达到了乡试。

而这其中的许多事情,苏文都亲力亲为。

就连题目都是苏文亲自出的。

并且还监工殿试的考试现场的建设。

苏文决定,最后的殿试,在神武殿门口的广空地上举行。

这片空地,本是新皇登基之时会举行仪式的地方。

苏文认为所有科考选拔的人才皆是大楚的栋梁。

所以此处用于给他们科考最为合适。

辛辛学子们听说苏文此举,更是感动不已。

几日下来,外面对苏文的讨论,皆是夸赞。

不过这其中也不乏有质疑之声。

毕竟,以往从来都没有过科举之策。

所以大家也会思考,这从乡间选上来的人,是否真的有入主朝廷的才能。

还有后宫的选官也在热烈进行。

在清秀行的带领下,不少女子选择报名,不过数量跟科举制人相比,却还是少了一大半。

大多报名之人都是官家女子,还有些贵族之女。

她们或许想要趁此机会入宫,接近苏文,最后成为苏文的嫔妃。

但苏文本身的目的并非如此。

所以他又下了一道旨意。

从各个乡间选择有才能的普通女子入宫为官。

尤其是在刺绣,膳食,这两个方面。

苏文还加入了报名费,只要愿意报名参与者,都可获取一贯铜钱。

而且入宫后给的月银,公开透明。

比寻常的宫女太监等要高上几倍不止。

许多普通人家的女孩,为了这一罐铜钱都选择了报名。

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苏文觉得那些官家的女子,未必会亲手去学习女工膳食这方面的事情。

相反普通人家的女孩,也许这些事情会做得更好。

毕竟为了养家糊口,她们大多什么都会。

对于苏文而言,只要能够选择更多的人才入宫,这其中多么艰辛都没关系。

科考殿选已经定了下来,就在5日之后。

而后宫最后的选拔也定在了10日之后。

一切终于接近尾声。

整个朝堂中人都因此是忙碌许久,疲惫不堪。

而这些日子的苏文则是致力于出最后的题目。

他想要选拔出来的人才不仅仅是文武状元。

更多的还是在军事上,经济上以及科技文学各方面都可以有不同造诣之人。

苏文在来到此处之前也曾是个非常有学问的人。

所以便在各个方面出了不同的试题。

比起以往那些科考,大多都以孔圣人的题目为准。

苏文倒觉得一点心意都没有,而且选择出来的大多都是书呆子。

所以这一次自己绝对要选择出一些新型人才。

经历了整整一天一夜,苏文基本上没有休息,终于将自己满意的题目给做了出来。

第2日,将自己的题目,交给丞相郑峰查看。

对方只觉得震惊不已。

“太子殿下!您居然出了这么多题目!?”

看着手中的厚厚一叠试卷,他震惊的瞪大双眼。

“虽然题目出的多,但最后的评判标准却并不高。”

苏文之所以出了这么多题目,是在各个方面都出了相应的题目。

但是这全国选上来的人才到底在哪个领域更加突出,还是未知数。

所以想要将他们的才能进行逐个分配,就只能在殿选之时让他们在这6张试卷中写出自己最满意的答案。

有擅长的,有不擅长的,自然就能一眼看得出来。

“考试的时间给到整整三天,一天两张试卷,从早到晚,应该没什么问题。”

苏文觉得时间已经给的很足够了。

这6张试卷分别是在文学,经济,战争,农业,教育,治国,这6个领域。

每个领域可以挑选出一名最擅长的人才,没有所谓的文状元,武状元,只有各个领域状元。

当然也会有在不同的两个领域特别擅长之人。

到那时候苏文还会一一作出抉择。

朱文将自己的想法告知了丞相郑峰和苏成,两人都觉得有些不可置信。

“天啊,太子殿下!您这一个晚上居然想了这么多!?”

郑峰觉得自己还是小瞧了苏文。

一开始苏文提出要自己做试卷之时,他们还觉得有些不太理解。

毕竟这种事情大多都是交给专业的人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