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渐行渐远,却都忍不住议论纷纷。
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曾经明明为敌的两个人,如今居然如此为苏文说话。
而且现在的苏成,显然对于苏文马首是瞻言听计从。
这也足以说明苏文的厉害之处,真真的说服了苏成。
众人的声音,在议论中渐行渐远。
很快,苏文便将科考的名单整理了出来。
按照一开始所分配的,各个领域都选出了前三甲。
而这次榜上有名者,苏文也刻意在朝中进行表彰,并且给每一位考生都分配了自己适合的官职。
此番入朝为官者,年龄最小是十五岁。而年龄最老,甚至有四五十。
这样的所作所为传到了许多人的耳中,让大家都觉得这位太子殿下简直是伯乐。
而且不仅拥有赏识千里马之心,还有着极大的智慧。
这次的科考特别的成功,让百姓们也都为之震撼潮中许久都在商讨此事,显然大家对于苏文的夸赞也是不绝于耳。
苏无咎听说了苏文的所作所为,也听说了科考的成功之处,内心之中也忍不住感慨。
“如今整个朝堂都换了一批血,有许多的新鲜血液注入那些人在自己擅长的领域进行发展,想来用不了多久便可以为我大楚做事啊!”
以往楚国没有科考制度,虽然每年也都会从富家子弟以及贵族亲眷之中选人入朝为官。
或是一些有权有势者在府中豢养子弟,以此来举荐入朝。
但这样的方式中未免存在着些许不公平,选入朝中之人也未必是真的在此领域中擅长,这么多年以来,朝中有才能之人,只在少数。
尤其是近些日子改朝换代,这朝中老臣颇多,更是有着一大批空缺。
如今为这科考,已经弥补了这空缺。
并且在苏文的示意下,有才能之人,便开始发挥自己的特长,如此一来,大楚想要为这些有才能之人开拓一片天地想来并不是什么难事,这也让许多人都未知感叹震惊和高兴。
而此事在楚国传的沸沸扬扬的同时,也传到了他国。
听说苏文举办科考成功,他国也纷纷效仿。
这也足以证明,如今苏文的所作所为,早就已经成了先驱者。
成了他国的风向标,因为他们知道。
苏文此人仁善,威严,有才有德。
他的所作所为,自然不会差。
外面的议论声并没有戛然而止,反而还在继续。
他们还沉浸在科考当中,无法自拔。
这次落榜的学子们,也都纷纷赶回家乡。
在自己擅长的领域进行发展,期待着下一次的科考。
而且他们并没有责怪自己没有中选,反而一路上都在夸赞苏文的才德。
若不是苏文给了他们这次机会,他们根本不知道什么才是最适合自己的。
更加无法在一个领域一直奋进向前,如今他们已经清晰了目标。
相信未来的几年里,所有的才子们都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努力。
最后为国为民效力。
不过苏文并没有将自己沉溺于科考当中,反而是忙不迭地去准备女子入宫为官一事。
相比较科考受到大家重视和认可女子入宫为官一事,反而让许多的人表示质疑,不赞同,尤其是大部分根深蒂固的男性认为女子不可为官,他们也发表出了自己的议论。
而且朝中的反对声音颇多,这些也让苏文不得不注意。
不过大家也并未真正上心,毕竟在所有人的心中,都认为男子地位比女子高。
女子就应在家中,贤良淑德,操持家务,相夫教子。
哪里有入宫当官的道理?
所以哪怕苏文已然下旨意,进行女子卓选,却也依旧有人认为这只是个玩笑。
甚至朝堂之下,不少人都当做饭后茶点议论纷纷。
“女子当官,这怎么可能啊!”
“就是啊,女子不在家中服侍丈夫孩子,哪里有当官的道理!?”
“说不定太子殿下也只是提出一个想法,不会实践的!”
“但我听说已经在准备了!名单都送上去了!”
“嗨!就算真的选了女子入宫,又怎么可能给予崇高的官职呢!?无非就是一些大宫女一类的身份吧!”
“说的也是,这太子殿下就算再重视女子也不会这么做的!”
“是啊,是啊!”
所有人都以为这次的女子选官就跟选宫女没有任何区别。
但事实上,苏文选用女子,是为了让他们入宫,在后宫中运用女性优势,体现自己的价值。
擢选一开始。
朝中就已经议论纷纷,苏文还是坚持己见,在自己一开始定下的日子里,让那些已然报名的女子入宫进行选拔。
当然因为此次选拔的正常进行,外头的议论更加严重,大家都在质疑苏文的领导能力。
虽然苏文做了许多,让百姓让群臣都非常认可的事情。
但是对于这些民众们的根深蒂固的思想,他们总认为女子不可围观,不可越过男人,所以此番也得到了众人的抨击。
但是苏文还是顶着风浪让这些女子入宫进行选拔。
最后在苏文的见证下,清秀行被选为尚宫。
另外一名尚宫,是丞相郑峰的小女儿郑湘云。
以下的女官,也都分别来自不同的地方家族。
这其中有大家贵族的小姐,自然也有普通家庭出身的平民。
总之只要是有能力者合适者,苏文都会毫不吝啬的给她们官职。
就这样,这场科考和女子选宫,悄然落幕。
被选中的女子入后宫为官后。
果然不出所料的是。
凭借尚宫局的层层管理,以及这些女子的领域擅长。
后宫之中的吃穿用度被打理的井井有条,不再像一开始一样混乱无比。
这一点也让朝中大臣们尤为震惊。
一方面,他们没有想到苏文真的将后宫中的所有事宜全部交给了这些通过擢选的女子。
也给予了这些女子相应的官职。
另一方面,他们更加没有想到女子居然真的将这些事做的头头是道。
也同时打了那些瞧不起女子的人的脸。
久而久之。
也让朝臣们表示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