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产能危机!系统进化极限挑战

换源:

  养殖场办公室的顶灯在凌晨两点仍亮得刺眼,林昭雪的手指在键盘上敲出残影,旁边的助手小周刚挂断第17通电话,话筒还沾着汗。

墙上的挂钟秒针走得比往常更急,和此起彼伏的电话铃声撞出刺耳的节奏。

农哥!小周扯着嗓子喊,巴黎那家米其林三星说愿意预付50%定金,只要下个月能给他们留五头!

农佳正盯着系统界面上跳动的全球市场份额数字——已突破20%,但当前产能一栏的红色警告刺得他眼皮发跳。

他揉了揉发涨的太阳穴,目光扫过办公桌上堆成小山的订单合同,最上面那份来自新加坡的高端超市,需求量是三百头。

昭雪。他转椅一转,看向正用肩膀夹着电话的林昭雪,后者耳后别着的钢笔歪了,发梢沾着碎纸屑,现在每天新增多少订单?

林昭雪捂住话筒,额角的碎发被空调风吹得乱颤:保守估计三十个,大的小的都算。

上周签的日本订单还没交付,欧洲又在催。她放下电话,指节抵着发酸的后颈,最麻烦的是,咱们现在存栏量撑死只能满足现有订单的三分之一。

农佳的拇指在系统终端边缘摩挲。

三天前他刚在村民大会上拍胸脯保证产能没问题,可现实比他预想的更激进——那些尝过超级和牛的海外买家像闻到血腥味的鲨鱼,订单像雪片似的砸下来。

他点开系统的批量进化模块,界面上首次启用需谨慎的提示在蓝光里闪烁。

必须开批量模式了。他突然开口,声音里带着破釜沉舟的狠劲。

林昭雪抬头,看见他眼底的血丝里燃着光,单头进化太慢,批量能把效率提十倍。

可...林昭雪欲言又止。

她记得农佳说过,批量进化对基因稳定性要求极高,稍有偏差就可能导致肉质参差不齐。

但此刻系统界面上,50头和牛胚胎的基因图谱正以绿色光带流动,那是他这半个月反复调试的成果——脂肪沉积路径精确到毫米,肌肉纤维密度误差控制在0.1%。

农佳的手指悬在确认键上,喉结动了动。

他想起三天前在牛舍摸小牛犊的软毛,想起李婶儿子在饲料房认真记录的样子,想起王大爷把旱烟杆塞给他时,掌心粗糙的温度。总要试的。他按下确认,系统提示音滴地响起:批量进化模式启动,预计周期5天,肉质一致性99.8%。

办公室突然安静了一瞬。

林昭雪凑近屏幕,看着胚胎数据开始疯狂滚动,像无数萤火虫在玻璃后面跳舞。

农佳长出一口气,可还没等他放松,系统的资源预警模块突然跳出橙光——饲料库存仅够支撑现有存栏量的70%,圈舍空间使用率已达92%。

草。他低咒一声,手指快速敲击终端调取饲料供应商数据。

本地牧草基地的供货量最多只能再涨两成,而扩大种植需要至少一个月。

圈舍扩建的审批倒是下来了,但建材运输卡在了高速口——省厅的绿色通道还没覆盖到物流环节。

我去联系饲料厂。林昭雪已经抓起外套,发梢扫过他手背,上次谈合作的那家企业说过可以紧急调货,我现在就打市长热线。她转身时,桌上的订单被带得散落一地,小周蹲下去捡,抬头时眼睛发亮:昭雪姐,刚才东京的山本先生又发消息了,说要给咱们做直播!

同一时间,镇西头的德发养殖场里,王德发把手机砸在红木桌上。

屏幕里是老吴发来的消息:山本那老东西油盐不进,说只认云江村的货。他盯着墙上挂的镇养殖大户锦旗,红绸子在风里晃得他心慌。

半年前他还笑话农佳靠系统吹牛皮,现在倒好,自己的牛棚空了一半,客户全跑到云江村去了。

老吴,他摸出根烟点上,火星子映得脸忽明忽暗,去联系几个自媒体。

就说...就说云江村的牛打了激素,出栏快得不正常。他吸了口烟,烟雾从指缝里漏出来,要真有人信了...到时候那些外国订单,还不得转回我这儿?

五天后,东京羽田机场的冷链仓库里,山本健太郎的白手套按在银色货箱上。

他等这箱牛肉等了整整三个月——从第一次在上海试吃时,他就知道这种入口即化的油脂、带着坚果香的肉味,能让东京的食客疯掉。

开。他声音发颤。

箱门拉开的瞬间,冷雾裹着肉香涌出来。

50块真空包装的肋眼排整齐码放,每块的油花分布都像精心绘制的艺术品,脂肪层呈完美的雪花状,在冷光下泛着蜜色。

山本的手微微发抖,他抽出一块,用专用刀切开,截面的肌肉纤维细腻得能照见人影。

煎。他对助手说。

黄油在铁板上发出滋啦声,肉香混着奶香在仓库里炸开。

第一个试吃的是东京有名的美食家佐藤,他咬下第一口时,眼睛瞪得像铜铃,咀嚼的动作慢下来,最后把盘子里的肉渣都舔干净了:这...这是我吃过最接近神户牛的味道!

不,比神户牛更纯粹!

山本的手机亮了,是Instagram的直播提示。

他举起手机,镜头对准佐藤陶醉的脸,对准铁板上滋滋冒油的肉,对准货箱上云江村的烫金logo。

评论区瞬间被刷爆:

这真的是中国产的?

我要预定!要多少有多少!

求联系方式!我们餐厅要独家代理!

农佳在云江村的监控室里盯着直播画面,嘴角慢慢翘起来。

林昭雪举着省农业农村厅的批复冲进来,文件边角还沾着咖啡渍:特批出口许可下来了!

海关说从明天起,咱们的货走专用通道,清关时间缩短到两小时!

系统界面的全球市场份额跳到了28%,产能栏的红色警告却还在闪。

农佳刚要说话,小周突然指着电脑屏幕:农哥,微博热搜上有个#云江村牛肉激素超标#的话题,转发量过万了!

他凑过去,第一条微博配着模糊的检测报告截图,文案写着:六个月出栏的和牛正常吗?

业内人士揭秘速成肉的真相。评论区里,有人骂崇洋媚外,有人喊要检测报告,还有几条匿名评论在带节奏:我亲戚在云江村打工,说牛棚里全是针管。

农佳的手指在键盘上顿住。

窗外,牛舍的灯又亮了,像撒在山坡上的星星。

但这一回,星星中间似乎混进了几点不和谐的光,在夜色里忽明忽暗。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