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通天河(1)

换源:

  端木燕、熊大、熊二以及唐三葬师徒五人顺利度过车迟国一难后,继续一路向西行进。时光匆匆,几个月转瞬即逝,不知不觉间,秋天已然来临。

这一日,众人行走在一片静谧的林地里,隐隐约约听到了哗哗的水流声。他们越往前走,那水流声愈发清晰响亮,仿佛有千军万马在奔腾。

待走出林地,眼前的景象让众人不禁驻足。一条气势磅礴的大河横亘在前,拦住了他们的去路。但见那河水如汹涌的浪潮,滔滔不绝,白茫茫的水面广阔无垠,一眼望不到边际。

孙悟空身手敏捷,一个箭步跳到前方查看。只见岸边矗立着一块石碑,碑上镌刻着三个醒目的大字:“通天河”!

他绕到石碑背面,还看到一行小字:“河宽八百里,自古少行人。”

猪八戒听闻,立刻搬起一块石头,铆足力气朝河里扔去。只听“扑通”一声闷响,却迟迟听不到石头沉底的动静。

猪八戒转身,一脸无奈地对唐三葬说道:“师父,这河水深得很呐!”

唐三葬闻言,眉头紧紧皱起,看向孙悟空问道:“悟空,此处水流这般湍急,又不见有船只,这可如何过河是好?”

孙悟空心里暗自嘀咕:好吧!师父这又开始“演戏”了。

但他还是恭敬地回答道:“师父,如今天色已晚,不如先寻一户人家借宿一晚,明日再作过河的打算。”

于是,端木燕、熊大、熊二和唐三葬师徒五人沿着河岸往上游走去。才走出三四里路,夜幕便已完全笼罩了大地。

孙悟空目光敏锐,远远望见前方闪烁着几点灯火,赶忙说道:“师父,前面似乎有人家。”

话刚说完,他便牵着马朝着灯火的方向快步走去。

众人走近一看,发现是一个颇具规模的村子,里面零零散散住着上百户人家。

孙悟空正准备上前敲门,唐三葬赶忙阻拦道:“阿弥陀佛,徒弟们,你们模样生得有些凶恶,莫要惊吓了人家,还是为师去吧。”

说罢,唐三葬走到一户人家门前,轻轻敲了敲门。“吱呀”一声,门缓缓打开,一位老汉探出头来,疑惑地问道:“你是何人?找我何事?”

唐三葬赶忙双手合十,行礼说道:“阿弥陀佛,老施主,贫僧乃东土大唐派往西天拜佛求经的僧人,想在贵处借住一宿,还望施主行个方便。”

老汉上下打量了他一番,说道:“大唐圣僧?大唐离此地可有五万四千里之遥,你独自一人如何能来到此处?”

唐三葬微笑着解释道:“施主,贫僧还有四位徒弟,以及贫僧大徒弟的好友端木施主,他们各个本领高强,一路护送贫僧至此。”

老汉恍然大悟:“哦,原来如此。那你们都请进吧。”

孙悟空一听,一下子蹦到跟前,说道:“老头儿,多谢啦!”

这突如其来的举动吓得老汉大喊一声:“有妖怪!”转身便要往屋里跑。

唐三葬见状,急忙喊道:“老施主,莫怕!这是贫僧的徒弟。他们虽长相粗犷,却皆是心地善良之人!”

老汉好不容易定了定神,略带歉意地说道:“小老儿少见多怪,实在失礼了!”

猪八戒在一旁嘟囔道:“别说这些没用的了,赶紧去准备些斋饭吧。”

孙悟空笑骂道:“你这呆子,就知道吃!”

老汉应了一声,转身下去准备。不多时,便端上来热气腾腾的馒头、稀饭,还有几碟爽口的咸菜。

唐三葬见老汉一直愁眉苦脸,不时唉声叹气,便关切地问道:“老施主,是不是有什么烦心事?不妨说与贫僧听听。”

老汉长叹一口气,说道:“唉,圣僧有所不知,我们这地方紧挨着通天河,平日里全靠这河水浇灌庄稼。可河里住着个灵感大王,每年都要吃一对童男童女。若是不依,他便大发雷霆,降下大水,淹没农田。我年老才得一子,名叫陈关保,今年七岁;我兄长家有个独生女儿,小名一秤金,今年八岁。今年恰好轮到我们两家献出童男童女供奉灵感大王,这叫我如何舍得呀,故而烦恼不已!”

孙悟空听后,笑着说道:“老伯,把你儿子抱出来,让我们瞧瞧。”

陈老汉应了一声,转身进里屋把孩子抱了出来。唐僧师徒几人定睛一看,只见那孩子白白胖胖,一双眼睛水汪汪的,透着机灵劲儿,十分活泼可爱。

猪八戒忍不住说道:“这么招人喜欢的孩子,难怪你舍不得!”

“呆子!你这说的什么话!甭管孩子长得如何,为人父母,谁能忍心把自己的孩子拿去喂妖怪!”端木燕佯装要揪猪八戒的耳朵,说道。

“嘿嘿!俺老孙自有主意!”孙悟空自信地笑道。

话音未落,孙悟空一个跟头跳到地上,眨眼间变成了陈关保的模样。

两个孩子并排站在一起,陈老汉看得眼花缭乱,一时分不清哪个才是自己的儿子,便问道:“长老,哪个是我家孩儿啊?”

孙悟空变回原形,笑着问道:“老伯,我变得像不像你儿子?”

陈老汉不禁拍手称赞:“简直一模一样啊!”

孙悟空咧嘴笑道:“那我变成你儿子,替他去祭献那灵感大王,顺便收拾了那妖怪,您看可好?”

陈老汉一听,连忙说道:“长老若肯如此,那便是小老儿的再生父母啊!孩子,快跪下,给恩人磕头。”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