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打酱油的李景隆

换源:

  那边天幕上正在如火如荼的讲着‘靖难之役’。

这边,朱元璋亲眼看着朱允炆母子被锦衣卫带走。

随后,让锦衣卫进驻东宫,保护朱标。

在此之前,锦衣卫是没有资格监视东宫的。

而这只是开始。

吕氏只是枝叶,下面的枝干与根茎才是大头。

朱允炆母妃吕氏,与文官集团勾结。其父吕本当年就是文官集团的头子。

目前还不知道她勾结了多少人。

但老朱知道这里面少不了东林党。

从宋朝东林书院开始,东林党就一直存在着。

生生不息。

这些文官集团生命力之所以超乎寻常的强大。

是因为背后的利益巨大。

帝制官场门第观念极重,师生、同窗、同乡……但这些都比不上利益。

他们都来自南方富裕省份,这些地方主产茶叶、丝绸、瓷器。

从宋朝开始,对外贸易就是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一年少说也有上千万两白银。

朱元璋一上来就禁止民间出海贸易,将三大巨额利润的产业归属朝廷专有出口。

不然他也没有底气把农税调整到三十税一。

明朝对百姓税赋是最低的,没有之一。

然而断人财路等于掘人坟墓,这些富商立马就不干了,一直在暗中反对朱元璋。

这些豪门巨阀可不是几个大家族那么简单。

数百年来,他们培养了无数读书人,入朝为官。

小到知府、大到侍郎、尚书、宰相,权倾朝野。

他们反击起来的力量是巨大的。

明朝从始至终的倭寇之乱,便是由此兴起。

所谓的倭寇,全是这些豪门巨阀出钱出人出海武装走私,跟朝廷争抢利益。

东倭流寇只是用来背锅的,里面绝大多数都是他们安排的本地人。

此时的东倭,那点破船,想要跨越海洋来大明捣乱,简直是笑话。

即便有船,东倭也没这个胆量。

东倭是个认爹的民族,大明现在就是大爹,借他们一百个胆子也不敢来祸乱。

东林党就打着东倭的幌子进行武装走私。

而且是全方位的。

上游,官员凝结成团,跟朝廷明争暗斗。

中游,不断组织民间武装起义。

下游,武装走私屡禁不止。

朱元璋和朱棣都是猛人,属于百年一遇的政治强人。

他们尚且压制不住。

更别提后世子孙了。

后来的那些明朝皇帝,谁敢下西洋,谁就得死。

朱瞻基提出要重启西洋贸易,没多久就死了。

因为当时的内阁已经成了庞然大物。

所以哪怕朱元璋严令宦官不得干政,他的子孙皇帝们也不得不大力扶植阉党来对抗内阁。

阉党就是帝党,明朝的大太监从国家层面、百姓利益来说基本没有坏的。

毕竟明朝的官制放在那里,无论这个太监权力多大,皇帝一句话就能收服。

不像内阁那些人,皇帝有时候想动也动不了。

朱元璋知道这是个庞大的工作。

免不了又要来一次官场大清洗。

同时命令蒋瓛派人下江南,严密监视文官集团背后的那些大家族。

这种事对他来说不是第一次了,他建国以后一直跟大地主斗,但也有深感无力的时候。

因为回过头来不难发现,李善长是大地主,刘伯温是大地主,那些一块打天下的穷苦出身的兄弟们,也都封成了大地主。

事情的严重程度已经超乎了他的想象。

他原本以为这些都是可控的。

但是看到天幕才知道多么可怕,以至于他到临死前才发现,文官集团联合朱允炆母子想要加害他,但那个时候已经晚了。

然后他的注意力重新回到天幕上。

上面正在讲朱棣如何一步步颠覆建文帝皇权。

他眼神灼灼的盯着天幕。

想要好好看看,自家这个老四,又是怎么成长为永乐大帝的。

同时也好奇他登基后怎么对付文官集团。

或许有什么自己可以借鉴的地方。

【朱棣看到李景隆第一个反应就是,率领所有骑兵直奔内蒙大宁,去救被软禁的十七弟宁王朱权,把北平直接扔给了李景隆。】

【这时候的北平朱棣还没修葺,元城墙又小又破,朱棣非但不防守还带兵走了,留下弱小无力的朱高炽来守城,这就让李景隆很难办,打还是不打?】

【因为自从被耿炳文坑过一次之后,朱允炆对李景隆这次北伐格外重视,亲自送出应天府,行捧毂推轮大礼,那阵势,众目睽睽给李景隆扶车送行,就差磕一个了。】

【交给他五十万大军,五十万人打不下北平,对李景隆来说绝对是个技术活。】

【十月攻城,国榷记载,都督瞿能与其二子,率千余骑,入张掖门,势甚锐,城垂破。景隆密止之,退十五里而军。也就是说瞿能父子已经从张掖门冲进去了,马上可以宣告游戏结束了,被李景隆生生叫了回来。并主动后撤十五里,之后再攻就打不下来了。】

【当然不是朱高炽守的有多好,那点人都不够李景隆大军塞牙缝的,自然是李景隆叮嘱过了。】

【十一月,朱棣救回了宁王朱权,这个时候又有问题了,朱棣折腾好几个月没粮了。】

【然后朱棣来了一个骚操作,直接找李景隆去了。和之前耿炳文的情况一模一样,白河西、郑村坝两战,朝廷军又失踪,阵亡数万,投降数万。李景隆把所有的辎重和粮草扔到了原地,一口气从北平大兴退到了山东德州。退了将近六百里。】

【经过这一仗,朱允炆也看出来了,李景隆这小子有点靠不住。但是他没有换掉李景隆,把在辽东和朱棣眉来眼去的江阴侯吴高削爵,调到了广西,又给李景隆派了一位监军,礼部左侍郎陈性善。】

【十二月,朱棣出紫荆关,进山西,第二年的正月和二月,朱棣收复了蔚州、雁门关、大同、天成、阳和、云州、代州等山西大部分地区。并从鞑靼可汗孛儿只斤坤帖木儿和瓦剌王蒙哥帖木儿那里拿到了援助,实力大增。】

【这两个月李景隆就全程看热闹,打酱油,什么也没干。】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