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达站在一旁,
看着朱棣凄惨的模样,面露不忍。
这小家伙从小在军营中跟着自己,是亲眼看着他长大的。
虽然是调皮捣蛋些,但心性却不坏。
不过,
他如今也只能看着他不断磕头了。
因为造反这种事情太大,即便是他也不好随意插嘴。
而这时候,朱标上前道:
“父皇息怒,四弟他知道错了。”
“而且儿臣也相信,四弟他不可能如此。”
“即便做了,那也必有不得已的缘由。”
看着眼前满脸是血的小朱棣,
朱元璋当然也是心痛不已。
毕竟在自己的这几个儿子当中,就属这老四最像自己。
其聪明伶俐,心思活络。
从小便在军营中长大,他的军事天赋,甚至超过了朱标。
但没有办法,
如今的大明已经一统华夏大地,已经不需要一个能征善战的皇帝。
大明如今需要的,
是像朱标这样的仁德治国之贤君!
而能征善战的朱棣,虽然不能当皇帝。
但他却能够当朱标最好的左膀右臂,帮着朱标守卫大明天下。
这便是朱元璋心中对于未来的设想!
朱标文治,朱棣武功!
帝国双璧,
就可让大明变得愈加繁荣强盛!
朱元璋看着还在不断磕头谢罪的朱棣。
也怕这个小疯子,给他自己直接一头撞死了。
于是便找台阶说道:
“看在你大哥的面子上,今天咱饶你一回。”
“日后你若胆敢造你大哥的反,咱就算是到了地府也饶不了你!”
朱棣又磕了一头:“谢父皇教诲!儿臣谨记在心!”
朱元璋装作不耐烦地挥了挥手道:“滚去太医院包扎一下!满脸血污的,什么鬼样子!”
“是,父皇!儿臣告退!”
朱棣行礼后,头晕目眩地退下。
行至半路,
年仅十二岁的他不顾头上伤势,望着金幕眼神疑惑道:
“既然是大事记。”
“父皇驾崩出现在金幕中,我的靖难之役也出现在金幕中。”
“那为何不见大哥登基?”
“连我造的是谁的反,都没有明确的说明!”
“难道说……”
“大…大哥他压根就没有登基?”
想到这里,
朱棣一双瞳孔猛地一缩!
他心中震惊无比,
这其中必然有惊天之隐秘!
片刻后,
他回过神来,
决定要亲自查清楚其中的原委。
随后才向着太医院踉踉跄跄走去。
……
金幕之上,
视频继续播放。
「朱棣在此昭告天下,这九五之尊的大位。朕,坐定了!——朱棣」
话音落下,
朱元璋更是气得吹胡子瞪眼。
特么的!
还九五之尊的大位,你坐定了!
老四,你可真是好胆!
他倒是要瞧瞧,这老四造反到底搞出了什么名堂!
【公元1405年,朱棣命郑和下西洋,郑和奉命先后七次下西洋之始。】
【公元1407年,《永乐大典》问世。】
【公元1420年,朱棣迁都北平,天子守国门。】
【公元1406年,攻陷安南,改安南为交趾,设立交趾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及都指挥使司,辖十五府,三十六州,一百八十一县。】
【公元1409-1424年,五次亲征漠北。】
【朱棣通过不断的军事行动,保持住了草原势力的平衡,确保没有任何一方能够做大,从而维护了大明边境的安全。】
【并将草原部族逐步纳入朝贡体系,进一步稳定了北疆。】
【并且更好的巩固了明朝北部边防,使得草原部族数十年不敢南下侵略。】
【公元1424年,明成祖朱棣病逝。】
【明成祖朱棣在位期间,大明国力繁盛、万邦来朝,史称永乐盛世。】
哦?
天子守国门?
五征漠北?永乐盛世?
老四他倒是干出来了一番卓越的功绩啊!
朱元璋眼神放光,心中也变得满意了起来。
不愧是老子的种!
但下一刻,
他又瞬间变脸了。
特娘的,这老四虽然文治武功都挺成功的,但他终究是个反骨仔!
不管怎样,自己都绝对不能给他任何的好脸色!
有着朱标继承大统,那就轮不到他朱棣来显摆!
朱棣所能做到最多的,
那也只能在朱标手底下当一个征北大将军!
……
【公元1424年,皇太子朱高炽登基。】
【公元1425年,洪熙元年,朱瞻基登基。】
【公元1424-1435年,仁宣之治。】
【……】
【公元1449年,土木堡之变。】
【……】
【公元1573年,张居正改革。】
【公元1596年,《本草纲目》书成。】
【公元1610年,《金瓶梅》刊刻。】
【……】
【公元1630年,李自成、张献忠参加起义。】
【……】
【公元1636年,大金改国号“大清”,皇太极称帝。】
【公元1637年,宋应星著《天工开物》,为华夏首部百科全书。】
「恭送大明皇帝上路!」
「朕的江山任由尔取,望勿再伤害天下黎民。——崇祯帝」
【公元1644年,李自成西安称帝,建国号“大顺”。】
【同年,顺军攻陷北平。】
【崇祯帝煤山自缢,明亡。】
大清时空。
乾隆看到这里,万分自信道:
“终于大清要登场了!”
“千古一帝这个尊号,朕要定了!”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