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换源:

  .................

【天幕中,于谦指着所有主张南迁的官员骂道:

“京师是国本,一动大势去矣,宋朝南迁的教训,还不够深刻吗!”

“一旦退往江南,江北之地的百姓尽成奴隶!”

于谦哽咽道:“几千万的黎民百姓啊,难道朝廷要弃他们于不顾吗!”】

....................

“说的好!”

“说的太好了!”

“还好朝中还有于谦这样脑袋清醒的人,咱大明有救了啊!”

老朱神情间难掩激动。

“是于谦,一定是于谦力挽狂澜,保卫住了咱大明北方半壁江山。”

“天佑大明啊!”

老朱无比感激的望着天幕中的身影。

此时此刻,老朱总算明白了天幕为什么说于谦挽救了大明朝200年!

如果没有像于谦这样的人站出来,一旦朝廷南迁,燕云十六州再入敌手,大明朝的国运或许将就此改写!

“于谦为我大明立下大功,此等人才,咱的后世儿孙岂会不重用,他为什么会救不了自己呢?”

老朱有点迷糊了。

“难道还有人敢杀咱大明的大功臣不成?!”

....................

“天佑大明。”

永乐年间,朱棣悬着的心总算是放下了。

“于谦大才啊,朕没错看他。”

朱棣感慨道:“没想到,我到了这个年纪,竟然还能得此大才!”

“于谦对咱们大明有功啊,将来朕定要委以重任。”

“对了,于谦现在在做什么,担任什么官职?”

“这......”

朱胖胖小心翼翼道:“前些日于谦说话太冲,惹您生气,被您......被您发配到前线喂马了......”

朱胖胖这么一提醒,朱棣这才想起确实有这么一回事。

“朕想起来了,那日于谦醉酒,当众指着朕的鼻子骂朕穷兵黩武。”

朱棣语气不悦的道:“这些日他还一直上书给朕,让朕与民修养,收起好战之心,简直腐儒一个!”

朱胖胖顿时头冒冷汗,于谦那是真不怕死啊!

朝堂上直言老爷子五大罪责,言辞之犀利,就差指着老爷子的鼻子骂了。

也就他于谦有大才,换做别人恐怕早掉一层皮了。

最后也是气的老爷子当场就打发他去前线养马了,美其名曰打磨一下,褪去一些书生气。

朱棣看了眼向来主张与民休养的朱胖胖,解题敲打他:

“朕也想与民休养,朕也想一辈子都不打仗,你们都回家抱孩子,多好。”

“可结果老大你们也看到了。”

“儿孙不孝啊,朕辛苦打下来的基业让朱祁镇那小王八犊子给败光了。”

“你们说,朕这个老头子不辛苦点,不把草原上那些敌人打服了打怕了,将来到了地下怎么睡得着觉!”

朱胖胖低着头,完全不敢吱声。

见朱胖胖不接话,朱棣得理不饶人道:

“一帮子没用的东西!”

“老大你也是,整天嚷嚷着与民修养,你辛辛苦苦省出来的那点东西,人家瓦剌抢你一次顶你修养个十年!”

“老头子我再不努努力,等草原上那些敌人强大起来了,大明的家底全都得给你们这些不孝儿孙败光!”

面对老爹的嘲讽,朱胖胖也很无奈,谁让他有个这么不争气的孙子呢!

狠狠地输出一顿,朱棣的心情总算好了很多。

他感慨道:“于谦,真是我大明功臣!”

“北方半壁江山一失,再想收复失地,可就难上加难了,不知要流多少儿郎的血。”

“倘若没有于谦,朕都不敢想大明会变成什么样子。”

朱棣再度感慨道:“还好有于谦,不然将来咱们爷三到了地下,都不知道该怎么见祖宗。”

说着,朱棣踢了下好圣孙朱瞻基的屁股:“小子,你有福了,我把于谦交到你手里,你降服其心。”

“天下大才都是匹烈马,都不好驾驭。”

“你整治他也好,教他也罢,总之就一句话,绝不可杀。”

“有这样的人在,是我大明的一副退烧药,保命符啊!”

“这次征讨西域,就先他安排个随军参军的官,让他跟在朕的身边,朕好好教教他。”

“将来褪去一些腐气,还算可堪大用。”

于谦有才,朱棣本来就有些欣赏于谦。

他那篇互市的策论,更是深得朱棣心意。

只是互市这种东西。

在没有彻底把草原上的那些家伙们的傲骨打断之前,彻底让别人见识到你的强大之前,别人是不会和你老老实实做生意的,所以朱棣并没有采纳。

他不采纳,并不代表于谦的那篇策论不好。

等将来自己把北边的那些敌人打服,等太子即位,太孙即位,开展互市也并非不可。

再加上从天幕处知晓日后于谦会挽救大明王朝于水火之中,朱棣心中便升起了重点培养于谦的心思。

....................

北宋位面。

赵匡胤一脸懵逼。

“宋朝南迁的教训,我大宋南迁了?”

“此事看来应该是真的了。”

“怪不得当时天幕会提到岳飞北伐,只是你们大明的事,能别拿我大宋举例子吗!”

赵匡胤心里有些不爽。

先前说什么大明无无宋之纳岁币就已经很不爽了,现在又拿大宋南迁举例子,我大宋不要面子的嘛!

他堂堂宋祖不要脸面的嘛!

....................

【明洪武三十一年五月,于谦出生于杭州钱塘县。】

【于氏家族世代为官,他的父亲为人正直,品德高尚,一生常念宋文丞相死极忠烈,在家中恭敬的供奉着文天祥的遗像,比供奉自己的祖先还要虔诚。】

【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民族英雄的热血豪情,也在小小于谦的心中骤然升腾。】

【他感佩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报国精神。】

【景仰文天祥威武不屈,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从小树立了为国为民,舍身取义的价值观,这将是他践行一生的准则。】

【十七岁那年,他写下流传千古的《石灰吟》——‘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句诗也是于谦为国为民,鞠躬尽瘁的真实写照。】

....................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历朝历代的能臣名将读着于谦的诗,感受到其中的志向,无一不肃然起敬!

....................

PS:

求鲜花求评价票......

恳请各位大佬投投鲜花,投投评价票,给小作者一点动力!

可能书中有些错别字,一不小心打串人名的,劳烦各位大佬及时帮忙评论一下,时间一长网站就不让修改,不是作者懒得修改,有的实在是想修改也修改不了......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