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属于最初仙界之中的南方,在当年是妖族的地盘,为各大妖盘踞,后来被人族所得。
在众多九州附属小世界之中,尤以华夏小世界最为人才辈出,人族的极限战力基本上都是从这里出生的,所以华夏小世界基本上没什么动乱。
华夏之地,自古多人才才俊,白令的家乡便是这里,白领被封为九州之主平南王的时候,并不受九州本土势力支持。
九州之地太过广大,如果没有本土势力支持治理,那么白令一个人是根本忙不过来的,一个王朝至少要有二十个志向远大不谋权利的人,才能让君王拥有对地方的掌控权。
虽然每一个时代都不缺这么几十个志向远大的君子,但是这些君子不一定能走上朝堂,一旦没有这类人支持,君王就等于失权。
白令也感觉这朝堂不是自己的朝堂,与其傻乎乎的以为自己是九州之主,在朝堂之上被这群人当猪忽悠,不如回故乡看看。
儒家的政治养猪流,才是儒家的真传,只要把上级当猪养,自己就能获得实权,哪怕压榨平民,也可以把自己的罪恶推给上级,白令就是害怕身败名裂,所以自己先跑了。
白令直接辞去九州王职位,跑去华夏小世界治理去了,华夏小世界相比于九州,那简直是渺小如蝼蚁,但也就是这个地方,出了仙道许多的仙人,一直都是天庭重镇,常年都有仙人镇守。
这一代的镇守仙人,就是白令了,毕竟自己名义上是九州王,自己给自己盖个章就可以调过去了。
至于九州那边,哪怕把那些本土势力全部杀绝,自己也不一定能得到实权,不如就随他去了。
而华夏的本土势力很欢迎白令,毕竟这是自家祖师,白令辞去九州王任职华夏地区坐镇官员的时候,各宗各派弟子夹道欢迎。
白令甚为感动,华夏各宗门的创始人便是白令,为万教祖师,小世界不一定比仙界差,因为仙界是所有小世界加起来才有的底蕴,而华夏小世界,一个小世界就出了天庭一半的人才。
不过仙凡有别,也没什么鸡犬升天的好事,为了保持特定环境,让华夏继续出人才,所以华夏小世界一直都比较贫穷,没人敢干涉这片地区的发展。
华夏人以善于修行仙道闻名天下,而仙道修炼不是普通的砸资源,所以相比于其他小世界,需要的是特定的条件,所以华夏并没有那么资源富裕,反而清贫如水。
大力的砸资源反而会断掉他人成仙之路,所以九州一直都是保持特定条件的,真正的历史大势,非人力可以改好,但很轻易就可以被人力破坏。
白令作为王级封号将领,权限倒是够的,觉得仙路反正都断了,不如大家改修魔道吧,于是自己拍板,推行魔道修炼法。
九州魔修比起九州仙道就弱了太多了,毕竟魔道天庭时代虽然历史悠久,但是比起古往今来的所有时代,还是过于渺小,九州自古是出仙人之地,所以在历史底蕴上完全比不上仙道。
白令的到来,也让天庭内战的时候,战火没有波及到小世界,因为这个地方有白令坐镇,而且穷的要死,所以没什么人愿意来。
但是九州很惨,白令见死不救,借异族的手清洗九州势力,为自己回去掌权创造条件。
等九州的人都被杀光了,以后九州居民只能从小世界这边弄人去,所以只要自己治理好小世界,将来就能成为真正的九州王,不受儒家政治养猪术的困扰。
九州之地的子民,那哪是自己的子民,对于白令来说,既然他们愿意效忠那些本土势力,那就做好承担一切的准备。
就这样,九州经过战火的摧残,九州人族被屠杀殆尽,自始至终白令都没有出手。
没有被屠杀的九州人族,也基本被拓跋无情变成了邪魔,于是九州就进入了斩妖除魔的时代。
各地小世界飞升仙界,去斩杀妖魔,这些人全都是仙道各个流派的传人,哪怕是一个人的战损都能让白令相当心疼,于是就突发奇想,想出了把自己的道法借给弟子用的想法。
这也方便解决有一些异族邪魔会偷渡到小世界的情况,白令便把自己的五雷法借给小世界的修士,让他们对付那些偷渡的邪魔。
毕竟九州之地是仙道起源之一,那些附属小世界就这样被照顾的很好,让白令在仙道末路的时候还能召集人手组建军队。
九州之地对于异族的屠杀是相当残酷的,所以在后世的时代都见不到异族了。
拓跋无情当年强迫九州人族交付妻女给他繁衍分身,这些分身,都被白令屠杀殆尽。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