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开端

换源:

  末法时代,灵气复苏。

徽州府,大年初二,正中午时。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

坟场墓地之中,有许多人在那里,烧纸,跪拜,磕头,放鞭炮。这是江南省自古以来的传统。

除夕团圆,初一拜年,初二上坟。

家族里年长的老人,带着他们的儿子一辈上坟向先祖们磕头。

“来,儿子磕四个,别磕少了一个哈。咱们这三个磕活人,四个磕死人。记得态度一定要诚恳啊,不然晚上你家祖爷爷托梦给你呀。”

一个中年的大叔对他儿子说道,而周围一旁的人听到这大叔对他儿子说的话,都笑起来了。

原本是个严肃而悲伤的场合,却被这大叔用一段语言给整的欢言笑语了起来。

当然这或许就是他们先辈想要看到的,因为子孙后代的幸福。就是他们最好的印证,他们的笑脸就是他们曾经付出最好的表现。

“没规矩,上祖坟这么隆重和严肃的场合怎么能笑呢?我是这么教你的吗?你个不孝子孙,赶紧给我跪下!”

中年大叔一旁的那个老人家听到了大叔之前说的玩笑话,便生气的柱着拐杖朝大叔的背上摔打去。

“好,好好,爸,你别打了。这么多人呢看着呢。还有孩子呢,您这打的让我多没面子呀。”

那位大叔笑嘻嘻的对他的父亲说道。

“你还好意思说!你这让别人家的人看去了,笑的不是你,而是我们老李家丢的人!”

那个老头儿听到了大叔这么说,气的胡子直瞪的,但是他想了想,似乎好像也对,不该在这么隆重的场合下。训斥给他,让他没面子。毕竟他现在已经是一个孩子的父亲,一个妻子的丈夫,更是一个家庭的顶梁柱,脸面是要的。

但是老爷子毕竟是老爷子拉不下来脸面,只好对大叔说:“老头子,我早晚得给你气死!看我回家怎么收拾你!”

老爷子说完便用拐杖,打向那位中年大叔的腿。而那个大叔劝人就笑嘻嘻的对他的父亲说。

至于他的父亲为什么在这么多人的注视下不给他脸面,他却不生气,是因为老爷子之前检查出了肝癌晚期,没有几年可活了,所以这位大叔想在最后一段时间好好的尽尽孝道,让老爷子看看这最好的人世间。

但是老爷子的病,其实只有他自己和他的老伴不知道。他家里的人把这个病隐瞒的死死的,就是为了不让他感到伤心使他的心态得到一种伤害。

毕竟人们常说心态决定一切。

“行了,回家吃饭了。对了回去的时候,小玄,你把桌子全部摆到外面去哈,记得把香炉和香竹都给带上,别跟去年一样,就把桌子傻傻的搬过去,把菜端上去,香不带,然后被你三爷爷骂了。”

大叔摸着他儿子的头说道,随后他便向他儿子的身后走去,跑向老爷子那里,搀扶着老爷子走回家。

不久,他们一大家子的人便回到了祖宅。

祖宅之上只见到一位老者,一脸严肃的坐在太师椅上,拄着拐杖向大门口看去。眼神如炬的看一下刚刚回来的那几个人。

“老祖坟上过没有?”

“三叔放心,三叔放心,这次是我来烧的,我来烧的不是我爸了,我做事您难道还不放心吗?”

老者听完,拄着拐杖,借着拐杖的支点站起来身。对着他眼前的这个中年男人说道。

“那就行,那就行,你爸虽然说是我弟,但是吧。这大脑糊涂的比我还快。”

那位老者说完,便躬着身子,拄着拐杖走了。

随后他们几个人跟在老者的后面,走向了一间屋子。

几人未进屋子,便在屋子外鞠了三个躬。而屋子的门牌牌匾上赫然写着四个大字。

“李氏祠堂”

祠堂的门牌坊上,赫然写着: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便是北宋思想家张载的横渠四句。

而宗祠的柱子上,排对着两行对联子。

上联为“忠君忠家忠天下。”

下联为“救国救乡救苍生。”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