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文献

换源:

  “这雷声出在南位,正在公司远方,是属公司火位所向,火生金,是发财之兆,建议如期举行不可耽误。”

我极力在劝阻,如果陈爷爷依旧不听,我也只能如此。

陈爷爷还在想这件事情,并没有开口说什么。

“这位年轻人说的是,连我都没有看出来,但听到他这么说,我如醍醐灌顶,让我新生佩服,尤其是那个礼物,并非是简单的木头,而是极为特殊的雷木金光所致,市面难买,价值也不低,可见这位年轻人对陈董的心意,却被人这么污蔑,怪我太晚说出来。”

此人正是和我前后脚进来的大师,我在进来的时候就有感受到他的身上有种很强的能量,不是一般人能达到的。

听到大师这么说,所有人才渐渐明白。

“那等木头的确难买,确属高木。”

“天佑其实爷爷也相信你的话,就是这东西都被水给冲走了,我一时生气就不想要举办了,但听到你的劝说,爷爷改变主意了,今天就按时举办开业典礼。”

在陈董的安排之下,开业典礼如期举行。

接下来的时间,公司生意火爆,迎来一笔大财,陈爷爷很感谢我,为我送来一份大礼。

而我还在学校,一辆豪车停下,几个人给我送来大礼,里面是一些财宝。

“陈爷爷太客气了。”

我不过只是说了当天的气象而已,并非给人家看风水,陈家风水好,祖先曾有过大赏,所以才会财运亨通,但加上那一天的奇象,才会乘风而上,如果没有按时举行开业典礼,那情况就会复杂一些,起步也会很慢。

外界更是吃惊一片,见到公司这个情况,大家想起了那一天的气象。

“还真是吉祥之兆。”

这次出席让大家看到了期待,外面的纷纷向我发出邀请,都想请我去参加开业典礼,想让我去测测气象风水,乔华那边知道怎么处理。

今天下午有课,我前去听课,因为补了课的原因,后面的知识也就好学了许多,老师讲的很生动,还把很多资料放给我们看,我忽而觉得这个专业选对了。

下课之后,老师邀我去家里做客。

路过一家菜市场,游老师带我挑选东西,“天佑你有什么忌口吗?还是说你有什么想要吃的?”

“老师我没有。”

游老师在挑东西,我就抢着付钱,毕竟去人家家里做客,怎么能让主人买东西,只是有的抢到了有的没有抢到。

待我们买好东西,我发现这边的人都在小声的议论着游老师。

我们来到家里,游老师去做饭,我在旁边打下手,由于本能反应,我便看了一下这边的风水。

游老师家中风水有很严重的问题,地周之圆,附近阴阳不平衡,唯一有水的喷泉却也坏掉了,周围有山没水,成不了风水之象,必有问题,轻则生病,重则残伤。

但老师说这个房子只是暂时居住而已,并不属于他,我有意让老师搬离这里,并没有说什么,老师说可以考虑,但心里还在犯嘀咕。

过了一段时间,老师换了地方,身体就好转了很多,他虽然不明白是什么道理,但觉得是我学习建筑学有关系。

学校要扩建,却选择了朝西的一个方向,就连合同就要签下了。

我却发现朝西的方向是大凶之兆,因为那边曾经是个厂子,地里有不少化学物品,若是扩建过去,学生们的身体就会受到影响,我把这个情况告诉给老师。

学校管理处却让我不要乱说,“骆同学我知道你是个好学生,又是学习建筑系的,可是你又怎么知道那块地以前是干什么的?”

“老师要扩建,都不去调查一下那片用地吗?只要简单调查一下,也不会犯这个错误。”

游老师帮我说话,“主任骆同学说的没错,我们理应去调查一下,他可是优秀学生,在建筑方面颇有研究,他定是看到了什么,他比我们要有经验,我当初租了一个房子,还是骆同学提醒我搬走,果不其然,我的身体再也没有生过病,你要相信他。”

要不是上次的事情,他也不相信我这次的选择是对的。

“好吧,我先去调查一下。”

调查之路尤其艰难,如果好调查当初也不会拖着呢,在深层的调查之后才证实了我的话,便庆幸没有签合同。

“骆同学那你说,学校应该往哪扩充比较好呢?”

“往东。”

主任吃惊不已,“那边可是有过传闻,不行不行,骆同学就当我没问吧。”

我也没有强求,这个别人不信自会知道的。

我也没有再管此事,就听说学校往北扩建了,最后怪事连连,找了风水大师都不好,接着又往南扩建,但地势又不适合,西边不行,北边出怪事,南边地势高,最后只有东边可选,学校一方只好选择东扩,最后顺顺利利,学校一路飙升。

“那个骆同学有点东西,竟然连这个都知道,要是当初早一点听他的话,也不至于这么麻烦。”

游老师更加信任我,看出了我的才能,想要把毕生所学交给我。

还让我去写文献期刊,在我写文献的过程中,发现一个历史遗留建筑问题,而且还发现一些很好的建筑被拆了的现象,历史中有这些记载,我深感可惜,的确,有些建筑不符合现在的审美与发展,可很有参考价值,目前只能看图片,不能真实的来到这个地方。

其实游老师也跟我有同样的困惑,所以他有办法解决,那就是时空漏洞,通过那个东西,穿越到当时的场景,观看当时的历史人物,这也是他在社团楼里打下试验结界的秘密,这个我也是后来才知道的。

完成一篇文献后,我点击发表,网站显示发表成功,我就出去吃夜宵了,不知道网友的浏览能力,也没有半个小时,浏览量就达到了几十万。

“这位同学的见解很新颖,应该是新生吧?”

“新生写文献还是能看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