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跨越科技边界(上节)
陈峰站在公司大楼的顶层会议室,窗外是这座城市如织的车流和灯火。手套的全球销售表现持续增长,但陈峰心里明白,真正的挑战和机会都在未来。
这一天,林若雪和李天带着激动的神情走进了会议室。
“陈峰,我们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项目,可能会颠覆我们对智能手套的理解。”林若雪的语气中充满期待,她将一份资料放到陈峰面前。
“颠覆?”陈峰挑了挑眉,感兴趣地接过文件。
“是的,”李天接过话题,解释道,“我们一直专注于如何通过智能手套增强人类的力量和效率,但有个新兴的领域已经出现,可能会彻底改变未来——脑机接口。”
陈峰放下手中的文件,表情渐渐变得严肃:“脑机接口?你是说通过大脑直接控制手套的操作,而不需要手动操作?”
李天点点头,眼中闪烁着兴奋:“正是如此。我们已经在实验室中进行了初步测试,结合了现有的神经信号捕捉技术。结果非常令人惊讶,用户通过简单的脑波指令就能够控制手套的部分功能。”
“这不仅仅是提高效率的问题,”林若雪补充道,“脑机接口可以让手套成为人类肢体的延伸,特别是在医疗、残障人士的康复领域,甚至是某些极端环境中,手套将大大扩展使用者的能力。”
陈峰站了起来,走到窗前沉思。他一直在寻找下一步的突破,智能手套已经在技术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如果能够将这种科技提升到直接与人类大脑互动的层面,意义将远超他最初的想象。
“具体来说,我们现在处于什么阶段?”陈峰转身问道。
李天拿出了一台小型设备和一副简化版的手套,放在桌上。他解释道:“这是我们实验室的最新原型,名为‘神经元手套’。通过一个小型的脑电波感应器,用户可以通过简单的脑波信号,直接指挥手套完成基础操作。比如,抓取、释放,甚至精细的微操控。”
“这么神奇?”陈峰走近桌边,盯着这个小设备。
“当然,现在还处于初步阶段,精确度不够高,延迟也比较明显。但我们已经在测试中看到了巨大的潜力。”李天将设备连接到手套上,并邀请陈峰尝试。
陈峰戴上了脑电波感应器,深吸一口气,集中注意力,试图通过思维指令让手套握紧。他感受到手套微微震动了一下,虽然有些迟缓,但手套的确回应了他的思维指令,缓缓握紧了手掌。
“不可思议。”陈峰低声说道,眼中流露出激动。他放松了注意力,手套随即松开了抓握。
“如果我们能够提升感应器的精度并减少延迟,未来这款手套将不仅仅是增强工具,它可以成为人类身体的一部分。”林若雪说道,声音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这绝对是颠覆性的技术。”陈峰的思绪飞速运转,他看到的不仅是技术的突破,还有这个领域的无限商机。
-
接下来的几周,陈峰将所有资源集中到脑机接口的研发上。他深知,如果能够在这个领域取得突破,能量手套将不仅仅是工具,它将成为未来科技与人类生活深度融合的桥梁。李天和技术团队也全力以赴,他们开始研究如何通过提升脑电波感应器的精度,让手套的反应速度接近人体的自然动作。
与此同时,陈峰决定在公司的年度科技峰会上展示这个最新的突破。过去几年,能量手套已经在科技界赢得了广泛的赞誉,而“神经元手套”将是他们下一次登顶的利器。
峰会当天,科技界的巨头们齐聚一堂,各类新技术的展示让人目不暇接。陈峰团队的展位因为能量手套而备受瞩目,然而最引人关注的,还是他们即将推出的脑机接口手套。
陈峰站在舞台中央,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心情略显紧张,但更多的是期待。与以往的展示不同,这次他们要揭示的是一项全新的技术领域。
“各位,”陈峰深吸一口气,微笑着说道,“今天,我们不只是展示一款工具,而是带来一个全新的概念——人类与机器的完美融合。”
舞台灯光渐渐暗了下来,一位测试员走上台,戴上脑电波感应器和神经元手套。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他的脑波信号。
“通过简单的脑电波信号,这款手套能够识别并执行用户的指令,不需要任何手动操作。”陈峰解释道。
随后,测试员集中注意力,大屏幕上显示出神经元手套开始响应脑波信号。他只需稍微专注,手套便能够完成精细的抓取和操作,整个过程快速而精准,台下的观众都看得目瞪口呆。
“我们正在迈向一个新纪元,”陈峰自信满满地说道,“未来,科技将不仅仅是工具,而是我们身体的延伸,是我们思想的延展。”
观众席间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许多行业专家站起来为这一突破鼓掌。陈峰知道,能量手套已经不仅仅是科技产品,它开始触碰到人类与机器融合的终极梦想。
-
发布会的成功让陈峰的团队再一次站在了科技创新的最前沿,而脑机接口的前景也吸引了无数的投资和合作机会。全球各大科技公司、医疗机构和政府机构纷纷表示出对“神经元手套”的浓厚兴趣。
“我们的未来前景比任何时候都要广阔。”林若雪在团队会议上说道,眼中闪烁着希望,“医疗、康复、工业、甚至日常生活,这款手套都有可能彻底改变现有的模式。”
然而,陈峰清楚,他们的挑战才刚刚开始。脑机接口领域的技术门槛很高,竞争对手也很快会跟上来。如何在这个领域继续保持领先,将是他们未来必须解决的问题。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