伞兵们歪七扭八地躺在战壕中休息。
有些士兵借着还在燃烧的战火烤着马肉,津津有味地吃着。
这场战斗虽然赢得比较轻松,但事前的准备工作可一点都不轻松。
村庄守军们搬家具和建掩体,已经把力气消耗了大半,更别提今天早上又发起了一场突袭战。
士兵们享受着来之不易的片刻宁静,安迪却仍未停下。
他找来二营营长舒伯特少校,跟其讨论布防问题。
“如果从巴托克那里审问出来的情报无误的话,瓦朗村很快还会来一波骑兵。到时候只有我们二营,能抵挡的住吗?”舒伯特有些担忧。
“没办法了,就算抵挡不住,我们暂时也得待在瓦朗村。”安迪回应道。
现在队伍里有很多伤员,强行让他们移动只会加剧伤口,只能待在原地静养。
这也是安迪留下的重要原因。
“我们假设还有一个骑兵团会来,他们大概率不会在白天发起进攻,而是夜袭。一部分骑兵下马当步兵使用,配合炮兵吸引我们的注意力。剩余的骑兵则会在这时候从侧翼进攻,一举突破咱们的防线。”
安迪在地图上画了几条线,简单设想了一下进攻手段。
舒伯特听后连连点头,这几乎是最好的进攻方案,安迪竟然在片刻之间就想了出来。
如果换成他来当菠兰骑兵团的指挥,绝对会是一个难缠的敌人。
好在,安迪是一名光荣的德意志战士!
“所以,我们最重要的有三点:提防夜袭,小心骑兵从侧翼突击,还有照顾伤员。”舒伯特做出总结。
在这三点中,最重要的也就是提防夜袭。
“看来得多安排一些侦察哨了。另外,致电运输部队,让他们用运输机空投一些物资。我们需要药品,子弹和炮弹。地雷和铁丝网也要一些。”
“我这就去办。”舒伯特连忙前去执行命令。
.........
莱万多夫斯基少将正率领着骑兵旅残部向前推进。
他们此前也遭遇了一场大轰炸。
大部分机动车辆,还有防空炮都在战斗中被炸毁。
骑兵们的士气无比低落,甚至产生了不少逃兵。
莱万多夫斯基只好带着减员到了两千多人的残部南下,想要跟40步兵团汇合,凝聚成一股强大的部队,重创德军。
然而,脑海里还在yy如何痛打德军的时候。
莱万多夫斯基就接到了一则电报。
40步兵团被全部歼灭,而上级却让他们继续南下推进,将瓦朗村夺回来。
如果可能的话,还得尽量解救受俘虏的菠兰士兵。
瓦朗村中有一条贯穿南北的公路,这公路正通向14步兵师的侧翼。
如果不能牵制住瓦朗村的德军士兵,14步兵师的侧翼弱点将全部暴露给敌人。
好在,巴托克上校投降之前,还把瓦朗村的德军兵力透露了出来。
里面的守军大概只有一个团,跟莱万多夫斯基的骑兵旅残部差不多。
搏一搏的话,还是能将这个村子打下来的。
骑兵相较于步兵,最大的优点就是机动性。
在距离村庄两公里左右的距离发起冲锋,眨眼之间就能冲到瓦朗村里。
白天被机枪和迫击炮针对,他们很难突破村庄防线。如果在夜色的掩护下,效果就完全不同了。
他们夜袭的话,或许能一举成功占领村庄。
就算暂时拿不下这个阵地,至少还能起到一些牵制作用,减轻14步兵师的侧翼压力。
莱万多夫斯基命令装甲侦察连开路,同时等候夜色降临。
在深夜差不多一点的时候,正好行进到了瓦朗村五公里外的道路上。
前方瞬间传来爆炸声。
莱万多夫斯基宛如惊弓之鸟,连忙从战马上下来,招来一名士兵问话。
“是不是遇到了德军的空袭轰炸?还是迫击炮?”
“长官,只是侦察车触雷了。我们已经派了工兵去排雷,您不必这么惊慌。”
相比于士兵的淡定,莱万多夫斯基显得极其失态。
他尴尬地咳嗽两声,很快就岔开了话题。
其实,骑兵旅的士兵们也不是胆子大,面对地雷还能这么淡定。
他们只不过是麻木了。
每天都要提防天空中可能掠过的轰炸机群,让菠兰骑兵们身心俱疲。
他们就好像要赢得一场不可能赢的战争。
.........
与此同时,菠兰侦察车触雷的声音,也惊动了德军侦察兵。
他们连忙将消息传给坐镇村庄废墟之中的安迪。
此刻,安迪正跟舒伯特一起待在教堂中,商量着防御规划。
斯图登特已经在昨晚八点半的时候,带着一营,三营还有炮兵连开拔,前去突袭波军侧翼。
此刻,瓦朗村里只剩下二营的兵力。
经过两天两夜的战斗,伞兵二营已经不是满编兵力,只剩下三个连的士兵数量。
要面对一个骑兵团的夜袭,还是显得十分吃紧的。
好在之前安迪够狠心,强行让还在休息的二营伞兵布置地雷跟铁丝网。
许多伞兵抱着睡意跟怨念布置防御措施,经历了好几个小时的奔波,才把防御工事又修建好。
当时不知道有多少伞兵在心里痛骂安迪没良心。
现在看来,这狠心又救了他们一条老命。
如果没有布置地雷,菠兰骑兵们或许早已经悄无声息地摸了过来。
“安迪少校,幸好您没有让我们休息。这下我们的汗水跟辛苦能派上用场了。”舒伯特摇晃着脑袋,努力驱赶脑海中的睡意。
“流汗总比流血强。把伤员都转移到地下室里去,准备战斗!”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