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有我韩信在,你们谁也别想打我们大汉!【求收藏!】

换源:

  现在秦国手握关中六郡,能用之兵已经高达三十万。

粮草,兵械都一应俱全。

已经可以跟汉王,西楚霸王这些诸侯相提并论。

“子房对汉地比较熟悉。”

“朕觉得这件事情还是交予子房来论断吧。”

所有人都将目光看向张良。

“陛下厚爱,臣惶恐。”

“但臣据实来说。”

“汉王虽雄兵数十万。”

“但是。”

“能真的调遣的雄兵却不足五十万。”

“如今秦国兵强马壮。”

“粮食充足。”

“对上汉军可以说是势均力敌。”

“陛下真想要兴兵伐汉。”

“那么,宜快不宜迟。”

张良拱手说道。

“诸位爱卿。”

“想必。”

“你们也听到张相国的一番肺腑之言。”

“现在说说你们内心的想法吧。”

“苏逸,就由你先说。”

嬴政看向苏逸。

“臣赞同张相国所言。”

苏逸拱手。

“其余爱卿呢?”

嬴政问道。

“臣等支持苏相之言。”

冯劫等人恭敬附和。

一众大臣没有了意见,接下来,讨论的是谁人主帅,如何出兵等事情。

最终,

经过商量,

嬴政决定由蒙犽披甲挂帅。

统领三十万兵马征伐汉地。

秦国这次可以说是倾巢出动。

蒙犽也直到这次征战的重要性,当即立下了军令状,一定只胜不许败。

出了御书房以后,张良颇有些心事重重。

“子房。”

“有心事?”

苏逸问道。

“征伐汉国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

“如今敌我双方兵马势均力敌。”

“我们未必没有胜算。”

“只不过。”

说到这里。

张良话语一顿,有些犹豫。

“只不过。”

“汉王有个用兵如神的韩信。”

“你担心。”

“我们会因为将领的问题。”

“打不过汉王。”

苏逸说出张良内心犹豫。

“正是。”

“苏相。”

“你没有在汉地你可能不清楚。”

“韩信用兵是出神入化。”

“很多汉地的士兵都将他奉为兵仙。”

“我们如果不解决韩信,以后只怕是...”

韩信说到这里话语就是一顿。

“子房。”

“试探的话就免了。”

“韩信,确实是我的人。”

苏逸毫不掩饰的说道。

“果然如此。”

“当初韩信跟我说,他投靠了苏相。”

“我还有点不相信。”

“现在。”

“我信了。”

张良点了点头。

“子房。”

“以后要想知道什么。”

“直接跟我说便是了。”

“不用如此遮遮掩掩。”

苏逸说道。

“在下明白了。”

张良拱了拱手。

“汉地。”

“非破不可。”

“汉王。”

“也必须要死。”

“我不会容忍秦国的卧榻之侧,有头猛虎正在虎视眈眈。”

说完,苏逸便施施然离去。

很快。

秦国打算发兵攻打汉地的消息便传开了。

关中八郡的百姓全都情绪激昂。

汉地的百姓却充满惶恐跟不安。

秦军是百战雄狮,骁勇无比,如果真的进攻汉地,那么汉军能抵挡的住吗?

如果汉军抵挡不住,那到时候汉地的百姓会被如何?

恐慌的情绪在汉地蔓延。

汉地不少百姓拖家带口往外逃离。

一时间,汉地的边境到处人头攒动。

刘邦得到消息很是光火。

他治下的居民对他居然如此没有信心。

但更多的是无可奈何。

他派了很多兵士去边境阻拦那些逃离的百姓,结果就连士兵都跟着一起跑了。;

“诸位臣工。”

“这次秦军是要动真格的了。”

“举兵三十万来伐汉。”

“可以说是倾巢出动。”

“你们现在内心都是什么想法。”

“都给孤说说。”

刘邦看着跪在殿里的诸位臣工。

诸位臣工开始献策。

有人说战,有人说降,也有人说和。

总之,各种各样的声音都有。

刘邦被吵得头都大了。

看向萧何:

“萧相国,你来说说吧。”

“大王。”

“现在的形势我们已经退无可退,避无可避。”

“臣以为。”

“唯有战。”

萧何掷地有声地说道。

“战?”

“秦军骁勇善战。”

“我们汉军能打得过吗?”

刘邦有些忧虑。

“我们与秦军实力势均力敌。”

“兵马也相差无几。”

“真打起来。”

“我们胜算颇大。”

“主要的。”

“我们有兵仙。”

包括刘邦在内,所有人都将目光看向沉默寡言的韩信。

“韩爱卿。”

“你觉得呢?”

刘邦问韩信。

“嬴政小儿不足为惧。”

“只要大王给我足够多的兵马,我就有信心将他们阻拦在汉地以外。”

“想打我们汉国?”

“哼。”

“有我韩信在。”

“他们就是痴心妄想。”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