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
导播是懂流量的,将赛事直播间连接的两个画面都给了林墨。
一个是上空无人机视角,另一个是林墨的车载视角!
果然,弹幕的数量正在飞快的上涨。
观众们都在讨论着,这位‘不要命’的年轻车手要准备如何过这连续发卡弯!
发卡弯,也就是U型弯,但形状并不能全用U来看,弯道有宽有窄,而且出弯之后不一定是直线,也有内侧直线。
过弯其实并不难,走线和漂移,都能过弯。
难的,是时间!
毕竟,这是在比赛!
每一分每一秒都会影响排名!
“快看,他准备入弯了!”
“从车手视角来看,他已经提前松油,但他的初速度还是很快,而且还是下坡,他能控制好过吗!”
“咦?”
“他怎么突然走内侧了!”
“走内侧,也就意味着他放弃了走线过弯,可是,漂移的话也太靠里面了,是看不到弯心的啊!这样下去,车尾可能会撞上护栏!等一下!难道他就是想撞护栏来强行扭转吗?!”
“说不定他还真的会这么干,很多国外的车手也尝试过!”
“就看他敢不敢了!”
解说小沫‘激动’道。
成功将观众们的情绪给挑了起来!
纷纷盯着大屏幕,不想放过一丝痕迹!
很快,林墨便开始了他的操作!
只见车子距离弯口的前一刻,林墨快速踩刹车,降到3挡之后,由左变右快速打方向的同时,拉起手刹!
下一刻!
令观众们意想不到的画面出现了!
车子在那一瞬间,竟以弯道的护栏为定点,整车转移!
随后,在出弯的一刹那,全油、升档!
快速将右转的重心给扭了回来,以几块的速度,斜向着往下一个弯道内角冲了过去!
速度,竟然和刚才入第一个弯之前丝毫不慢!
而这一次,入弯角度显然比刚才更好,弯心清晰可见!
在林墨的操作下,很快便过了这道发卡弯!
“天呐!”
“好漂亮的甩尾!”
解说王强再次站起来激动道!
“真的是意想不到啊,原来他之所以靠内侧,就是想用甩尾的形式过弯!妙,真是妙啊!”
小沫也激动道:“是啊,我还以为他会考护栏的撞击去调整车身,没想到他的操作比想象中的更大胆!”
“我们来看一下过弯速度对比!”
说完,其中一块大屏幕上的画面一变!
“我们先来看一下,同样的弯道托伊沃-奥尼大神用了多久......是1.4秒,如果包括入弯和出弯的话,是2.7秒!”
“我们再来看一下,众大车队的回归选手高花阳用了多少秒!”
“过弯用了1.77秒,整弯用了3.19秒!”
“我们的李一冰选手呢?”
“过弯1.84秒,整弯3.21秒!”
“看完这些,我们最后来看一下刚才98号选手的过弯数据!你们绝对猜不到他用了多少!”
伴随着解说小沫的伸手,众人纷纷看了过去!
哗!
现场顿时一片哗然!
很多观众或许没那么懂赛车,但数据上的差距还是看的出来的!
上面显示着林墨的过弯速度是——
1.53秒!
比职业选手高花阳还要快!
仅在那三位国际选手之下!
这实在是太令人惊讶了!
但!
整弯的速度,林墨却是用了3.23秒,比李一冰慢。
这时。
张弛解释道:“我来解释一下吧,为什么会出现在这种情况,其实就是车子的差距。因为这位选手是前驱车,就算出弯是加速状态,也是被向外的拉力抵消了的,所以才会这么慢,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而且,大家都知道前驱车甩尾是比较简单的。”
“也就是说,他之所以能做到这种速度,并不是运气,而是基于他对车的掌控程度很高的情况下,做出来的。”
“是有实力的。”
“而且很有创造力,不是一般人会想到用这种方式去做.......”
听他这么一说,观众们瞬间明白了过来!
可这是不是就意味着,如果林墨的车再好一点的话,就已经干翻了职业选手?
想到这,不少人的脸色都是震惊的。
“我还没说完呢!”
张弛继续说道:“还有一个操作你们可能没发现,他弯前降档是三档。”
“听到这,我们不妨回想一下,很多选手的定圆漂移的操作,是不是都会回一档或者二档?”
“是的......”
细心的观众点头道。
“也就是说,他是故意利用这种方式,降低整车的扭力!”
张弛补充道。
众人豁然开朗!
难怪感觉过完后,车身很顺畅!
原来如此!
因为越高的挡位代表的不只是速度能拉上去,带来的扭矩也会越来越小!
太厉害了!
这个选手,竟然在过弯前就想到了这么多细节!
好扎实的基本功!
这时,有好事的观众突然说道:“难道说,他是哪家车队的秘密选手?”
“有可能!”
这个观点,一下子便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就连直播间的粉丝们也有不少人这么觉得。
但也有人否定这个说法。
理由是他的车!
如果是车队的人,不可能开这么次的车来砸自己招牌。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