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朝林梦清脸上看了一眼。
只见这女人脸上通红一片,媚眼如丝,这模样,哪儿是被打疼了,分明是被打爽了啊!
尤其是裤子上面出现的水渍!
他有些好笑,这女人居然还有抖M的一面。
“不要~不要停。”
看着林梦清意乱情迷的模样,周然也有点兴奋了。
说实在,他还真没打算要做什么。
但这女人的模样,太刺激了。
还没等他做什么,林梦清那一双纤纤玉手扒上了他的衣服。
温香在怀的感受,让周然再不能忍,疯狂的朝林梦清扑了上去。
林梦清的衣服在一件件减少。
白嫩的香肩,让周然把头深埋在其中。
林梦清也在做出回应,修长白嫩的长腿盘在周然的腰间。
男女的身影在柴房里交织纠缠。
片刻之后,柴房内响彻一片低沉高昂。
……
云中天回来得很晚。
回来的时候,抱着一大卷的卷宗,脸色很难看。
看他进屋,周然立刻上前掌灯。
“你先下去吧。”
云中天已经没有闲心去理会他,挥手说道。
说着,摊开那些卷宗。
上面是一张张考生的试卷。
云中天瞪了那些试卷一眼,忽然怒哼一声,拂袖一挥,把所有试卷打落在地。
拳头重重锤在桌上:“可恶的老二!父皇让你分些内政与我处理!竟让我去给这些考生放榜!五十二个人全是南方学子,这不是让我被北方学子唾弃吗!就是父皇那边,肯定也会追究起来!”
周然停下脚步,上前去把那些散落的考卷捡起来。
全是南方学子的考卷?
也是理所当然,大庆国尤其北方对武力最为崇尚,重武抑文便是从北方传开。
所以北方文学必然极其薄弱。
其实,前世夏国也是一样。
文化教育水平每个地方都不同,有的强,有的弱。
所以,每个省的高考题型也是不一样的,录取分数也不相同。
“若是开两个榜单呢。”
周然把考卷整理好,全部放到云中天桌上。
云中天一愣:“两个榜单?”
周然道:“一考两榜,为南北榜,两方学子,出两份考题,降低北方学子考题难度。”
云中天眼前一亮,越想越激动。
最后哈哈大笑起来:“好好好!好一个小太监,不,周然!你可真是帮了本太子大忙啊!”
如此妙招,让他觉得称呼周然小太监都有些不妥。
兴奋之余,云中天拿起笔就想要把这条方案写出来。
可笔提到半空,又不知从何下手。
毕竟这答案也是从周然哪儿听来的。
干咳一声,看向周然:“周然,那你便替本太子,把这方案确定下来吧!”
“是,殿下。”
周然接过纸笔后,思索了一番。
老实说,他还真不知道一考两榜的方针具体怎么写。
不过,他脑子里想到了另外一个答案,一国两制!
大庆国现在这情况,其实也就和一国两制差不多了。
南北方除开文学上面有很大的差异之外。
还包括生活习性,甚至,北方的王公尤为散漫,只是,大庆国一时间又处理不了。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高度自治,求同存异,经济,律法,文化,……”
周然把前世一国两制的方针徐徐写出。
除开里面的一些夏国标签,全部都换成了大庆国。
“好!好一个周然,想不到你还有这手好字!”
等周然写完,云中天有些惊喜地拿起来。
虽然他看不懂周然这一国两制写的是什么意思。
但这字的好坏,他还是知道的。
就是教他的那些大臣,都未必有周然写得漂亮啊。
“小人就先行告退了。”
“去吧,若是可用,本太子少不了你的好处!”
云中天颇为欣赏地点点头。
他最喜欢的就是周然这一点,不贪功,不冒进。
毕竟,从战场来说,贪功冒进,那可是大忌。
次日一早,云中天还在睡梦之中,就被侍卫叫醒。
“殿下!考生榜单不知被谁泄露出去了!考生得知只有南方学子取士,震怒跪在皇宫,陛下也火了!”
云中天听言,脸色一沉:“这个老二!”
老二一直觊觎他的太子之位,尤其是他腿摔断了之后。
旋即,他又笑了起来:“不过,这如意算盘,你这次怕打错了!宽衣,本太子要上朝!”
穿戴整齐,云中天坐上马车疾驰皇宫而去。
“可笑!我堂堂大庆一场科举,取士全是南方人,莫非我大庆只有半边天下吗!老二,你来说!”
大庆帝坐在龙椅上,不怒自威。
匍匐在殿前的二皇子惶恐回应:“儿臣不知啊,父皇,昨日你让我匀些内政给大哥,就交给他了。”
大庆帝怒目一瞪:“太子人呢!”
“父皇,儿臣来了!”
云中天紧赶慢赶,走入金銮殿内。
大庆帝冷冷道:“取士的事情,你应该知道了吧!你不准备给朕一个解释?”
云中天心中有谱,丝毫不慌。
冷笑看了二皇子一眼。
对大大庆帝道:“父皇,榜单传闻一事,儿臣不知如何来的,但是,儿臣昨夜就已经想出对策!”
听到他这话,大庆帝的脸色有所缓和:“说来听听!”
“可分南北榜来取士!”
云中天神色自信的说道。
大庆帝一脸疑惑:“南北榜?”
众大臣们也相互好奇对望。
云中天拿着昨天周然那番话解释:“两方学子,出两份考题,但降低北方学子考题难度。”
大庆帝眼中神光一闪。
众大臣也发出了一片惊哗之声。
“南方学子向来强过北方学子,如此实施,是为良药!”
“是啊,北方学子怨气也必消。”
“不错不错,本来担心此事若处理不好,太子竟早就想好了。”
大臣们交头接耳,对这条方案颇为认可。
云中天听着他们的议论,嘴角也忍不住微微上扬。
好一个周然!
这脑袋瓜真不知如何想的。
竟能想出这么个招来。
不过,大庆帝终究是大庆帝。
仅仅只是听只言片语,不会马上做出决定。
而且,对这个太子的秉性,他非常清楚。
搞不好只是灵光一闪想出来的东西,未必能真正有什么对策。
说道:“那你可有具体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