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荣幸之至

换源:

  后宫佳丽三千,哪个不是对他百依百顺,唯恐伺候不周?唯独她,明明身处他的掌心,却仿佛一片抓不住的流云,始终保持着距离,让他既恼火,又更加迷恋。

而且,她并非空有美貌。

有时闲谈,她总能说出一些新颖独到的见解。谈及诗词歌赋,她信手拈来,意境高远;论及民生疾苦,她时有感叹,言语间透着一股悲悯;甚至偶尔聊到一些古老的传说、山川地理,她也能说出一些连他这个帝王都闻所未闻的奇闻异事(苏玉借用了部分现代知识和对洪荒的粗浅认知,经过包装后说出)。

这一切,都让帝辛觉得,苏玉不仅美,而且聪慧、神秘,充满了致命的吸引力。

一曲终了,余音绕梁。

苏玉缓缓抬手,按住琴弦,殿内恢复了寂静。

“大王何时来的?臣女沉浸琴音,未曾察觉,失礼之处,还望大王恕罪。”苏玉转过身,微微欠身行礼,声音清越动听。

“无妨。”帝辛摆了摆手,走到苏玉对面的软榻上坐下,目光灼灼地看着她,“你这琴音,颇有古韵,清心寡欲,倒是与你这般绝色不同。”

苏玉浅浅一笑,笑容如同雪莲绽放:“皮相不过虚妄,唯有心境平和,方得自在。臣女愚钝,唯有借这琴音,稍稍抒发胸臆罢了。”

“好一个‘皮相虚妄,心境平和’!”帝辛眼神微眯,赞叹道,“你这女子,总能说出些与众不同的话来。”

他顿了顿,身体微微前倾,语气带着一丝压迫感:“只是,寡人来此,可不是为了听你说这些禅理的。”

苏玉长长的睫毛微颤,低下了头,仿佛有些羞怯:“大王……夜已深了。”

“夜深正好。”帝辛声音低沉,带着不容置疑的意味,他站起身,一步步走向苏玉,“这些日子,你总是诸多推辞。今日,寡人不想再听任何理由。”

炽热的目光几乎要将苏玉融化,强大的帝王气场笼罩下来,带着强烈的占有欲。

苏玉能感觉到帝辛身上散发出的强烈欲望,他的心跳也微微加速,但并非因为情动,而是因为紧张和系统不断刷新的倾倒值提示。

【叮!目标帝辛‘欲望’、‘占有欲’、‘迷恋’情绪达到峰值!倾倒值 300!】

他知道,今晚恐怕很难再像之前那样轻易糊弄过去。

但他绝不可能让帝辛得逞!

他的身体,他的底线,绝不容许一个陌生男人,尤其是一个他内心毫无感觉,甚至还有些排斥的男人触碰!

更何况,保持神秘感和距离感,才是维持帝辛持续“投入”的关键。一旦轻易被得到,他的价值在帝辛眼中必然会大打折扣。

电光火石间,苏玉脑中闪过数个念头。

他没有后退,反而微微抬起头,迎上帝辛灼热的目光。他的眼神清澈,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迷茫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委屈?

“大王……”他的声音带着一丝微弱的颤抖,仿佛受惊的小鹿,“臣女……臣女并非有意推辞……”

帝辛的脚步顿住了,看着苏玉那双盈盈欲泣(苏玉刻意为之)的眼眸,心头猛地一软,语气也不自觉地放缓了些:“那是为何?”

苏玉咬了咬下唇,似乎有些难以启齿,片刻后才低声道:“臣女……臣女自幼体质特殊,并非寻常女子……若在……若在不恰当的时机行房,恐……恐会伤及自身,甚至……甚至可能折损福缘……”

他这番话半真半假,他确实体质特殊(系统遮蔽下的本体),至于后面的说辞,则是他临时编造的,听起来颇有几分玄妙和神秘感。

帝辛闻言一愣,眉头紧锁:“体质特殊?此话怎讲?可有请太医看过?”

苏玉摇了摇头,眼神黯淡了几分:“此事关乎臣女隐秘,不敢对外人言。太医恐也束手无策……唯有……唯有静待天时,顺其自然……”

他一边说着,一边恰到好处地流露出一丝脆弱和无奈,仿佛自己也深受其扰。

【系统提示:宿主表现良好,成功激发目标帝辛‘怜惜’、‘保护欲’、‘好奇心’情绪。倾倒值 150。】

帝辛看着苏玉泫然欲泣、楚楚可怜的模样,心中的欲火顿时被浇熄了大半,取而代之的是浓浓的怜惜和一丝疑虑。

他确实感觉苏玉与众不同,难道真的有什么难言之隐?

“当真如此?”帝辛将信将疑。

苏玉抬起手,用衣袖轻轻拭去眼角并不存在的泪水,声音带着一丝哽咽:“臣女不敢欺瞒大王。若非如此,臣女……臣女岂敢屡次违逆大王心意?能够侍奉大王,是臣女几世修来的福分……”

他这番话说得情真意切,既解释了之前的推辞,又表达了对帝辛的“忠诚”和“渴望”,同时将责任归咎于“天意”和“体质”。

帝辛看着他梨花带雨(装的)、我见犹怜的模样,心中最后的那点疑虑也烟消云散了。

他叹了口气,伸出手,轻轻抚摸了一下苏玉的脸颊(苏玉强忍着不适没有躲开)。

“罢了罢了。”帝辛的声音温柔了许多,“既然如此,寡人便不强求你。你且好生休养,寡人……等得起。”

虽然依旧渴望,但他更不愿意因为一时之快而“伤”到这个让他如此着迷的绝世美人。而且,苏玉越是如此神秘难得,他就越是想要彻底拥有她,不仅仅是身体,还有她的心。

“谢……谢大王体谅。”苏玉低下头,声音带着感激。

“好了,莫要再哭了。”帝辛用指腹轻轻擦去他脸颊上的“泪痕”,“寡人今晚便留在此处陪你说说话,如何?”

苏玉心中暗道一声“侥幸”,连忙点头:“臣女……荣幸之至。”

这一晚,帝辛最终还是没有越过雷池。

两人或谈天说地,或品茗听琴,气氛倒是颇为融洽。苏玉打起十二分精神,巧妙地引导着话题,既展现了自己的“才情”和“见识”,又时刻注意保持着距离,没有给帝辛任何可乘之机。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