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商量

换源:

  妲己不理解大王减税的想法,毕竟大王现在内外交困,正是缺钱的时候,就应该巧取豪夺,打压殷商贵族。

大王却反过来降低税赋,实在是难以理解。

大王心想自己也是无奈,不想临阵倒戈。

殷商贵族面对外敌临阵倒戈,因为大王要抢夺自己的利益,敌人也要抢夺自己的利益,那他们还不如投敌呢。周武王还比商纣王抢得少一些。

“贵族对外作战不是为了效忠寡人,而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如果我把他们的利益全部抢走了,他们就没有作战的理由。所以我要降低赋税,给他们保卫殷商的理由,让他们有为自己而战的动力。”

妲己瞪大眼睛,脑子反应不过来,显然不理解为什么大家会为了自己,为什么不是为了大王?她是妖狐,反而比人更简单。

人很复杂,都是先爱自己,再爱家人,再爱亲友、邻里、同胞……这就是有差别的爱。

殷商贵族不会为了大王而战,只会先为了自己而战。

“爱妃,这就是人。”大王说道。

妲己的眼睛清澈的就好像小猫咪,显然不理解。但她相信大王,愿意接受大王的安排。

大王叹气,现在也只能先一步步来。

先把妲己跳舞的擦边视频拿去卖,因为这是可复制的内容,所以一份100能量点,可以重复贩卖。内容也就是一支舞,一百能量点不便宜。

然后召集内阁,商量减少赋税。

“大王,减少赋税自然是好事,可北方战事吃紧,闻太师还在北海鏖战,国库正需要用钱,如何是好?”黄飞虎首先想到军事需要钱。

费仲也说道:“大王,还有天灾需要救治,一样需要钱财。还有大王要修建宫殿,也需要钱。”

商容和比干没说话,要看看大王如何安排。

“这些我知道,为了能让殷商再次伟大,除了降税之外,我还要推出一个新的政策。”大王说道。

黄飞虎问道:“大王,什么政策?”

“官山海。”

“何解?”首相商容认真地问道。

“也就是山里、海中产出的物品,全部卖给寡人,由寡人统购统销。这样一来,大家也不用担心卖不出价格,我会给出一个公道的价格。”寡人说道:“这个价格不会很高,但会很稳定,确保大家能赚钱。寡人会将这些东西运输到其他的地方进行售卖,赚到的钱就贴补国库,四位爱卿感觉如何?”

商容和比干都在思索,对贵族没有什么坏处,就是由大王统购统销,大家虽然不能卖最高价,但旱涝保收,也不是不行。

“大王,此事重大,还需要和群臣商议之后才能定夺。”

“寡人知道,所以今天只是提议,内阁写个详细的议程,让文武大臣都商议一下,你们把结果给我。”大王说道。

“是。”

“退吧。”

“臣等告退。”

有了内阁就是方便,各种事情交给内阁就好了。

同时大王也想结束北海的战争,北海的战争也是因为商纣王的原因而起。

商纣王为了修建摘星楼和寿仙宫,要求八百诸侯上贡。结果就北伯侯最为积极,在北方横征暴敛,给了大王很多的支持。

两座宫殿都亏了北伯侯出钱出力,打冀州苏护也是北伯侯出兵。结果就是北方诸侯反叛,商纣王就只能让闻太师去平叛。

这一仗要打十八年,国库有钱也不能这么浪费。打输了丢人,打赢了也没什么好处。完全是帮北伯侯稳定控制北方。

“虽然四大伯侯都是殷商的挑战者,但他们自己也有问题。北伯侯通过支持寡人建造宫殿,打压异己,又通过寡人的军队压制反对声,结果被西伯侯杀了。能成为伯侯的人都不傻,只是选择不一样,稳定自己地位的方法不一样。”

“西伯侯选择的仁厚,也就是让贵族保护他们自己的利益,所以殷商几次西征,西岐城都很团结,因为他们不是为了周武王,而是为了自己。”

“北伯侯选择了削弱对手,如果不削弱对手,自己会陷入被动,别人做大做强就会挑战自己的地位。所以他找借口削弱竞争者,最后离心离德。但也不能说他就错了,能做到伯侯也不傻。毕竟北伯侯还有个处处都很优秀的弟弟,自己的地位并不稳。他要是不打压异己,位置不稳。”

“还有东伯侯,把女儿嫁给了寡人,之前寡人征服东夷,老丈人收益最大,可惜就算这样,老丈人也不会帮殷商,他地盘上的烂事也不少。闻太师打败北海叛军回来,东海也反叛了,又要去东征。”

“南伯侯,戏份最少,南边就是楚国的地盘,现在很落后,参加西岐伐商,也只是封了一个子爵,最后楚国不高兴,自称为王。现阶段,南方太弱了,没什么戏份。主要还是东西北三个方向的诸侯最强。”

现在南方还有犀牛、大象,完全就是原始森林的状态,开发程度很差。

“得想办法停止战争。”大王说道:“不过如果寡人停下来,只怕北伯侯就不高兴了。他这么支持寡人,如果不管他,肯定会让他心寒。”

“但一直打也不是办法,他就帮寡人修两个宫殿,寡人却要帮他打十八年,不合算。原著里商纣王估计也是希望通过战争削弱殷商贵族,毕竟有战争就有理由交税,可以削弱贵族,但现在没必要。”

在殷商时代,税收主要分为三种:助、贡、彻。

助就是先耕种公田,再耕作私田,还有打仗、修路等等的徭役。

贡就是上贡,贵族和诸侯按照规定上贡一定的物资。

彻就是出事了,大王开会要求贵族和诸侯出钱出力。

“法兰西的路易十六就是因为税收的问题被砍头的。”大王想到另一个大王,摸不着头脑的路易十六。

“他们的税收是三级制度,也就是贵族、宗教、公民。路易十六无法从贵族和宗教收税,于是就从公民收税,结果就是大革命,路易十六直接上断头台。”

“说起来,未来的周厉王也是如此。”大王又想到了倒霉的周厉王。

周厉王贡献了更多的词汇:专利、官山海、道路以目、防名之口甚于防川、国人暴动、共和。

一个人贡献了这么多的典故,真是不一般,而这些典故的原因也是为了钱。

周厉王也没钱了,于是接受了臣子的建议进行官山海。当然他的官山海和大王提的不一样,大王提的是齐桓公和管仲的进化版本。

周厉王搞的是第一个版本的官山海,他要求所有进山和下水的人都要交钱。不管有没有收获,都要交钱,那大家肯定不愿意,于是就爆发了国人暴动,周厉王被赶走。

周厉王和路易十六都是为了钱,一个是对国人动手,一个是对公民动手,结果都被推翻了。

国人就是城里人,在古代分为君主、贵族、国人、野人、奴隶。国人就是住在城里的人,城也就是‘国’,这个时代的国和后来的国不一样。

现在国就是城,城里人就是国人。城外面的人就是野人,野人不是说那种居住山林的原始人,而是住在郊野的人。

如果君主想赚国人的钱,国人不会客气。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