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千金为聘?那如何配得上婶婶?

换源:

  却说伯邑考与宋异人携手进庄,相谈甚欢。

宋异人遂问道:“贤公子亲临贱地,不知所谓何事?”

伯邑考巡视一周,道:“我来此处,一是受子牙公所托来探望员外,再就是想请员外迁居西岐。”

此话一出,宋异人沉默半晌,自思道:“我于此处颇有产业,若去西岐福祸难料,纵有子牙支应,也是寄人篱下,多有不便,还是回了他的好。”

思及此处,遂对伯邑考道:“感念贤公子好意,但是小老儿世居于此,人老恋乡,不愿远行。”

伯邑考见他如此,也不便多劝,遂道:“西岐颇缺经济能人,公若前往,邑考当扫塌相应。”

言罢,伯邑考告辞离去,只留一得意随从在附近便宜行事。

出了门,伯邑考对侍从道:“宋员外到西岐之日当记你大功一件。”

言罢,伯邑考打马离去。

……

二人不多时赶至马家庄。

伯邑考对管门人道:“我是宋员外远房亲戚,特来拜会马员外,望通传一二。”

不多时,伯邑考被引入后堂,见一老人精神矍铄,知道这就是马员外了。

马员外起身问道:“尔此来可是宋员外有甚话要捎与老夫?”

伯邑考道:“我受人之托,特来求娶令千金。”

说罢大手一挥,随从端一托盘送至马员外身前。

员外掀开蒙布,只见数锭赤金放在盘里,明晃晃的闪的人眼晕。

“贤公子且坐,待我归置好此物再来谈。”

马员外说罢,抱着托盘就去了后面。

不多时,马员外复来后堂,脸上笑容俞甚,笑言道:“我只有一女未嫁,尚待字闺中,只是年龄大公子几岁,须明告公子。”

马员外这话说得伯邑考差点喷了一地,心想:你那宝贝闺女给我当娘都嫌大,哪里是大我几岁?

“员外会错意了,不是在下迎娶令爱,是受家中长辈所托前来求婚。”

马员外笑容不减:“那就对了,你家长辈正与小女同龄。”

伯邑考晓得马员外嫁女心切,也没在意,道:“还须知会员外一声,我家路途遥远,还须早日启程。”

马员外狐疑道:“不知仙乡何处?”

伯邑考道:“我家在西岐。”

马员外沉吟一会,道:“我需与小女商谈一二,贤公子少待。”

不多时,马员外领着闺女来到后堂。

伯邑考看此女已有六十多岁的年纪,倒是能对得上,气质也很符合,想必就是那个有名的“六十多岁的黄花闺女”。

马氏面露不虞,一来到堂前便道:“要我远嫁西岐也不是不可以,但须与我一些身家。”

伯邑考道:“不知婶婶要什么身家?”

马氏道:“白金千两,黄金百两方可。”

伯邑考笑曰:“婶婶国色天香,才貌双全,岂能如此礼轻?”

马氏只当伯邑考取笑于她,正要发作,只见伯邑考掏出一搭地契:“这是叔叔让我带来的聘礼,良田千顷,庄园三处。金银珍宝之物不便携带,到西岐再与婶婶,保证分文不少。”

马氏接过地契,上面印有西伯侯的朱红大印,确如伯邑考所说,一点不差。

马氏欣喜道:“如此甚好,只是路远,我当如何去得?”

伯邑考道:“婶婶无语多虑,明日自有车马来接。”

双方谈妥,伯邑考告辞离去。

翌日伯邑考安排车马来接,又送一些锦缎布帛之类与马员外,父女洒泪而别,不表。

……

且说,伯邑考忙完诸事,回返朝歌,正好碰上文王侍者。

遂问道:“今日朝歌可有异事?”

侍者言曰:“小人偶然听得一曲童谣,甚是厉害。”

侍者将听到的童谣讲与伯邑考,惊出后者一身冷汗。

伯邑考自思道:“我在朝歌上下打点,不曾慢了何人,如今竟有人作此等谣言害我父子,实在可恨。”

又问侍者:“侯爷如今在何处?”

侍者言曰:“侯爷被武成王请去府上吃酒了。”

伯邑考思量到:“这必是武成王要劝文王回转西岐,他一片好意,我本要去谢他一谢,奈何我前日拂了黄飞虎面子,今日不好再去,不如遣人去送些谢礼。”

想到此处,伯邑考转身对随从道:“你去备些谢礼,送到武成王府上,礼物不必贵重,心意到了即可。”

想了一下,又道:“你先去准备谢礼,一会我修书一封,一起送去。”

侍者自去准备礼物,伯邑考思索片刻,提笔写到:

武成王敬启:

闻父西伯侯于朝歌蒙难,幸得君之照拂,直谏我王,方保全身,邑考不胜感激。君之高义,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邑考必铭记肺腑。遥想彼时艰难之境,父赖君之关怀而,王上之仁德,方能得安,此恩此情,邑考没齿难忘。他日若有机会,必当涌泉相报。今特修此书,以表吾之谢忱。愿君康泰,诸事顺遂。

邑考敬上

写罢,也不封漆,随手递与随侍,命其送往武成王处。

如今纣王虽不理朝政,对朝歌的把控却是愈发严苛,稍有风吹草动就传到宫中。

他写给武成王的书信一方面表示感谢,消除双方芥蒂,免得武成王落难时不好意思来投西岐,另一方面则是写给纣王看的。

伯邑考相信,在朝歌这个地界上,他这点小动作是瞒不过纣王的。

打发走了随从,伯邑考开始思考,到底是谁在使绊子,左思右想,不得要领。

另一边,黄飞虎携文王至王府,命左右快排筵宴。

二人传杯欢饮,各谈些忠义之言,不觉黄昏,掌上画烛。

武成王命左右且退,对文王曰:“今日大人之乐,实为无疆之福。但当今宠信邪佞,不听忠言,陷坏大臣,荒于酒色,不整朝纲,不容谏本,炮烙忠良,百姓慌慌,刀兵四起。东南两处已反四百诸侯,以贤王之德,尚有羑里困苦之羁,今已特赦,是龙归大海,虎入深山,金鳌脱钓,如何尚不省悟!况且朝中无三日正条,贤王夸什么官,显什么王!何不早早飞出雕笼,见其故土,父子重逢,夫妻复会,何不为美。又何必在此网罗之中,做此吉凶未定之事也。”

武成王只此数语,如醍醐灌顶,把文王说的骨解筋酥,起而谢曰:“大王真乃金石之言,提拔姬昌。奈何王上命我夸官三日,如不从,恐祸将至矣。”

文王如此说法,黄飞虎知他还不晓得城中谣言,遂具实对文王诉说一遍。

文王听罢,仰面而倒,昏死过去。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