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好”,“我看行”,三人纷纷赞同。
接着,年考就进入第二轮:“组方”。
掌门拿出桌上的前十位草药:五味子、乌梅、椿皮、可子、五倍子、罂粟壳、浮小麦、麻黄根、山茱萸、莲子。
然后,对着他们五个年轻人说:“都看好了,就这十种草药,你们自己选出其中数种,组成方剂,看看都能组出几种来,自己到旁边案子上去写吧”。
“是”,众人回答后,各自到旁边选择一个桌案,有现成的笔墨纸砚,五人各自思索琢磨了一番,然后将结果抄于纸上,送到掌门和师叔面前。
掌门快速地浏览了一遍,脸上露出了一丝异样的神采,“老大拼出了五种、老二是四种、老三是三种、老四是三种,你们说,王山是几种?是七种”。
掌门自问自答之后,又继续说道:“最为难能可贵的是,小山子竟然能用两味就组成了一个方剂。
一阴一阳,克痰顺气,剂型正确,剂量恰当,简直是神来之笔,你们三位看看”。
说着,掌门将小山子的卷纸递给旁边众师弟,一一传阅。
要说第一关王山胜出,大家并不觉得如何出奇,因为,这么长时间,王山一直都在看书,认出的多,既有偶然的成分,也可能是记性好。
但这第二关,却十分考验对病理、药性的掌握,造诣不深是不可能组得出来的。
这个王山只来了一年时间,就有这么深的领悟,这就让人不得不佩服了,说明人家天赋极高。
“怎么样,大家是不是有点难以置信?别急,我什么都不说,我们开始第三轮考核,丸、剂、散、汤、丹的制备,抽签定题目,你们谁有意见?”。
掌门的话明着是赞赏王山,实际上,掌门开始怀疑王山了,据他所知,王山从来没有真正炼制过药剂。
所以,如果,王山一鼓作气,第三场再表现不俗,反而说明,这个王山的身份可疑,不可能如本人所说,是乡里孩子。
令他意外的是,自己话音刚落,王山说了,“回掌门,小山子从没试过操作,这轮不敢露脸”。
“嗯,也对,那就从旁看着吧”,这一刻,掌门竟然不知道,自己到底应该是失落呢,还是欣慰呢?
四位二代弟子很快就抽签已毕,各到丹房药室去制备,王山也知趣地走出了房间,在外面稍候。
掌门师兄弟四人则留在房中开始低声商量起什么事来,稍后,俱都喜笑颜开,一件好事就这么定了。
今年,山上气氛十分热闹,一是三位师叔都十分难得地回来和大伙团聚,二是师门收了一个满意的徒弟。
百草门人丁不旺,收到一个好徒弟就更十分难得了,连田丰年他们四位师兄弟们也很高兴。
虽然考核之时,王山是以绝对优势胜出的,压了自己四人一头,但四人扪心自问,和小师弟还真没有可比性。
人家有文化,自己比不了;人家勤劳,自己还比不了;人家脑袋瓜子好用,这还比不了,只能认帐。
关键是,王山这孩子脾气好,人勤快,不张狂,一点傲气没有,不让人心生嫉妒。
哥四个都看明白了,要想撑起百草门的大旗,自己都不行,任何一个上去,都把百草门给整黄了。
只有这个王山,只要给他点时间,就一定会有这个能力,而且,王山的这副禀性,大家都能接受。
年底大考后,掌门和师叔分别上前讲解医术,然后,弟子现场复述,并讲解其中一些观点的出处来历。
轮到了小山子时,他不仅将前辈们讲的东西一五一十复述的明明白白,而且,引经据典,逐一阐述典故和出处。
诸多地方,就是掌门和师叔自己都似是而非,追问下来,小山子一一指出自己说法的出处,都是这一年来,他所看过的十数本典籍中内容。
掌门不信他对这些典籍了解的这么深,一一拿着书查问,这才发现,这十数本经典,小山子已经基本做到了倒背如流的地步。
全场骇然,任谁,都不会相信世上能有这么好的记性,于是,掌门拿出了一本自己从来没有看过的生僻典籍。
当众,就让王山试验,结果更是让所有人都惊掉了下巴。
王山看过十页后,就将书交还给了掌门,然后,便开始背诵,众人一一对照,这才发现,十页内容竟然一字不差地背诵出来。
这个王山竟然能够过目不忘。
人能聪明到这种程度,别人就没什么好嫉妒的了,大家连看向王山的眼神都不一样了。
这才发现,才一年时间,这个王山似乎变得十分俊俏了,过去,怎么就没发现呢?
百草门终于收了一个称心如意的五代弟子,从此,门内各类典籍秘传无不对他敞开,一任他自己取用学习。
掌门也看出来了,这样的弟子无需自己如何教授,给他条件,让其自行领悟会掌握的更好。
这时的小山子才知道什么是如鱼得水,终于体会到了有师门的好处,如今的百草门虽然不是什么传承大派,但也传承悠久。
门中典籍覆盖丹道、医道的方方面面,间或有一些秘本古籍,都是外界想看也根本看不到的。
从此,每天白天,王山都一头扎进书海之中,如饥似渴地汲取着书上的知识,偶尔,也进入丹室,操作一番,晚上又不知去向了。
王山突然显露的不同凡响让四师兄意识到什么,又联想到了这位师弟晚上进山。
就旧话重提,问小山子到底干什么去了,小山子依然平淡地说道,自己确实是去丛林中睡觉,这是在家养成的习惯了,一时改变不了。
四师兄哪会相信,便想到了晚上去找他,可是,山里的夜晚,走远了,他自己都感觉害怕。
最后,也只能将信将疑地默认了。
日子一忙碌,时间过得就快,一晃几个月过去,进入了秋天,山野之上已是秋实累累。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