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朝,自高祖开国至今,共历十三代十六位帝王,国祚三百余载。
三百余年,历代皇帝励精图治,文治武功皆有所成就,虽有天灾人祸,但百姓安居乐业,天下承平日久。
魏都奉天,自先奉国昭烈王建都于此已屹千年,千年间不断翻修扩建,长宽足有三十余里早已是城深墙坚。有朱雀,玄武,青龙,白虎四正门,东直,西直,南平,北安四便门,更另有四座军政朝典方可开启的四座仪门,共计十二座大门联通着城外的条条官道大路,吞吐各色人等,见证大魏都城之繁华。
北安门,奉天城四便门之一,连接通北官道,是通往西北边地的交通要道。往来行人无数。
往来路人形色各异,在不断涌入的车水人流中,一个年轻人抬头看了看城门上斗大的金字,脸上看不出悲喜,没有表情的木讷着。不知过了多久却突然笑了起来,不是大笑也不是微笑,真要说起来倒像是讥笑或者冷笑。又是一会儿,年轻人便隐没在了人流当中。
昭明坊鱼龙巷的鼎和丰酒楼门脸不大,酒旗也不够显眼,略显腐朽的招牌也看不出任何高档的意思来。但就是这样的一个小酒楼里的糟溜鱼片却是这京城里出了名的,号称“京城第一味”也未尝不可,在市井流言中甚至是金銮殿上的哪位也要派人买回宫中品尝。更是给这小酒楼平添了几分尊贵的意味。
鼎和丰酒楼门庭若市,不大的三层小楼坐了个满档。见来了客人,小二忙不迭的凑了上去,赔了笑脸躬身说道:“这位小哥是打尖儿还是住店?若是打尖儿吃饭可不赶巧,今儿这是坐满了,小哥要是愿意等小的便自作主张给小哥打个折扣,若是不愿意也请小哥自寻他处。若是住店,倒是还有几间客房可选。”
那年轻人,面庞略黑,容貌不甚出众,却有几分庄户人家出身的老实厚道,一身灰布衣裳,似是家中自产的土布,衣裳老旧,却不破烂,只是灰扑扑的显得有些狼狈。再看,却是先前在城门口嗤笑的年轻人。
年轻人回了一礼,说道:“店家这话倒是说错了,小人不打尖也不住店,方至京城,乡人说是与贵店老掌柜是旧识,托小人给老掌柜带封信,也想给小人找个留身之处。”
“那不知小哥是何方人士,能否告知,小的也好通报掌柜。”
“小人凉州宁远县人,还麻烦店家通传一二”说着还不着痕迹的向小二的怀里送了几枚铜钱,小二登时喜笑颜开。
“还劳烦小哥稍等,待小的问过我家掌柜。”说着便进去了。
不多时,小二出来了,神色更加恭敬,估摸着是从掌柜哪里得了什么吩咐。
“小哥,里边请,掌柜的请您入内堂会面。”
穿过喧闹的厅堂,路过吆五喝六的食客,年轻人跟着小二来到了内堂。
内堂不似门面般破旧,却也不是金玉其堂,寻常人家的物件,但胜在干净整洁。
掌柜独坐堂中,约莫知天命的年岁,双鬓已有些花白,不过坐姿挺拔自有一番精气神。
年轻人向掌柜躬身行礼,带路的小二却是站在了掌柜的身侧,身板不复店门口招客时的拘谨,更没了那种常年在市井之间摸爬的油滑劲。
年轻人看了看老而弥坚的掌柜和那个前后判若两人的小二,暗自思忖“这店,不简单”
掌柜也是打量了两眼年轻人,按下了心中的思量,点了点头算是回了礼,随后示意年轻人于下首坐下,待他落坐开口道:“小哥说是受乡里所托给我带了封信,不知是受何人所托?可否告知名讳?”
“只知其人姓韩,家中行三,似是外来户,居乡里十多年,乡人也只以韩三爷相称。”
“韩三……”掌柜略微思量,将脑海中的那个名字抹了去。
“那不知信在何方?小哥可否拿来看看?”
“受人之托,理该如此。”说着就从随身包袱中取了一封信来,交由掌柜。
掌柜接过信件,信封上并名刺,也无印鉴。掌柜左右翻看着信封。突然像是发现了什么,眼睛里迸发出光芒。掌柜撇了一眼年轻人,见其并无异样便拆开了信封,看着信中似曾相识的字迹,心中的思绪也是愈发的多了起来。
良久,掌柜盯着年轻人,眼神里透露出几分审视的意味
“不知小哥贵姓?与我这旧识是何关系?”
“小子免贵姓姜,单名一个确字,表字子坚,与韩三爷乃是近邻。”
“只是近邻?我那旧识可从来不会轻信于人,小哥似乎是有所隐瞒吧!”
说着,掌柜眼神中多了一份凶厉,连带着身旁的小二,眼神中都是带着杀意。
姜确心里一惊,“这店果真不简单!”
商人行事,秉持着和气生财,试问一个敢当着客人面表现杀机的商家能是什么简单人物?
“虽是近邻,但小子自小跟在韩三爷身后学了几招拳脚功夫,于小子有半师之恩。”姜确定了定心,换了种说法,这是这话是真是假也只有他自己知道。
听完,掌柜的。就又恢复了先前那般平和的状态。
“韩三哥无家无后,虽是半师之谊,却也足够信之任之,可托身后之事。即是韩三哥信任之人,又学了几招拳脚,想来手脚利落,且跟着小六跑堂打杂,领一份工钱,也算是有个安身之处。”
又扭头对身侧的小二说道:“小六你且将西院空柴房收拾干净,与姜小哥住下,再从账上支些钱两带着姜小哥上街买些日用。这两天带着他做做事,多费些心。”
“掌柜我省的”说完便向掌柜行了一礼先行出了内堂。
姜确见状也是起身向掌柜行了个大礼,道了声谢离开了内堂。
掌柜,看着姜确离开的背影,又想起了信中的话,陷入了沉思:
大哥啊,二十多年了啊,当年只留了一句保重就走了,兜兜转转停在了北凉,这就是你选中的人吗?
回想起姜确刚刚在堂中的表现,掌柜却又不禁点了点头。
做事进退有度,懂得藏拙,知道趋利避害,还有胆量,大哥,你确实是找了个好苗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