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贞观十一年

换源:

  贞观十一年,朱明躺在自家老宅的天台上,这时三月的阳光暖洋洋的晒在他的身上,直到一旁鸟雀的叽叽喳喳声

他才揉了揉眼睛醒了过来,扭了扭头颈,朱明从天台上翻了下来。

他下来时,母亲陈氏正捧着木桶在院子里,朱明这一个鹞子翻身,差点吓了陈氏一跳。

“拂阳,你为啥老是不走楼梯呀!”哪个孩子不是母亲的心头肉?陈氏看着大儿子又做危险动作不由怒嗔的说道。

“这样快呀,娘,别担心,师傅教我的轻功这点高度没事的!”朱明也是脸皮很厚的,笑着对母亲说道。

“这个点你又要去矿上?要去快去,晚了天都要黑了。”陈氏催促起来。

“徐叔说要问我些冶炼的事情,在他家吃了!“

朱明嘿嘿的一笑,背上自己的一件特制的腰带,就要出门。

正好看见父亲朱师古从木匠房里出来,朱师古把手中的工具一放对朱明说道:“碰上你徐叔,问起新犁,你就说过两天给他们做,不误了他们下种就是了。”

“爹,那个抛秧盘您弄好了?”朱明不由问起来。

“嗯,还差点,不过明后天也都差不多了”朱师古笑着说道。

朱明点点头,就这么出门了。

走出屋门,眼前顿时一片开阔,蓝天、白云、青山、绿田,朱明心中的又是一片欣喜,虽然已经看了十几年了,但朱明还是一阵开心。

他家的屋子屋就在一座小山丘的山腰上,说是山其实就是所谓的江南丘陵,左右看去,还有十几座小楼屋舍也绕着这小山而立。

西山岛上现在有三个村落,一个叫做绿里村,在西山岛西端的顶角,一条很小的路通往那里,东西两面分别是东明山和大步山,村中心有一条南北两头都通笠泽(太湖)的串心港。

这个村落历史很久,可以追述到秦汉时期,因为汉初商山四皓之一的甪里先生周术隐居于此,村子里多是吴越的遗民,村里多以蔡、秦、徐、周,四姓为主。

第二个村落叫做梅梁里位于西山岛东北部,湖湾(前湾)相邻。东面即为五湖之一的梅梁湖,这里住的多是渔民,以施姓及付姓为主。

最后一个就是朱明所住的湾里村,位于西山岛南部消夏湾畔,由东向西的错落分布了几十号人,既错落又相连。

其实如果有懂得战阵的人看到,就会惊奇,这个错落而相连的村落中隐含了丝丝军阵的布局。

原本这个湾里村并不成村,但就是武德7年左游仙等人的来到,如果仔细看会知道,这个湾里村的路面已经不是传统的青石铺面,而是已经是水泥路面,路下或路旁还有水道。

说道这个水泥还是朱明在9岁时捣鼓火碱时,无意中顺带制造的水泥,虽然没有磨球机,没法细化水泥粉,但就这土法水泥已经远超这个时代。

这时走到村中街道的转弯处,朱明一转就看到,那边开阔碧蓝的湖水,湖风吹在脸上特别凉爽,有些潮气,但没有那个海水的腥味。

西山世称洞庭西山,又叫做夫椒山,是太湖东南部的一个岛屿,位于苏州城(苏州)西南端,距苏州古城45公里,也就是唐里97里左右,而西山岛南北长11公里,东西长15公里,面积79.82平方公里,是中国内湖第一大岛,此处属北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加上太湖水体的调节作用,具有四季分明,温暖湿润,降水丰沛,日照充足,无霜期较长的特点,盛产碧螺春茶叶,以及枇杷,杨梅,银杏,板栗,青梅,柑桔等花果。

朱明沿着湖岸边走了大概一两里外又是一座山头,一柱黑烟正冲天而起,正粗暴地侵犯着宛若澄清的洁净天空,隐隐听到叮叮当当的敲打声,

这里就是湾里村的矿场所在。

西山岛资源丰富,岛上有铁矿、煤矿、还有锰石、重石、铜等金属。

具有后世经验的朱明和墨家传人的朱师古,当然早已知晓,于是湾里村在此开设了一个矿场。

“明哥儿?”

刚游荡到那座山头边,还没进到矿场,一群看上去有点脏兮兮的少年远远喊住了他。

都是在矿场里做工的村里人,挖矿背矿的矿丁,粉碎矿石的踏手,烧炭的炭工,照看冶铁炉的炉工,就靠卖力气挣钱。

毕竟不少人以前是当兵的,种不来地,挖矿到是个好营生,而此时的每个人头上都顶着一个如同脸盆的头盔,脸上还带着口罩。

虽然这些少年都是一脸灰污,身上衣服倒算整齐的,可朱明还是一一认了出来。他平时时常来矿上看看有没有什么特别的金属和原材料,闲来也在教矿工们认字,大伙和他的关系都还不错。

“明哥,你又来找宝石了呀?”

“什么宝石,是原材料!”

其中两个十二三岁的少年和他关系最为要好,那个愣头愣脑的叫冯石头,另一个腼腆一些的叫陈狗蛋。

他们两个名字虽然贱了点,但是其两个的父亲到是一点不低,冯石头乃是冯惠亮的儿子,陈狗蛋则是陈正通的儿子,两人的父亲不知所踪了,那时候才一两岁也没起大名,其母亲也觉得贱名好养活,于是就起了这两个名字。

“今天有什么特别的石头发现吗?”

朱明淡淡说着,迥沉稳气质,让两个少年楞了一下。

“明哥儿,我在那边发现了一块很硬的大石头,比铁还要硬!”

陈狗蛋这时跳了起来转身指着一个角落说道。

冯石头则也在一旁说道:“我也一起发现的”

陈狗蛋对着冯石头骂道:“滚边去,我发现的,叫你一起搬,不过你力气也不行搬不动而已。”

冯石头摸着光溜溜的头顶,很是疑惑不解:“好像是这样吧”

“过两日大好了,再教你们认字!”

朱明看住这两个少年,眼前这两个对他颇为信任的伙伴。跟着他们想去看看角落的大石头。

“认字能多挣几钱银子?”

一个少年在一边嗤笑,见他一身衣衫要周正洁净些,虽然也是歇息,却跟这些在矿洞里刨活的少年刻意保持着距离。

“求鲜花”、“求打赏”、“求收藏”、“求月票”

帅气的读者请四联,谢谢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