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为何先前收购鳄鱼恤服装公司时,未触发类似任务呢?
一番思索后,秦仕安推测,这可能与他在各个公司中的控股比例相关。
在晨星电扇公司中,他持有95%的股份,占据绝对控制权;而华夏星传媒则是100%控股。
反观鳄鱼恤,尽管已实现控股,但距离绝对控股线仍有差距。
或许,这便是为何前两者能激活系统任务,而鳄鱼恤则不能的原因。
审视着新任务,秦仕安感到压力不大。
系统要求仅是拍摄电影、购入报纸或电视台,对作品的市场表现并未做具体要求。
收购电视台目前颇具难度,毕竟港岛仅有TVB无线电视台和丽的之声,两者均非轻易可得。
然而,拍摄电影或购买报纸,在港岛则相对容易。
即便是制作一部无法公映的小成本电影,或是收购一份小型报纸,所需投入也远低于电视台。
考虑到时间成本,收购报纸或许更为快捷。
秦仕安随即致电位于同一栋楼的晨星投资公司总经理梁安德,吩咐道:“安德,帮我查一下市面上是否有报社打算出售,我有意收购。”
梁安德二话不说,简洁回应:“没问题,秦先生。”
秦仕安对此十分满意,梁安德从不多问,总能迅速执行指示。
加之其本身具备高级金融人才的专业素养,处理投资和金融事务时总能让人放心。
通话结束不久,系统再次发出提示音。
今日似乎好运连连,沉默已久的系统竟罕见地连续两次发声。
秦仕安急忙查看,发现是先前的电风扇行业制霸任务系列的第二阶段已完成。
这意味着,晨星公司在一个月内成功售出了十万台古典吊扇。
这番成绩,很大程度上归功于秦仕安的大胆决策——在原有代理基础上,又在欧洲和北美增设两家销售公司,并以极具吸引力的低价策略,进一步增强了晨星电扇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
加之当时正值七十年代石油危机,环保意识兴起,欧美地区开始倡导减少空调使用,转而采用风扇,使得晨星的复古吊扇一经推出便广受追捧。
对于欧美地区的代理商而言,此时正是把握商机的最佳时机。
在梁安德着手调查报纸收购事宜的同时,秦仕安也在心里盘算着如何快速推进这项任务。
他知道,无论是拍摄电影还是收购报纸,每一步都要精心规划,确保既能高效完成任务,又能为“华夏星传媒”铺好未来发展的道路。
考虑到拍电影虽然耗时较长,但影响力巨大,秦仕安决定双管齐下,一边筹备电影项目,一边加速寻找合适的报纸进行收购。
他相信,借助电影的广泛传播力,能迅速提升“华夏星传媒”的知名度,而报纸则能成为稳定的舆论阵地,为公司后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电影方面,秦仕安计划找来一些新锐编剧,围绕当下的热门话题,创作一个既能引起共鸣又能引领潮流的故事。
他深知,好的故事是电影成功的关键,而电影的成功,则能为“华夏星传媒”带来立竿见影的品牌效应。
与此同时,秦仕安还考虑邀请几位有一定影响力的演员加入,通过他们的粉丝基础和市场号召力,为电影的推广造势。
至于报纸收购,梁安德的效率极高,很快就反馈了几份潜在的收购目标,包括一些中型报纸以及几个面临经营困境的小型报纸。
秦仕安仔细研究这些选项,最终决定选择一家虽小却口碑不错的报纸,他认为,与其盲目追求规模,不如先从质量入手,逐渐树立“华夏星传媒”在传媒界的良好形象。
在秦仕安的精心布局下,“华夏星传媒”不仅迅速完成了报纸的收购,还启动了电影项目的预热宣传。
电影以一种新颖的视角探讨了环保与人性的主题,未上映便已吸引了大量关注。
而被收购的报纸,在秦仕安的资金注入和管理改革下,也焕发新生,内容质量大幅提升,订阅量稳步增长。
这一系列动作,不仅让“华夏星传媒”在短时间内声名鹊起,也让秦仕安意识到,系统任务的推动,实际上是在帮助他以最快的速度构建一个多元化的传媒帝国。
他愈发相信,只要紧跟时代脉搏,不断创新,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而“华夏星传媒”,正以不可阻挡之势,向着传媒领域的巅峰迈进。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