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目前鳄鱼恤市值较秦仕安收购时的十八亿缩水至十四亿,但这与十亿之间仍有四亿之差,无人愿低价出手。
第二句,既是威胁也是无稽之谈。鳄鱼恤的实际市值徘徊于十亿至十一亿之间,而资产总额、物业、工厂及品牌价值约八亿,余下部分则得益于近期股市利好。
维持十亿市值已显吃力,更不必说因秦仕安并购行为而短暂飙升至十四亿,没有优秀的财务报告和投资支撑,陈骏深知其必将回落至十亿左右。
从第三句开始,秦仕安经由梁安德传递的信息,对股东们而言,无疑是赤裸裸的威胁。
抽干鳄鱼恤现金流,取消年底分红,直接影响到众人收益。
而凭借其多数股权及董事长身份,此等威胁在法律和公司权限内站得住脚。
除非秦仕安私吞款项,否则陈骏与其他股东对此束手无策,这正是控股的优势所在。
如此一来,鳄鱼恤的其他股东,包括陈骏在内,手中只剩股票还算值钱。
如果说第三句是威胁,那么第四句便是直接的侵犯——增资!如梁安德所言,若秦仕安以各种名义向公司注资,其他股东若不按比例跟进,股权将不断被稀释。
反之,若按比例增资,资金的最终使用仍由秦仕安掌控。
只要秦仕安不将公款挪为私用,即便投资亏损,法律上他也无需承担任何责任。
这意味着,即便股东们不甘被稀释股权,被迫增资,资金也可能被秦仕安随意挥霍,导致持续亏损。
若秦仕安坚持要求继续增资,股东们面临两难:不增资,股权被稀释;增资,则如同将金钱投入无底洞,无望回本。
简而言之,身为控股股东及董事长,只要秦仕安不惧公司亏损、股价贬值,包括陈骏在内的所有股东,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鳄鱼恤股份价值逐渐蒸发。
在此情势下,陈骏及其余股东所能做的,唯有两件事:一是密切监视秦仕安,防止其挪用公款;二是借助外界力量,如渔轮,给秦仕安施加压力,使其有所顾忌,不敢肆意妄为。一番深思熟虑后,陈骏心中有了计较。
“先联系媒体!我倒要看看这小子是否真不在乎名声受损!在香港,商誉可是至关重要的!”
“同时,还得找人出面警告他!”
陈骏迅速拟定了应对策略。
这两招虽不能助他从秦仕安手中夺回股份和控制权,但至少能暂时阻止秦仕安在鳄鱼恤的“胡作非为”,保护公司免遭更大损失。
行动派的陈骏,即刻返家,着手联络媒体,寻求盟友。
“恶徒登门,反客为主,窃夺上市公司!”
“三十年辛劳,一朝被贼欺,门前蒙羞!”
“商场霸主,年仅二十!”
“鳄鱼恤,危机四伏!”
次日清晨,秦仕安在浅水湾别墅中醒来,边享用早餐边翻阅报纸时,注意到了陈骏昨日在媒体上的精心布局。
在香港,无论是豪门巨富还是寻常百姓,阅读并订阅报纸已成为习惯。
在那个时代,报纸是香港民众获取信息及精神娱乐的关键渠道之一。
秦家每月订购的报纸数量达数十份,费用高达上万元。
在这些报纸中,秦仕安浏览发现,至少有十几份的头版头条都在对他口诛笔伐,矛头直指他对梁安德的指示,威胁公司股东的事件。
对此,秦仕安轻蔑一笑。
想要抹黑他?悉听尊便。
后世有位名为刘栾雄的商界人物,其商场手段之狠辣远胜于他,媒体与现实中遭受的指责与今日的秦仕安相比,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人们给他贴上了诸如“野蛮人”、“土豪”、“大鳄”、“妖精”、“害人精”等负面标签。
然而,结局如何?
几十年后的今天,尽管他已垂垂老矣,却依旧稳居福布斯香港富豪榜第四位。
他的产业遍布全球,单在香港的物业年租金就超过百亿港币,为女儿生日送上的礼物是价值数亿的顶级粉钻。
年轻时,几乎整个香港娱乐圈的美女都被他玩转于股掌之间。
所以,商场上的名声真有那么重要吗?
有时确有其用,但绝非决定性因素。
好名声对普通人或许有效,但秦仕安并不在乎这些,特别是那些刻意抹黑的名声。
他放下报纸,用过早餐后,驱车前往鳄鱼恤大厦。
新收购的福德证券已被迁至大厦的41楼,与晨星投资共享一层。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