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换源:

  正如那些在屏幕前苦苦等待更新的读者一样,没有好故事的日子总是难熬的。

因此,他每日拿到报纸后,总不忘搜寻是否有新的武侠作品问世。

“《诛仙》?这名字听起来就有气势,让我瞧瞧……”

报亭老板喃喃自语,随即沉浸在阅读之中,甚至忘记了经营。

“老板,找零!”

顾客的催促声打断了他的阅读,报亭老板不悦地抬头,匆匆接过钱,机械式地找零,旋即又埋头于小说中。

报亭老板的冷漠非但未激怒顾客,反而激起了对方的好奇心。

白领探头一望,发现报亭老板正沉迷于一本小说。

他不禁疑惑,究竟是何方神圣能让阅书无数的老板如此着迷?

故事在街头巷尾悄悄传播,新版《天天日报》以其独特的魅力,逐渐在人们心中生根发芽。

而这一切,都源于一次看似平凡却又意义非凡的变革。

“十五万份还不够?那就加印,直接追加到二十五万份。”

“已经中午了,担心新印的十万份卖不掉?”

“有什么好怕的,毕竟是新版第一期。今天卖不完,明天和新的一起投放市场不就行了。”

“肯定还有需求的,多印一些无妨。毕竟现在是免费推广期,销量大点很正常嘛。”

随着《天天日报》新版的发布,时间缓缓流淌至午后,大约下午一点钟的光景。

《天天日报》编辑部内,韦建邦急匆匆地打来了电话,报告今日印刷的十五万份新版报纸已全数派发完毕。

秦仕安果断下令,再追加十万份印刷量。

虽然报纸具有时效性,但如今报纸上的连载小说可是独家内容。

经过一段时间的传播发酵,明日定会有人寻觅今日的报纸,很大程度上是冲着那份小说而来。

因此,今日额外印刷的十万份,即便今日未能售罄,也能在明日与新报一同发行,绝无浪费之虞。

挂断电话的那一刻,秦仕安耳边仿佛响起了系统那悦耳的提示音:叮!

他不禁露出了微笑,心中满是成就感。

恭喜宿主,已完成《行业制霸(传媒)》第二阶段任务——旗下报纸,单日阅读人数突破十万。

奖励经验值三千点,抽奖机会一次。

“轻松搞定……”

他耸耸肩,随即又投入到手头堆积的工作中。

此刻,他的团队也正在九龙观塘工业区的晨星公司办公大楼内忙碌着。

自穿越以来,已逾一个月。

甫一穿越,秦仕安便立即指令晨星电扇全面转型,将生产重心从过去流行的立式和挂壁式电扇,转向略显复古的吊扇,冠以“古典吊扇”的美名。

实践证明,系统的预判无误。

随着样品及首批产品的抵达,欧美两地新设立的分销公司反馈异常积极。

这些在港岛看似老派的吊扇设计,在欧美市场竟备受追捧,复古风潮、石油危机引发的环保意识,加之性价比高,三者合力使得晨星公司的古典吊扇在欧美市场热销!

仅仅一个月多一点的时间,晨星电扇在欧美地区的销量已接近三十万台!

要知道,秦仕安父亲秦阳在世时,即便是最好的月份,销量也不过二十万台上下,两间工厂需日夜赶工才能勉强满足市场需求。

更令秦仕安愉悦的是,除了已售出的三十万台,目前收到的来自欧美各代理商及当地分销公司的预定订单,总数已超万台,并且数字仍在迅速攀升,每日新增订单量在十几万到二十万台之间波动。

可以说,在秦仕安的操盘下,晨星公司精准捕捉到了时代的潮流脉搏。

而他所不知的是,这次的潮流影响尤为深远。

在原本的时空里,同期有一位港岛的刘姓青年同样抓住了这一机遇,仅凭一万七千港币的启动资金,短短两年内便打造出了一家拥有上万员工、流动资金超过两亿港币的企业,造就了一位顶级富豪!

当然,此一时空,由于秦仕安凭借更强大的实力和“预见”能力的介入,那位刘姓青年的创业之路注定将以失败告终。

晨星公司,董事长办公室内,电扇公司的总经理、两位厂长以及其余几位高层静候一旁,秦仕安则端坐于老板椅上,审阅着这一个多月来晨星公司的财务报表。

这段时间,晨星公司共售出三十万台电扇,全都是秦仕安力推的古典吊扇。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