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的桌椅显然不足以容纳众人,于是秦仕安邀请大家移步至休息区的沙发,围坐一堂。
他亲自泡茶,选用的是上次赴内地庆典时,大领导赠予的稀世珍品——武夷山大红袍母树茶叶。
这茶,在未来可是身价倍增,一克便值万金。
大红袍母树,仅存于武夷山九龙窠景区,仅有三棵六株,历经三百六十余载。
联合国将其列入《武夷山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这三株古树,不仅是大红袍的起源,其茶叶更是昂贵至极。
秦仕安上次北上,有幸获赠三两,约莫150克,待至2000年后,价值百万。
茶香四溢,秦仕安逐一为九位华商奉上。
环视四周,这八位分别是藿一东、郭锝胜、郭贺年、谢国珉、施至诚、黄演芳、黄会祥与黄会忠兄弟。
港岛与南洋商界的精英,汇聚一堂。
正当众人畅谈之际,敲门声响起,梁安德通报:“老板,包玉港先生已至。”
原以为是九人,现增至十。
秦仕安吩咐速请包先生入内,亲自迎接。
门开,世界船王包玉港,气势非凡,与秦仕安简单寒暄后,与其他八位商贾一一问候,重新落座。
此刻,秦仕安的办公室内,港岛与东南亚最顶尖的十位商界巨擘齐聚。
三十年后的未来,除秦仕安这位时空穿梭者外,其余九位皆在其领域内举足轻重。如今,因秦仕安而聚,将如何改写历史,无人知晓。
众人陆续到场,办公室终于热闹起来。
“秦先生,其他人还会来吗?”藿一东不经意间询问。
时钟指向上午十点,秦仕安笑道:“看来就我们十人,人数不算少。”
众人微笑点头,时至此刻,未至者应不会再出现。
“那我开始吧?”秦仕安望着众商界巨头,轻声询问。
“我们能来此,便是对秦先生的认可。”
藿一东言辞恳切,“请您主持吧,秦先生。”
包玉港本欲发言,他是此场合中最资深、最有影响力的商界领袖。
然而,想到昨日拜访好友汇丰大班沈粥时的情景,沈粥的劝告回响耳畔:
“包先生,秦仕安组建商会之事,我建议您加入。”
“为何?”
“秦先生虽年轻,但其商业才能深不可测。您可知,我为何同意出售和记黄埔股份给他?”
和记黄埔,昔日大英帝国在港岛的象征,落入华人之手,作为英资代表的汇丰本不应如此,但沈粥却破例为之。
包玉港心中疑惑,沈粥解释:“有两个原因。首先,秦仕安展现出了非凡的商业洞察力和战略眼光;其次,他的潜力巨大,未来不可限量。”
此刻,包玉港虽心中略有不甘,却深知沈粥的睿智,决定静观其变。
秦仕安,这位年轻的商界新星,正引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
而这场变革,或许将改写港岛乃至整个东南亚的经济版图。
在历史的长河中,秦仕安的名字,注定将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1978年11月28日,一个历史性的日子,天庭会在这天正式宣告成立,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启。
九位富商齐聚一堂,他们都是各自领域的佼佼者,如今为了共同的目标走到了一起。
秦仕安提出的条件和规则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尽管需要上交5%的核心资产股份,但这并不妨碍彼此之间的合作与互助。
在这个联盟中,恶意竞争是被禁止的,但除此之外,成员们可以自由地互相参股,共享资源。
这个规则简单明了,它建立了一个攻守同盟的基础。
秦仕安明白,没有合作的经验,就不可能立即形成默契,更谈不上团结。
他并不期待一开始就达到军队般的纪律性,只要能在初期形成利益共同体,天庭会就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感谢诸位前辈的信任,我将全力以赴,确保我们每个人都能从中获得最大的收益!
秦仕安的话语中透露着坚定与自信,同时也暗示着更大的机遇即将来临。
他抛出了一个诱人的提议:诸位,九龙仓这个名字,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
秦仕安的目光在船王包玉港身上停留了一瞬,他注意到当提到九龙仓时,这位老人的身体微微一震,尽管他迅速掩饰,但这一细节还是被秦仕安捕捉到了。
在收购了青州英泥公司、鳄鱼恤公司、和记黄埔之后,我打算将九龙仓也纳入我们的版图,不知在座的哪位有兴趣参与?
九龙仓,这家成立于1886年的公司,最初仅从事货仓业务,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业务范围逐渐扩大,不仅收购了海港企业51%的股权,还掌控了天星小轮和电车。
更重要的是,九龙仓拥有的尖沙咀地皮,被视为未来的金矿,是船王包玉港梦寐以求的宝藏。
秦仕安知道,不只是包玉港,连李超人也曾对九龙仓虎视眈眈,但由于实力不足,只能暂时搁置。
秦仕安借助系统的力量,早已大量购入九龙仓的股票,但和记黄埔的成功收购让九龙仓在他心中的地位有所下滑。
天庭会的成立给了秦仕安一个契机,他决定帮助包玉港,从怡和置地手中夺回九龙仓。
这不仅是对天庭会实力的展示,也是对怡和集团嚣张气焰的反击。
怡和集团仅持有九龙仓5%至8%的股份,却能操控整个公司,这种不公平的现象激起了秦仕安的斗志。
他决定将九龙仓作为天庭会成立后的首战,以此证明天庭会的实力。
然而,秦仕安的帮助并不是无偿的。
他希望通过这次行动,既能赢得包玉港的感激,也能为自己争取到实际的利益。于是,他决定采用一些策略,比如刺激包玉港,让他更加渴望拿下九龙仓。
九龙仓的情况,藿生、包生和郭生,你们应该都有所了解。对于来自南洋的朋友,即便不熟悉,也应该有所耳闻。
在70年代初,九龙仓为了应对多个大型收购项目和发展计划,大量增发新股,导致大股东置地的持股比例下降,九龙仓的股价也处于低位。
据我调查,目前置地持有的九龙仓股权仅为8%左右,而九龙仓的股价徘徊在13至14元之间。但股市上的价格,并不能反映九龙仓的真实价值。
根据我的分析,仅尖沙咀地区的地皮储备,其价值就高达40亿港币!
更不用说还有货运码头、天星小轮和电车等资产。九龙仓的实际价值远远超过其股市表现。
秦仕安的这番话,如同一颗炸弹,瞬间引爆了在座所有人的热情。
他们意识到,九龙仓不仅仅是一家公司,更是一块等待挖掘的金矿。
而秦仕安,正是那个引领他们找到宝藏的人。
天庭会的成立,不仅是为了商业上的合作,更是为了共同的梦想和目标。
秦仕安的智慧和远见,赢得了在座每一位成员的尊重和信任。
他们相信,跟随秦仕安,他们将开创一个前所未有的辉煌时代。
在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代,天庭会将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引领着华资势力在香江乃至全球舞台上崭露头角。
秦仕安的领导,将带领他们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共同书写一段属于天庭会的传奇。
天庭会的启航,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启。
在这个联盟中,每一个成员都将发挥自己的优势,共同创造属于他们的辉煌。
秦仕安的智慧和远见,将引领他们穿越风雨,迎接更加灿烂的明天。
包玉港踏入晨星中环大厦那一刻,内心五味杂陈,面容庄重。
然而,当他迈出大厦,心境已然迥异,愉悦之情溢于言表。
吴匡正,既是包玉港的乘龙快婿,又是其得力助手,未来的家族接班人,敏锐捕捉到了岳父情绪的转变。
“父亲,您似乎心情颇佳,看来那位秦生并未令您不悦。”
在这对岳婿独处的时刻,吴匡正往往扮演着包玉港的司机角色。
此刻,车内仅他们二人,无需顾虑旁听之耳。
“阿正,有则佳音。”
包玉港缓缓道,“秦生及其天庭会盟友,愿助我们一臂之力,夺取九龙仓。此举之下,胜券在握!”
正在启动车辆的吴匡正闻言,手握方向盘的动作瞬间凝滞,旋即,喜悦之色浮现,他侧目望向岳父,难掩激动:“父亲,此言当真?”
包玉港颔首,神色自若:“确凿无疑,方才已获证实。”
一股狂喜席卷吴匡正心间。
众所周知,船王膝下无子,仅育有数女。
在这几位女婿中,出身寻常却才智出众的吴匡正,早已被选定为继承人。
事实上,正是吴匡正的建议,促使船王离海登岸,将目光投向九龙仓。
在平行时空中,船王与怡和置地公司的较量,亦是吴匡正运筹帷幄,终成胜局。战后,九龙仓董事会的掌舵人并非船王,而是这位二女婿,吴匡正,因其主张九龙仓的侵夺,视房地产业为包氏家族未来支柱。
得知如今炙手可热的秦仕安及众富豪,愿助岳父夺得九龙仓,作为始作俑者的吴匡正,自然欣喜若狂。
这意味着目标几近达成,尤其是秦仕安三个月内连下三城的壮举,几乎宣告任何被其盯上的企业,都将难以幸免。
吴匡正心中暗忖,难怪岳父上楼时神情淡然,下楼时却难掩兴奋。
一切皆因如此。
然而,吴匡正思绪一转,再度询问:“父亲,秦生等人岂会无条件相助?我们需付出何等代价?”
对此,包玉港暗自点头,赞赏不已。
这位二女婿,果真心思敏捷,不愧是其选定的接班人,与其余女婿截然不同。
“代价自然存在,然与所得相较,微不足道!”
包玉港深知,有舍方有得,这一道理早在沪海时期便已明了。
“九龙仓到手后,秦生欲得葵涌货柜码头,藿生欲分一杯羹于天星小轮,郭生则觊觎电车部分股份。余下富豪,亦会索求一定股份或地皮。”
尽管割舍这些利益让包玉港心痛,但与所获相比,实属微末。
在他看来,九龙仓的真正瑰宝,乃九龙区的广袤土地,其余皆可视为细枝末节。
“幸而我们未冒然发起收购战!阿正,你可知?秦生现持有九龙仓21%股权,藿生1.5%,郭生2.5%!三人交情深厚,合计持股已达24%!”
“若按原计划草率行动,结局难以预测!”
包玉港回想至此,不禁心有余悸。
幸亏未曾轻举妄动。
“而今无忧。”
他随即展颜一笑,“秦生将以市价转让20%股权予我,再于市场平价购入4%,个人持有5%。”
“诸位先生亦将出手,各自悄然吸纳2%至4%股权。”
“待时机成熟,众人齐集,要求改组董事会,加之我们股份。”
“九龙仓之战,一锤定音!”
吴匡正听罢,频频点头。此策最为稳妥,然实施难度亦最高。
要使一众身家巨富、地位显赫之人共同对某公司下手,非寻常号召力所能及。
港岛往昔并无此人,孰料今日竟有,且年岁尚轻。
吴匡正深感匪夷所思,然事实摆在眼前。
如包玉港这般级别的商贾,承诺通常在不损害核心利益的前提下,即便略有亏损,亦会信守诺言,此乃彼时华商特质,重义守诺。
秦仕安与诸富豪既已许诺岳父,应不会反悔,除非他们甘愿蒙羞,此可能性极低。
然而,这位才华横溢的继承人随即想到另一关键点——
“父亲,此法虽稳妥且成本低廉,唯有秦生能构想并付诸实践。”
“然我们需考量另一因素……”
吴匡正话语戛然而止,留下悬念,引人深思。
包玉港与吴匡正的对话,不仅揭示了九龙仓之战的复杂性,更展现了商界智慧与人际关系的微妙平衡。
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他们不仅要应对市场波动,还需处理与盟友的关系,确保每一步决策都能带来最大收益。
而在这个过程中,信任与合作成为关键,正如秦仕安与包玉港之间的协议,虽涉及重大利益交换,却基于彼此的信任与尊重。
吴匡正所担忧的“另一因素”,或许是指在执行这一计划时可能出现的未知挑战,或是外部环境的变化,如政策调整、市场反应或其他竞争对手的动态。
在商海沉浮中,任何一丝变化都可能影响最终的结果。
因此,他们必须保持高度警惕,随时准备应对各种可能的情况。
此外,这一系列事件也反映出当时香港商界的独特生态。
在那个时代,家族企业的传承与扩张占据重要位置,而人际关系网则成为推动商业成功的关键力量。
包玉港与吴匡正的故事,不仅是家族企业内部权力交接的缩影,更是港岛商界风云变幻的真实写照。
在追求九龙仓控制权的过程中,包玉港与吴匡正展现出高超的策略眼光与谈判技巧。
他们懂得利用人脉资源,构建稳固的联盟,以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目标。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