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开设制衣厂,扩大生意规模!

换源:

  听完马王波的话,李家俊装作欣喜:

“太好了,有老大支持,我们能做得更大。

波哥,我自己出10万,扩大规模,占4成就行,我来帮你管。”

李家俊抢占先机做a货生意,非常赚钱,已经攒了不少钱。

马王波闻言一惊,这小子才几个月就拿出10万,看来高仿真是肥差事,难怪急着扩大。

“小子,赚点钱也不想着孝敬家里,这样,30万我出,还是给你2成,你的钱留家用。

别有钱就乱花,你家境我清楚,留着给你姐上学,懂吗?”

马王波长辈般教训。

李家俊心里暗骂,表面却装遗憾感激:

“听大佬的,钱给家里。”

马王波满意,笑道:

“说说看这30万怎么用?

大概能做哪些?”

李家俊听出马王波想摸底:

“30万能买40台机器,电动缝纫机6000一台,加其他设备至少要25、6万,再算场地、人工、材料,30万足够100人厂每月出3、40万货,加价能赚十几二十万。

市场目前消化得了,后续再用赚的钱扩展。”

马王波听完李家俊的规划,又考虑到他短时间内能赚到10万,相信他的确有实打实算盘。

查下缝纫机的市价,便能验证其言之不虚。

对这位十五、六岁就跟在身边的小伙子,马王波抱有一定的信任,他相信,通过磨合与培养,这样的手下终将成为心腹。

每个大哥不必身怀绝技或智勇双全,但务必擅长驾驭小弟,心腹越众,根基越稳。

否则,哪怕权倾全港,一旦遭手下背叛,亦难逃倾覆灭之灾。

“好,阿俊,就按你的计划,大哥出资助你一臂之力。”

马王波显得慷慨大方。

无论怎样,李家俊都得感谢老大对自己的提携。

协商完毕,马王波让李家俊在门外等着,过了一会儿,马王波打开门,递给李家俊一个牛皮纸袋。

李家俊打开,里面有三叠码好的千元大钞。

……

次日清晨,李家俊早早地吩咐自己的小弟,陈志超与B仔。

携带五万元现金,前往荃湾拜会球叔,委托他二人随同球叔租赁用于运营的场地,而他自己则径直前往银行,清点并整理个人资产。

近两月仿冒服饰销售颇为兴旺,每次以两万元成本购入的商品,转手以四万元的价格卖给夜市中各社团摊主。

仅仅三批货物便获利超过六万元,加之手下各自销售所得,总计又增添五万余元。

如此一来,李家俊的财富迅速累积至十万元。

他计划将此款项与从马王波处获得的三十万元一并投资于仿冒服装厂,委托球叔租赁三间厂房,配备七八十台二手设备,并招募工人启动生产。

同时,安排球叔办理手续,将原有的服装厂转让给手下四眼管理,专注于贴牌及最终加工环节。

当然,这并非短期内可以完成的任务,当前资金首要用途是支付给其他制衣厂的订单款项。

事实上,在自建工厂前,李家俊已联络多家制衣厂代工生产仿冒品,所获马王波的三十万元正是为了解决这批货物的结算问题。

原计划借贷二十万元,意外得到的额外十万元,则让他得以一边结清货款提取商品,一边顺利推动自家工厂的建立。

午后,李家俊又邀请了在夜市与其交易的各社团成员,意在通过他们将产品推广至全香港的夜市。

他派遣手下四处召集人手,自己先行抵达自己常去的阿昌茶餐厅,等待众人。

“昌哥,下午就别营业了,你和嫂子休息一下,我借用这里谈些事情,五点后再回来准备晚上吧。”

李家俊一到茶餐厅便请昌哥夫妇离场,吩咐两名手下关闭大门,仅留小门供来客使用。

三点未至,各社团代表陆续抵达。

“荣哥,气色不错啊,先坐下喝杯茶,待会儿我们细聊。”

李家俊见水房老四九“大嘴荣”步入店内,主动起身寒暄。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