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卧底,他必须时刻保持警惕,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他通过自己在这段时间里,小心翼翼建立起来的几个外围情报“线人”——大多是些混迹在铜锣湾底层的边缘人物,比如小摊贩、流莺、或者其他社团里不得志的小角色——很快便得知了洪兴社今晚将对新兴势力“和义盛”采取大规模行动的消息。
这个情报并不算太机密,毕竟社团火并之前,总会有各种风声传出,一方面是为了震慑对手,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鼓舞己方士气。
但让陈永仁感到有些意外的是,他从一个平日里负责给洪兴马仔送外卖的小弟口中,听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叶南。
“听说了吗?B哥今晚要搞和义盛那帮扑街仔!还派了个新人当先锋,叫什么叶南的,胆子真他妈大!”
那个外卖小弟压低了声音,对同伴炫耀着自己听来的“内部消息”。
叶南?陈永仁的眉头微微一挑。
又是这个叶南。
他清晰地记得这个名字,以及那个在后巷里,面对数倍于己的挑衅者,却能沉稳应对,不怒自威的年轻人。
他当时就觉得这个人不简单,现在看来,他的直觉没有错。
一个刚入行没多久的新人,竟然敢在社团冲突中主动请缨当先锋,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出来的。
陈永仁立刻意识到这个情报的重要性。
他找了个借口离开茶餐厅,来到一个僻静的电话亭,拨通了他上司黄志诚警官的加密电话。
电话很快接通,传来黄志诚那略带沙哑和疲惫的声音:“阿仁,什么事?”
“黄Sir,有新情况。”
陈永仁压低了声音,快速而清晰地将洪兴准备对和义盛动手,以及叶南主动请缨担任先锋的消息向黄志诚作了详细汇报。
他还特意强调了叶南只是个新人,以及他之前观察到的叶南的异常沉稳。
电话那头的黄志诚沉默了片刻。
他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脑海中浮现出叶南这个名字。
之前陈永仁就汇报过这个年轻人,说他与众不同。
现在看来,这个叶南,确实比他想象的还要有意思。
一个新人,敢于在社团冲突中主动请缨,这背后代表着什么?要么,他是个初生牛犊不怕虎,不知道死字怎么写的愣头青,这种人往往死得很快。
要么,他就是真的有野心,有能力,并且渴望抓住一切机会往上爬。
黄志诚更倾向于后者。
因为根据陈永仁之前的描述,叶南并不是一个冲动鲁莽的人,反而显得很有心计。
“这个叶南,越来越有意思了。”
黄志诚的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
对于他这样的资深警官来说,发现一个社团内部可能崛起的“潜力股”,无论是从打击犯罪的角度,还是从未来可能策反利用的角度,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阿仁,”黄志诚的语气变得严肃起来,“你这次的任务,除了继续收集洪兴和和义盛冲突的情报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目标,就是这个叶南。”
“黄Sir的意思是?”
陈永仁问道。
“想办法接近他,摸清他的底细。
他是什么背景?为什么会加入洪兴?他的目的是什么?这些我都需要知道。”
黄志诚顿了顿,继续说道,“如果可能,尽量在他身边活动,看看他究竟想做什么,以及他能做到什么程度。
这次洪兴和和义盛的冲突,是你近距离观察他的一个好机会。
但记住,一切以你自身的安全为前提,绝对不能暴露身份。”
“明白,黄Sir。”
陈永仁沉声应道。
他知道,黄志诚这是对他下了特别指示,要重点关注叶南了。
挂断电话后,陈永仁站在原地,陷入了沉思。
他要如何在不暴露自己卧底身份的前提下,接近叶南,并且近距离观察他在这次冲突中的表现呢?
直接参与到洪兴的行动中去,显然是不可能的。
他目前的身份只是韩琛手下的一个小弟,而且还是个新人,根本没有资格参与到大B哥这边的核心行动。
而且,社团火并,场面混乱,风险太大,一旦暴露,后果不堪设想。
那么,就只能在外围想办法了。
他可以利用自己对铜锣湾地形的熟悉,以及一些情报渠道,提前预判双方可能发生冲突的地点和时间,然后找机会在附近隐蔽观察。
至于如何“接近”叶南,并且“在他身边活动”,这更是一个难题。
他总不能无缘无故地跑去跟叶南套近乎,那样只会引起怀疑。
陈永仁的目光在夜色中闪烁,大脑飞速运转着。
他需要一个巧妙的计划,一个既能完成黄Sir交代的任务,又能确保自身安全的计划。
他想起了之前在茶餐厅二楼观察叶南的那次,或许,他可以再次扮演一个“路人甲”的角色,在关键时刻,出现在关键地点。
夜色如浓稠的墨汁,将铜锣湾的繁华与喧嚣渐渐吞噬。
只有一些主要的街道还灯火通明,而那些纵横交错的后巷,则早已陷入一片漆黑与死寂,仿佛潜伏着无数未知的危险。
叶南带领着大B哥拨给他的十名马仔,如同幽灵般穿梭在这些昏暗的后巷之中。
他们人手一根明晃晃的水管,这是社团火并中最常见也最实用的“武器”,既有一定的杀伤力,又不像砍刀那样容易留下致命伤,事后也好处理。
这十名马仔,正如叶南之前预料的那样,大多是些经验不足的新丁,或者是在社团里混了很久也没什么出息的边缘人物。
他们有的看起来还带着一丝稚气,眼神中充满了对即将到来的冲突的紧张和恐惧;有的则是一副吊儿郎当,油腔滑调的样子,似乎并没有把这次行动太当回事,只是碍于社团的规矩不得不来。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