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狂人日记?吃人!

换源:

  第七章:狂人日记?吃人!

网络上,各种各样的弹幕继续刷屏。

直播间里,更是炸开了锅。

各个电视台记者不想就这么白白放弃了这么好的机会与流量,所以在祁川的高考作文出来了之后,就直接开始分析起来。

“各位朋友,接下来,我将为各位朗读一下祁川同学的作文。”

话说到这,弹幕上,还有无数观众根本不相信,甚至于不屑。

“都被带走调查了,还这么多人蹲着干啥?”

“蹲一波官方公告,看看这种泄题的人渣能判几年。”

“要我说,这种人渣,应该直接墙壁判死刑,不对,死刑都便宜他了,建议直接恢复凌迟,要不然,不足以平复人心!”

“我小时候跟他是在一个村子里面的,从小祁川就爱做一些偷鸡摸狗的事情,被抓到了还不承认。”

“现在一看,这小子死性难改,长大了也这副德行。”

“那你还真是挺惨的,跟这样一个人渣一起长大。”

“同情楼上。”

弹幕里一条条的发,都是清一色的谩骂。

而这种谩骂,记者与背后的平台也没制止,毕竟这么多人,就是这么多的流量。

高考泄题,那可是好多年都没有的大新闻。

这一次要是弄好了,对平台来说,股价直接往上涨,甚至,赚的东西不知道多少。

显示器前,记者看着骂的络绎不绝的一条条弹幕,心中止不住的开心。

这么多人,怎么算,这个月自己能获得不少奖金。

也有不少记者,因为自己没负责这个新闻而垂头顿足,眼里都是嫉妒。

随着电子手稿投到了记者面前。

记者轻咳两声。

“各位观众,现在祁川同学的作文已经来了,接下来,我为大家朗读一下。”

“题目是,狂人日记。”

这话说完,弹幕里又是一阵冷嘲热讽。

“狂人?直接跑题,要我就直接给零分!”

“还特么真是狂人,狂的没边。”

“这不就给自己狂进句子里了么。”

屏幕前,记者继续开始朗读:“晚上总是睡不着,凡事须得研究,才会明白。”

一句说完,弹幕里依旧嘲讽。

这时候的他们,已经不是在骂祁川了,只不过是借着祁川的由子,倾斜自己生活中的不满委屈。

只不过,以往他们在网上骂人,是要被骂回来的。

但现在不用,因为现在,他们站在道德制高点上。

想怎么骂,就怎么骂。

记者淡定的看了一眼弹幕,看着人数激增的观众,心中更加激动,不觉坐直了身子,看着提词器,继续开口。

“他们——也有给知县打枷过的,也有给绅士掌过嘴的,也有衙役占了他妻子的,也有老子娘被寨主必死的;他们那时候的脸色,全没有昨天这么怕,也没有这么凶。”

读完这段,记者愣了一下。

这文字,越看越不对,越看越奇怪。

一个不过十八岁的高三学生,能写出这种作文来?

再看那作文的内容,更是越看越心惊。

其中的意味,更是高深,甚至,写的东西,都让记者有些担心,这到底能不能在屏幕前说出来。

一卡壳,弹幕里面的观众倒是急了。

“怎么不读了?”

“这小子有点水平啊,但记者怎么停下来了,难不成只写了这一段?”

“不应该啊,那要光是这一段的话,怎么能满分呢?”

记者不敢继续往下读,这作文的影射太过隐晦,读出来只怕直接被和谐了。

但,这短短时间,眼前的观众人书却齐刷刷的往下掉了。

这一看,记者慌了,赶忙朝着一旁领导使了个眼神。

直到领导眼神回应可以之后,记者才继续开始朗读起来。

读着读着,记者越担心。

直到最后一句读完。

直播间里,几千万人的直播间,没有一条弹幕。

记者一愣,看着空空如也的屏幕,心里咯噔一下:“难不成,被封了?”

紧接着,弹幕里面,直接飘出来一条弹幕。

“卧槽,这是能说的吗!?”

“这,这也太露骨了!”

“这小子,好像有点东西啊。”

弹幕里,一条接着一条,都是惊叹与夸赞。

紧接着,新的矛盾,又来了。

“等等,那这样的话,为什么要给他带走去喝茶?”

“会不会是,太露骨了?”

“不会啊,他们来的时候不是说,是涉嫌泄题么?”

几条这个弹幕只显现了几条,接着就又被大批称赞的弹幕盖住。

“这作文,太牛逼了!”

“值得满分!”

“我早就说过,这小子行!从小我们就在一个村里的,那时候这小子看着就行,以后肯定有作为。”

“你不刚才说他偷鸡摸狗吗?”

...

京城,某个四合院内。

外面看去,平平无奇,但四合院四周,都被保镖把守,保护的水泄不通。

院子里,左边一个架子,上面架着植物,长势正好。

阳光照在叶子上,显得那叶子上的水晶莹剔透。

架子旁边,有个石桌,桌子上放着一壶茶,还有一个收音机,收音机旁,一个老人坐在躺椅上。

一身简单的衣服,粗略一看,不过是个寻常大爷打扮。

但若是看他眼神,就会发现,眼前这人,不是一般人。

此时,那老人手里拿着一张试卷,试卷上的名字不是别人,正是祁川。

试卷右上角,印着绝密二字。

老人看着那试卷上的作文,眉头轻轻皱了皱。

一旁通信员默默的站着,手里面还带着祁川的资料。

直到看见老人轻轻摆手之后,通信员将手中资料轻轻放在桌子上,转身离开。

收音机上,正播放着新闻。

好像是影响到了老人的思绪,老人轻轻关上了收音机。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

老人表情深沉,继续往下看去

“我横竖睡不着,左右想不通,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每本书上都写着两个字。”

看到这,就连那在官场沉浮一辈子的老者也忍不住心中波动一下。

甚至忍不住轻念出声。

“吃人!”

看完,老人长出口气,旋即呵笑一声,将手中的试卷放在桌子上,拿起蒲扇来,躺在躺椅上慵懒的扇着风。

嘴里呢喃:“是时候了,要肃清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