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再是那个任人揉捏的软柿子了。
他不仅能够让唐家兄弟那样横行霸道的恶霸,都给他几分面子,不敢再轻易找他的麻烦。
他甚至还能够在一些市场里的小纠纷中,挺身而出,“摆平”一些看似棘手的问题。
比如,有一次,两个卖蔬菜的摊贩,因为摊位界限不清的问题,吵得不可开交,眼看就要动手。
高启强恰好路过,他没有像以前那样远远地躲开,而是主动上前,先是客客气气地劝解了几句,然后又分别给双方分析了一下利弊,最后竟然真的让那两个剑拔弩张的摊贩,握手言和了。
这件事,在市场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人们开始意识到,这个以前看起来不起眼的鱼贩,似乎真的有点“门道”了。
于是,人们看高启强的眼神,也开始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同情和漠视,渐渐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敬畏,一种讨好,甚至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依赖。
以前,那些经常欺负他的小混混,现在看到他,都会主动低下头,绕道而行。
以前,那些对他不屑一顾的摊贩,现在看到他,也会主动打个招呼,脸上堆着笑容,客客气气地叫一声“强哥”。
甚至,一些在市场里遇到麻烦的小商贩,比如被顾客刁难了,或者被其他摊贩欺负了,他们不再像以前那样,只能自认倒霉,或者去找市场管理处那些不一定管事的人。
而是会主动来找高启强,希望他能帮忙“说句话”,出面调解一下。
高启强对于这种态度的转变,心中自然是有些得意的。
他享受这种被人重视,被人敬畏的感觉。
这种感觉,让他觉得自己不再是以前那个卑微无能的鱼贩了,而是一个有能力,有“面子”的人物。
当然,他也不会平白无故地去帮别人“出头”。
他会根据事情的大小,以及对方的“诚意”,来决定是否出手,以及如何出手。
他开始学会在这些小纠纷中,为自己争取一些实际的利益,比如一些小额的“感谢费”,或者一些人情上的往来。
他知道,要想在这个现实的社会里立足,光有“名声”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实实在在的“好处”。
就这样,高启强在旧厂街菜市场里,不知不觉间,拥有了一点以前想都不敢想的“话语权”。
他不再是那个只能被动接受命运安排的小人物了。
他开始尝试着,用自己的方式,去影响周围的环境,去改变自己的命运。
虽然,他所拥有的这点“话语权”,还很微弱,还很局限。
虽然,他所处的这个环境,依旧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危险和挑战。
但是,对于高启强来说,这已经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了。
他像一棵在石缝中顽强生长的小树,虽然饱受风雨的摧残,但却在努力地向上伸展着枝丫,争取着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而他的这种变化,也让旧厂街菜市场这个小小的江湖,变得更加波谲云诡,更加充满了不确定性。
第三十四章:守护弟妹,初显权威
高启强费尽心机,好不容易在旧厂街菜市场里争取来的这点微不足道的“话语权”和“凶名”,他首先想到的,并不是用它来为自己谋取多大的利益,或者去欺负别人。
而是用它来保护自己最珍视的家人——弟弟高启盛和妹妹高启兰。
他知道,自己以前之所以那么软弱可欺,之所以任由唐家兄弟等人欺凌,最大的顾忌,就是怕连累到弟弟妹妹。
他怕自己一旦反抗,会招来更猛烈的报复,会让弟弟妹妹受到伤害。
但是现在,情况似乎有了一些不同。
他发现,当自己表现出足够的“不好惹”之后,那些潜在的麻烦,似乎真的会主动避开。
于是,高启强开始有意识地,将自己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这点“权威”,用在了守护弟妹身上。
以前,高启盛在学校里,可能会因为家境贫寒,穿着朴素,而被一些家境较好,或者比较顽劣的同学嘲笑和欺负。
高启盛自尊心强,虽然不会主动向哥哥诉苦,但高启强也曾从弟弟偶尔失落的眼神和沉默寡言中,察觉到一些端倪。
现在,高启强会特意在一些合适的场合,比如在送启盛上学的时候,或者在与启盛的同学家长聊天的时候,有意无意地透露出一些信息。
他会拍着启盛的肩膀,用一种带着几分自豪,又带着几分警告的语气说道:“我们家启盛啊,学习好,人也老实。
但是,谁要是敢欺负他,那就是跟我高启强过不去!我高启强在旧厂街虽然算不上什么大人物,但护着自己弟弟的本事,还是有那么一点的!”
他说这些话的时候,眼神会变得有些锐利,语气也会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意味。
那些原本可能想欺负高启盛的同学,或者想找他麻烦的小混混,在听到这些话,或者看到高启强那副“不好惹”的样子之后,大多也都会掂量掂量,不敢再轻易动手了。
毕竟,谁也不想因为一点小事,而得罪一个在市场上有点“名气”,而且看起来还挺“凶”的人物。
同样,对于妹妹高启兰,高启强也是呵护备至。
高启兰渐渐长大,出落得越来越漂亮,走在街上,难免会吸引一些不怀好意的目光,甚至会遇到一些小混混的骚扰和调戏。
以前,高启强只能嘱咐妹妹要小心,尽量不要一个人走夜路。
但现在,他会更加主动地去解决这些潜在的威胁。
他会通过自己在市场里建立起来的一些人脉关系,打听清楚是哪些小混混在打启兰的主意。
然后,他会找个机会,或明或暗地,向那些人传递一个明确的信号:高启兰是他的妹妹,是他的底线,谁要是敢动她一根汗毛,他高启强绝对不会善罢甘休!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