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科举提案:以改革削弱太子势力

换源:

  在天策府那略显昏暗的议事厅内,烛火不安地摇曳着,昏黄的光线在墙壁上投下诡异的影子,将李世民的身影映照得愈发冷峻,仿佛一尊威严的战神雕像。经过昨日与太子党羽惊心动魄的交锋,府内的气氛如同沉重的铁块,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君逍遥、袁天罡和李淳风三人静静地围坐在沙盘旁,目光紧锁着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的太子党势力分布,每个人的眉头都紧紧皱起,犹如被打上了死结。

“裴寂在朝堂上经营多年,根基深厚,盘根错节。李建成更是拉拢了众多世家大族,形成了一股庞大而顽固的势力。若仅仅依靠武力去对抗他们,恐怕难以真正撼动他们的根基。”李世民双手抱胸,周身紫金色的星辰之力如隐隐燃烧的火焰,若隐若现,仿佛在昭示着他内心的焦虑与决心。“本王需要一个万全之策,既能稳固朝堂的局势,又能逐步削弱太子的势力,让大唐重回正轨。”

袁天罡微微眯起双眼,手中的天机罗盘轻轻转动,发出微弱的嗡嗡声,眼中闪烁着精芒。“秦王殿下,臣夜观天象,发现紫微垣中暗潮涌动,局势波谲云诡。依臣之见,唯有打破旧有的制度,引入全新的力量,才有可能扭转当前的不利局势。”他的声音低沉而神秘,仿佛从古老的岁月中传来,带着天机莫测的意味。“而这关键的突破口,或许就隐藏在科举之上。”

此言一出,在场众人皆是一愣。在这个以武道为尊、门阀世家牢牢把持朝政的高武大唐,科举在过去不过是一个流于形式、徒有其表的虚设,鲜有人真正重视。然而,君逍遥却紫眸一亮,混沌珠在他的识海之中轻轻震颤,仿佛受到了某种神秘力量的触动。他似乎在这一瞬间捕捉到了一丝稍纵即逝的灵感。“袁兄所言极是!如今朝堂之上的官员,大多出自关陇门阀以及太子的党羽。若能重启科举,广纳天下英才,让那些被世家压制的人才有机会崭露头角,不仅能为秦王殿下的阵营注入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更能打破现有的利益格局,动摇太子党羽的根基。”

李淳风听闻,也不禁抚掌赞同。他轻轻转动手中的浑天仪,浑天仪上的星轨投影在墙壁上不断变幻,呈现出一幅幅神秘而复杂的图案。“科举可分为文武两科。文试以《春秋笔阵图》等文道功法进行考核,检验考生对文道功法的理解与运用,以及对治国理政的见解;武试则着重较量实战能力与武道修为,让真正有实力的武者能够脱颖而出。如此一来,无论是寒门子弟,还是江湖散修,都将拥有一条晋升之路,太子所倚仗的世家势力必将受到巨大的冲击。”

李世民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认同的光芒,但神色却依旧凝重如霜。“想法虽好,堪称绝妙,但真正实施起来,困难重重,犹如荆棘满途。且不说那些世家大族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定会极力反对,单是父皇那边……”他的声音不自觉地顿住,李渊那霸道刚猛的性格,以及对旧有制度的执着维护,无疑是横亘在他们面前的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

君逍遥沉思片刻,随后缓缓取出从终南山带回的青铜残片。残片上,婆罗教那神秘的梵文与李建成天罡三十六卫的印记清晰可见,仿佛在诉说着一个不为人知的阴谋。“秦王殿下,如今李建成勾结婆罗教,妄图谋逆篡位,此等邪术对我大唐根基构成了严重威胁。我们可借此为由,向陛下进言,强调科举不仅能选拔出优秀的人才,充实大唐的国力,更能培养出一批忠于大唐的力量,共同抵御外来的威胁。如此,或许能说动陛下。”

“好!”李世民猛地一拍桌案,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犹如划破黑暗的闪电。“就以此为切入点,向父皇阐明科举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不过,科举的具体规则还需我们细细推敲,务必做到万无一失。武试方面,要防止有人暗中作弊,确保选拔的公平公正;文试内容,也需兼顾武道与治国之策,选拔出真正有才华、有担当的人才。”

接下来的几日,天策府内灯火通明,众人不眠不休,全身心地投入到科举方案的精心制定之中。君逍遥结合混沌珠所蕴含的玄妙道理,提出了“以武入道,文武兼修”的独特考核理念,旨在选拔出不仅拥有高强武艺,还具备深厚文化素养和治国理政能力的全面人才;袁天罡凭借其精湛的天机推演之术,设计出了一套严密的防止作弊的“周天监察阵”,此阵能全方位监控考场,让任何作弊行为无所遁形;李淳风则依据星象的变化规律,制定出了不同难度层次的文武试题,确保试题既能考查考生的真实水平,又能选拔出不同层次的人才。

当李世民带着这份凝聚了众人心血的科举提案,毅然面见李渊时,太极殿内的气氛瞬间变得剑拔弩张。李渊身着明黄龙袍,宛如一条沉睡的巨龙,腰间的开天玄黄剑散发着混沌威压,仿佛在向世人昭示着皇权的至高无上。他目光如电,锐利地扫过那份科举提案,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审视与思索。“二郎,你可知这科举一旦推行,将会触动多少人的利益?将会引发怎样的轩然大波?”

李世民单膝跪地,身姿挺拔,神色坚定如铁。“父皇,如今李建成勾结婆罗教,妄图颠覆我大唐江山,此乃心腹大患。科举选拔的不仅仅是人才,更是能为大唐披荆斩棘、守护社稷的忠勇之士。儿臣愿以天策府为试点,先行推行科举制度,若有任何差错,儿臣愿承担一切后果,以死谢罪!”

李渊沉默良久,整个太极殿内安静得只能听到呼吸声。突然,他抬手一挥,开天玄黄剑出鞘半寸,一道混沌剑气如蛟龙出海,瞬间将殿内的石柱劈出一道深深的裂痕,碎石飞溅。“好!朕准了!但若科举闹出乱子,引发朝堂动荡,你天策府也别想置身事外!”

消息传出,整个朝堂为之震动,如同平静的湖面投入了一颗巨石,掀起了惊涛骇浪。裴寂等太子党羽纷纷上书反对,言辞激烈,试图阻止科举的推行;五姓七望等世家大族更是暗中施压,动用各种手段,妄图扼杀这一变革。但李世民早有准备,他果断命秦琼、尉迟恭加强长安城的防备,如铜墙铁壁般守护着都城;李靖、李勣则整顿军队,提升士气,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变故。同时,他让房玄龄、杜如晦联合刘文静等大臣,在朝堂上据理力争,与太子党羽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唇枪舌战。

而在天策府内,君逍遥三人正紧张而有序地筹备着科举的各项事宜。校场上,士兵们忙碌的身影穿梭其中,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君逍遥静静地站在校场边缘,握紧手中的混沌珠,紫眸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这科举,不仅是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更是我们瓦解太子势力的第一步。李建成,你准备好了吗?接下来,就让你见识一下科举的力量。”

夜幕缓缓降临,如一块黑色的绸缎,轻轻地覆盖了长安城。城中的灯火渐次亮起,星星点点,宛如夜空中闪烁的繁星。东宫之中,李建成正悠闲地把玩着天罡血煞阵的阵图,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眼神中充满了不屑与自信。“李世民,你以为区区科举就能动摇本太子的根基?简直是痴心妄想!且看这天下,究竟鹿死谁手!”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