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李渊劝降:以局势晓之以理

换源:

  太极宫内,晨光透过破碎的窗棂,如缕缕残丝般洒落在冰冷的地面上,为这原本庄严肃穆的宫殿增添了几分萧索与凄凉。李渊被星辰锁链牢牢束缚在龙椅旁,那星辰锁链闪烁着神秘而冰冷的光芒,仿佛在无情地宣告着他此刻的无力与无奈。他的眼神中交织着愤怒、不甘与一丝难以察觉的疲惫,宛如一头被困的雄狮,虽已失去了往昔的威风,但仍带着骨子里的倔强与威严。

李世民静静地站在下方,紫金色的气息悄然收敛于体内,神色复杂地凝视着父亲。这目光中,有对父亲的敬重,有对局势的忧虑,还有一丝无法言说的苦涩。父子之间,曾经的亲密无间,此刻已被这残酷的权力争斗蒙上了一层厚重的阴影。

“二郎,你既已掌控皇宫,大权在握,又何必多此一举来见我?”李渊的声音低沉而冰冷,宛如从九幽地狱传来,带着上位者长久以来养成的威严与质问,每一个字都仿佛重锤般敲击在李世民的心头。

李世民心中一阵刺痛,但他深知此时必须坦诚相对,于是单膝跪地,抱拳说道:“儿臣此举,实乃迫不得已。太子李建成谋反,勾结外敌突厥,妄图出卖大唐利益,致使大唐江山岌岌可危,如风中残烛。儿臣若不出手制止,父亲您辛苦打下的万里基业,必将毁于一旦,大唐百姓也将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李世民的声音坚定而诚恳,每一个字都饱含着对大唐的忠诚与忧虑。

李渊冷哼一声,眼中满是不屑与愤怒:“哼,说得倒是冠冕堂皇!你不过是觊觎皇位,借着太子之事为自己谋取权力罢了。莫要以为朕不知你心中所想。”李渊的话语如同一把利刃,直直地刺向李世民的心窝。

“父亲!”李世民猛地抬起头,目光坚定如炬,直视着李渊的眼睛,“儿臣对皇位虽有渴望,但这绝非儿臣行事的初衷。儿臣更心系大唐百姓,他们是我大唐的根基。太子竟与突厥勾结,欲割让河东三州,此等卖国求荣之举,天理难容,儿臣绝不能坐视不管。”说罢,他微微侧身,示意刘文静呈上太子私通外敌的密函与账本。

刘文静神色凝重,快步上前,将密函与账本恭敬地递到李渊面前。李渊扫了一眼那些证据,眼神微微一震,脸上的肌肉不自觉地抽搐了一下。尽管心中震惊不已,但他仍嘴硬道:“即便太子有错,犯下不可饶恕之罪,也轮不到你以武力夺权,以下犯上,违背纲常伦理。你这行为,让天下人如何看待我大唐皇室?”

李世民缓缓起身,向前走了几步,距离李渊更近了些,说道:“父亲,如今局势已然动荡不安,突厥在边境虎视眈眈,犹如恶狼窥伺,随时准备扑上来撕咬大唐的血肉。而太子党余孽尚未清除干净,他们如同隐藏在暗处的毒蛇,随时可能发动致命一击。若我们内部还纷争不断,陷入无休止的内耗,大唐必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成为他人砧板上的鱼肉。儿臣并非想要取代父亲,只是希望能稳定当前混乱的局势,与父亲共同守护大唐江山,让百姓免受战乱之苦。”

此时,李靖、李勣等一众武将静静地站在殿外,他们神色凝重,时刻关注着殿内的动静。李靖微微皱眉,眼中透露出一丝担忧,低声对李勣说道:“殿下与陛下的矛盾颇深,此次劝降陛下,恐怕并非易事啊。陛下一向威严自重,如今落到这般田地,心中必定愤懑难平。”

李勣紧紧握住拳头,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白,沉声道:“但为了大唐的未来,为了万千百姓,我们必须让陛下认清当前的局势。如今大唐内忧外患,容不得再有任何闪失。”

殿内,李世民继续诚恳地说道:“父亲,儿臣已命玄甲军封锁皇宫,将皇宫守护得如同铁桶一般,太子党余孽插翅难逃。同时,儿臣已火速派人前往边境,调遣精锐部队抵御突厥的进犯,务必确保边境安稳。只要我们父子能够摒弃前嫌,齐心协力,何愁大唐不能繁荣昌盛,再创辉煌?”

李渊沉默了下来,他的目光缓缓望向殿外,仿佛透过这残破的宫殿,看到了大唐的万里江山和那些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许久,他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一丝疲惫与沧桑:“你以为掌控了皇宫,就能坐稳皇位?天下人又会如何看待你这谋权篡位之人?你的行为,必将成为天下人的笑柄,让大唐皇室蒙羞。”

李世民心中一阵剧痛,仿佛被万箭穿心,但他仍坚定地说:“儿臣愿背负这骂名,只求能还大唐一个太平盛世。待局势稳定,儿臣自会向天下人解释清楚这一切,还大唐皇室一个清白。为了大唐的百姓,为了父亲您打下的江山,儿臣甘愿承受一切。”

这时,裴寂、温大雅等文臣也神色庄重地走进殿内。裴寂手中折扇轻摇,扇面上的星图若隐若现,他上前一步,说道:“陛下,如今局势已然明朗,太子谋反证据确凿,铁证如山,不容置疑。若继续与殿下对抗,只会让大唐陷入更深的内乱之中,给外敌突厥可乘之机。突厥正盼着我们内乱,好一举南下,吞并我大唐。还望陛下以大局为重,以大唐江山社稷和万千百姓的福祉为先。”

温大雅也拱手行礼,言辞恳切地说道:“陛下,太子之行为实乃不忠不孝之举,天理难容。殿下此举,实是为了挽救大唐于危难之中,是大义之举。还请陛下三思啊,莫要因一时之气,而误了大唐的前程。”

李渊的目光在众人身上一一扫过,看着这些追随自己多年的臣子,心中的怒火渐渐平息,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无奈。他深知,如今局势已不由他控制,若再固执己见,继续与李世民对抗,只会让大唐陷入更深的危机,百姓遭受更多的苦难。

“罢了罢了,”李渊长叹一声,仿佛瞬间苍老了十岁,“二郎,你既已做到这一步,木已成舟,我便不再与你争斗。但你需答应我,善待皇室宗亲,莫要让大唐皇室血脉相残。维护大唐的根基,让我大唐的江山永固。”

李世民心中一喜,眼中闪过一丝激动的光芒,再次单膝跪地,郑重地说道:“儿臣定不负父亲所托!儿臣愿以性命担保,定让大唐百姓安居乐业,让大唐江山千秋万代,永享太平。”

李渊微微点头,眼神中闪过一丝欣慰:“希望你能说到做到。如今,你打算如何处置太子党余孽?切不可心慈手软,以免留下后患。”

李世民缓缓起身,目光坚定地说:“首恶必办,绝不姑息,那些策划谋反、罪大恶极之人,定要受到应有的惩罚。而对于胁从者,儿臣会从轻发落,给他们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儿臣会尽快稳定朝局,恢复大唐的秩序,让一切重回正轨。”

李渊闭上双眼,似乎在积蓄力量,又似乎在默默接受这残酷的现实。片刻后,他缓缓睁开眼,说道:“好吧,我会下旨,承认你的行为是为了大唐社稷,让天下人知晓真相,明白你此举的苦衷。但你也要记住,权力越大,责任越大。你肩负着大唐的未来,切不可有丝毫懈怠。”

李世民抱拳谢道:“多谢父亲!儿臣定当牢记父亲教诲,不敢有丝毫懈怠。”

殿外,秦琼、尉迟恭等武将听到殿内的对话,心中的一块大石终于落地。秦琼长舒一口气,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说道:“这下好了,大唐终于能安稳些了。这些日子,可真是提心吊胆啊。”

尉迟恭咧嘴笑道:“是啊,俺老黑也能松松筋骨了。接下来,就该好好收拾那些太子党余孽和突厥人了。”

随着李渊的妥协,李世民开始紧锣密鼓地布置后续事宜。李靖负责整顿军队,加强边境防御,日夜操练士兵,提升军队的战斗力,确保突厥不敢轻易进犯。李勣则带领雷暴军四处清剿太子党余孽,他们行动迅速,如雷霆般果断,让太子党余孽无处遁形。裴寂、温大雅等文臣着手恢复朝廷的正常运转,制定各项政策,安抚百姓,稳定民心。

而李世民自己,则每日忙于处理政务,接见大臣,听取各方意见。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