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殿外,秋雨如丝如缕,淅淅沥沥地飘落,编织成一幅如烟如雾的雨幕。雨滴打在殿外的青石板上,发出单调而沉闷的声响,仿佛是在为殿内凝重的气氛打着节拍。殿内,李世民静静地端坐在龙椅之上,手轻抚着腰间的开天玄黄剑,紫金色的气息顺着剑身的纹路缓缓流转,如同一缕神秘的光影,将下方群臣的神色映得忽明忽暗,更添了几分压抑之感。
刚刚结束论功行赏的盛典,朝堂上的余温尚未散尽,李世民却已将深邃的目光投向了积弊已久的大唐朝堂。高武化的大唐,凭借着强大的武力定鼎天下,然而,若要实现长治久安,吏治革新已然迫在眉睫,如同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诸位,”李世民的声音如洪钟般响彻大殿,一股无形的威压随之扩散开来,震得殿内的烛火剧烈摇曳,光芒闪烁不定。“自隋末以来,官制愈发冗杂,贪墨之风横行无忌,就连科举选拔这一关乎国家未来的重要途径,也被世家大族牢牢把持。今日起,朕决心推行新政,彻底重塑我大唐的吏治!”他的话语坚定而有力,每一个字都仿佛重锤般敲击在群臣的心头。
话音未落,裴寂手中的天机折扇不由自主地轻轻一颤,扇面上的星图泛起一阵诡谲的光芒,似乎在预示着这场变革将面临的复杂局势。
房玄龄神色庄重,踏出一步,中星位的修为在《春秋明理功》的运转下,化作一股浩然正气,弥漫在他的周身。“陛下圣明。臣建议,此次革新可先从裁撤冗余官职入手。如今一州之内,刺史、总管、都督权力相互重叠,导致政令难行,效率低下。”他缓缓展开一卷密密麻麻的官员名录,墨迹间隐约透出一股武道意志,仿佛这些文字也在为新政的推行而蓄势。“可将地方军权与民政分离,设立节度使专门掌管军事,观察使负责监督政务,如此分工明确,方能提高行政效率。”
房玄龄此言一出,殿内顿时响起一阵窃窃私语,群臣们交头接耳,神色各异。李勣腰间的雷刀在鞘中发出一阵嗡嗡的鸣响,这位雷暴军的统领虽身为武将,却对吏治腐败给军心带来的侵蚀有着深刻的认识。“臣附议!末将在河东时,亲眼目睹军粮被地方官吏克扣三成之多,以至于士兵们连修炼《奔雷诀》所需的基础丹药都无法保障,军心大乱。吏治革新,刻不容缓!”李勣的声音激昂,充满了对现状的愤慨。
然而,新政并非得到所有人的支持。关陇门阀出身的右仆射杨恭仁眉头紧皱,脸上露出担忧之色,中天位的修为不自觉地外溢,一股强大的气势在殿内弥漫开来。“陛下,官制传承已达百年之久,贸然更改,恐怕会引发诸多祸端。况且……”他目光冷冷地扫过裴寂与刘文静,“科举选拔若真的不论出身,那么世家子弟的出路又在何方?这势必会引起世家大族的不满,望陛下三思啊!”
“杨仆射此言差矣!”刘文静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铁血战刀诀的肃杀之气顺着佩刀猛然迸发,在地面上斩出一道寸许深的裂痕。“如今朝堂之上,半数官员尸位素餐,他们凭借的不过是家族的荫庇,毫无真才实学。陛下推行新政,正是为了让有能力的人能够脱颖而出,为大唐效力!”他愤怒地从袖中掏出一叠密报,纸张的边缘还残留着暗卫们在获取情报时留下的斑斑血迹,仿佛在诉说着调查过程的惊险与艰辛。“这是情报司查获的贪腐证据,涉及二十三位刺史,其中半数皆出自世家!他们的所作所为,已然严重损害了我大唐的根基,若不加以整治,国将不国!”
殿内气氛瞬间变得剑拔弩张,群臣们的目光在刘文静与杨恭仁之间来回游移,仿佛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李世民抬手示意众人安静,紫金色的气息瞬间化作一股无形的威压,如同一张巨大的天幕,笼罩了全场。“朕意已决。即日起,裁撤三分之一的闲散官职,设立‘御史台分司’,由刘文静统领,专职监察百官。凡贪墨银钱超过百两,私吞军粮十石者,不论出身贵贱,一律革职查办,严惩不贷!”李世民的声音坚定而决绝,不容置疑。
温大雅神色凝重,紧紧握住手中的文曲星笔,将中星位巅峰的修为注入笔尖。“陛下,关于科举改革一事,臣已草拟新策。今后科举分为‘文试’与‘武试’。文试主要考核考生对《春秋明理功》的感悟以及治国策论,武试则侧重于实战能力与功法领悟。为防止世家大族操控科举,所有试卷将借助混沌珠之力打乱姓名,由臣等重臣进行盲审,确保选拔的公平公正。”
就在此时,殿外忽然传来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仿佛天崩地裂一般。乌云中雷光炸裂,一道道粗壮的闪电如蛟龙般蜿蜒而下,照亮了整个天空。李勣兴奋地大笑起来,奔雷刀法的气息与天雷产生强烈的共鸣,仿佛是在为新政的这一举措欢呼喝彩。“好!如此一来,我雷暴军也能吸纳更多出身草根的武道天才,为大唐培养更多的栋梁之材!”他不禁想起麾下那个从流民中崛起的千夫长,此刻想必正满怀期待,摩拳擦掌。
然而,真正的挑战才刚刚拉开帷幕。新政推行仅仅三日,长安街头便一夜之间贴满了匿名告示,上面污蔑李世民“背叛世家”“动摇国本”。更有甚者,一些官员集体请辞,妄图以这种“逼宫”的方式迫使新政夭折。李世民却不动声色,冷静地命秦琼、尉迟恭率黑虎卫、忠义营加强戒备,确保长安城的稳定。同时,他将裴寂秘密召入书房,共商应对之策。
“陛下,这些流言蜚语的背后,分明有五姓七望的影子。”裴寂手持折扇,轻轻一挥,扇面上的星图中隐隐浮现出世家大宅的轮廓。“不过,臣已运用天机推演之术,找到了他们的命脉所在——河东盐道。只要掐住这条重要的商路,便能牵制住他们的行动。”裴寂目光坚定,向李世民献上良策。
裴寂话音未落,李世民已心领神会,眼中闪过一丝决然。“就按你说的办!绝不能让这些世家大族阻碍新政的推行。”
三日后,李勣亲率雷暴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然封锁了河东盐道,对外宣称“检修商路,排查敌特”。与此同时,刘文静的情报司发动全面突袭,成功查获多位世家子弟私通突厥的铁证。消息一经传出,整个长安城舆论哗然,百姓们对世家大族的所作所为感到愤怒和震惊。李世民趁机下诏:“凡与外敌勾结者,不论出身如何,一律满门抄斩!绝不姑息!”
开天玄黄剑的混沌之气如同一层无形的屏障,笼罩着整个长安。那些妄图抵制新政的官员们终于清醒地认识到,这位新皇不仅拥有卓越的治国智慧,更有着果断而强硬的雷霆手段。
随着第一份“无记名科举榜单”在朱雀大街张榜公布,整个长安城都沸腾了。无数寒门子弟涌上街头,望着榜单热泪盈眶。榜单的首位,竟是曾经在街边卖饼的少年。他所撰写的《治国十策》中蕴含的武道意志,就连温大雅看后都赞叹不已,连连称奇。
秋雨渐渐停歇,雨后的长安清新而宁静。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