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安那宏伟壮丽的太极殿内,紫金色的帝威宛如祥瑞之云,悠悠缭绕于殿梁之间,散发着神圣而庄严的气息。李世民气宇轩昂地端坐在龙椅之上,那柄象征着无上权力与威严的开天玄黄剑,斜倚在蟠龙柱旁。剑身折射出的璀璨光芒,宛如灵动的精灵,跳跃在满殿文武的身上,映得他们个个神采奕奕。此刻,随着边境城镇的重建工作渐入佳境,这场论功行赏的朝会,不仅是对诸位功臣的盛大褒奖,更是凝聚大唐人心、彰显国威的关键时刻。
“数月以来,诸位爱卿不辞辛劳,南征北战,以赫赫战功保我大唐安宁;于文治方面,亦殚精竭虑,安抚百姓,方才换来如今这来之不易的太平盛世。”李世民目光如炬,宛如深邃的星辰,扫视着阶下站立的文武百官,眼神中满是欣慰与期许。“裴寂,且将此次诸位爱卿的功绩,一一奏来。”李世民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如同洪钟般在殿内回荡,传递着至高无上的权威。
裴寂神色庄重,迈着稳健的步伐踏前一步。他手中的天机折扇轻轻挥动,扇面上的星图瞬间流转起来,散发出神秘而迷人的光芒。在这光芒的映照下,裴寂将众人的功绩有条不紊地娓娓道来:“陛下,在此次战事与重建过程中,首功当属李靖、李勣二位将军。且说青石关之战,战况激烈异常,敌军凭借诡异的血河魔典,妄图突破我军防线。关键时刻,李靖将军手持九天玄女剑,身姿矫健如鹰,剑法凌厉无双。只见他施展出天罡三十六变,身形瞬间化作一道道幻影,穿梭于敌军之中。最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取敌首级,一举扭转战局。那一战,李靖将军的英姿,令敌军闻风丧胆。”
裴寂微微停顿,眼中闪过一丝敬佩,继续说道:“而李勣将军,同样展现出非凡的勇气与实力。他以雷暴刀法纵横沙场,每一刀挥出,都伴随着滚滚惊雷,刀气所及之处,敌军纷纷溃退。尤其是他施展的雷暴领域,仿佛将天地间的雷电之力汇聚于一身,整个战场瞬间被雷霆笼罩。在那一片电芒闪烁之中,敌军阵脚大乱,士气低落。此役,李勣将军的勇猛,成为扭转战局的关键。战后,二位将军并未懈怠,而是全身心投入到重建工作之中。他们精心统筹物资,合理调配人力,亲自率领将士驱散邪祟,守护百姓。在他们的努力下,陇右大地终于重焕生机,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裴寂的话语刚落,殿内顿时响起一片赞叹之声。众人纷纷对李靖和李勣的功绩表示钦佩与赞赏。李靖神色依旧淡然,脸上没有丝毫骄傲之色,他微微躬身,谦逊地说道:“此乃陛下英明指挥,犹如明灯照亮我等前行之路;麾下将士们奋勇用命,以热血和生命铸就了这场胜利。末将不过是尽了自己的本分,实在不敢居功。”李勣则按捺不住内心的豪迈,大声朗声道:“能为陛下效命,征战沙场,乃是末将毕生之幸!雷暴军全体将士,愿为大唐肝脑涂地,万死不辞!”李勣的声音如雷鸣般响亮,充满了对大唐和李世民的无限忠诚。
“秦琼、尉迟恭二位将军同样功不可没。”裴寂继续讲述道,“在战场上,秦琼将军手持玄铁双锏,那双锏在他手中犹如两条灵动的蛟龙,挥洒自如。他以双锏碰撞发出的音波退敌,音波如同一股无形的利刃,穿透敌军的防线,令敌人痛苦不堪。尤其是在局势危急之时,秦将军施展出万钧锏绝技,只见他双臂肌肉隆起,双锏带着千钧之力砸向敌军,瞬间力挽狂澜,拯救战局于水火之中。而尉迟恭将军,以黑虎炼体之术闻名,他凭借着强壮的体魄,硬抗敌人的邪术攻击,毫发无损。他的黑虎掏心拳,刚猛无比,每一拳打出,都仿佛带着猛虎出山的气势,威震漠北。战后,二位将军来到黑风原,那里土地贫瘠,荒无人烟。秦琼与尉迟恭将军心系百姓,亲自带领当地民众改良土壤,不辞辛劳地开凿水渠。经过他们的不懈努力,黑风原这一片不毛之地,终于重见绿洲,百姓们得以在这片土地上重新过上安稳的生活。”
秦琼听闻,抱拳行礼,面色诚恳地说道:“对于臣而言,能看到百姓安居乐业,便是最大的功劳。臣不过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一切都是为了大唐的百姓。”尉迟恭则憨笑着摸摸脑袋,质朴地说道:“俺就是个粗人,只会使力气。这都是陛下领导有方,还有兄弟们一起努力的结果,俺可不敢贪功!”
说到文臣的功绩,裴寂手中的折扇轻点,继续说道:“房玄龄大人,以其卓越的智慧和超凡的统筹能力,在整个战事与重建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日夜操劳,精心规划重建方略,从物资调配到人员安排,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得面面俱到。他的智慧,犹如一盏明灯,为大唐的重建之路照亮了方向。温大雅学士,以春秋笔阵图之能,凝聚人心。他撰写的安民告示与驱邪檄文,每一个字都蕴含着强大的武道意志。这些文字,不仅安抚了百姓的恐慌情绪,更激励着军民的士气,让大家坚信大唐必将战胜一切困难。刘文静大人,在外交斡旋方面,展现出了非凡的手段。他凭借着敏锐的洞察力和果敢的决策力,巧妙地分化敌方联盟,让敌人内部产生矛盾,自相纷争。最终,不费一兵一卒,便成功瓦解了敌人的阴谋,真正做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
房玄龄儒雅地一笑,谦逊地说道:“臣不过是略尽绵薄之力,为陛下分忧解难,这都是臣的职责所在。”温大雅恭敬地说道:“笔墨虽轻,但臣亦愿倾尽所能,以文字的力量为陛下安定民心,守护大唐的安宁。”刘文静手按铁血战刀,神色沉稳,沉声道:“乱世之中,需用重典。能为大唐铲除隐患,守护百姓的平安,是臣义不容辞的职责。”
“还有袁天罡、君逍遥、李淳风三位神宵强者,同样立下赫赫战功。”李世民补充说道,“在东南沿海一战,敌军施展出幽冥鬼雾,妄图遮蔽天空,扰乱我军视线,进而发动突袭。关键时刻,袁天罡、君逍遥、李淳风三位强者挺身而出。袁天罡以八卦之力,洞察幽冥鬼雾中的破绽;君逍遥施展混沌剑气,如开天利刃,撕裂鬼雾;李淳风则引动星象之力,以浩瀚星辰的光芒,驱散鬼雾。三位强者相互配合,最终成功破除幽冥鬼雾,恢复了琅琊港的安宁。随后,他们又助力琅琊港的重建工作,使其重新成为东南沿海的重要商贸枢纽。他们的功绩,同样不可磨灭。”
袁天罡抚须微笑,从容说道:“为陛下效命,守护天下苍生,本就是我等的心愿。能为大唐尽一份力,是我等的荣幸。”君逍遥微微颔首,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自信。李淳风则腼腆地说道:“这一切全赖陛下的英明领导,以及诸位大人的齐心协力,我不过是做了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就在朝会气氛热烈,众人沉浸在对功臣的赞誉之时,却有大臣提出了异议。御史大夫王珪神色凝重地出列,他躬身行礼后,缓缓说道:“陛下,裴寂大人在此次战事与重建过程中,虽有功绩,但据臣所知,天机阁与五姓七望暗中往来之事,亦需彻查。这种行为,难免让人怀疑其用心。此外,刘文静大人在外交谈判后,竟屠尽俘虏,手段实在狠辣。此举恐有损我大唐的仁德之名,还望陛下明察。”
王珪的话语,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顿时在殿内激起千层浪。众人的目光纷纷投向裴寂与刘文静,殿内瞬间一片寂静,气氛变得紧张起来。裴寂神色依旧镇定自若,手中的折扇轻轻摇动,不慌不忙地说道:“与世家往来,实是为大唐谋取更多的资源,以助力大唐的发展与繁荣。臣一心为公,问心无愧。世家在武道资源、人脉等方面,拥有深厚的底蕴。与他们适当往来,能够为大唐争取到更多的支持,有利于大唐的长远发展。”刘文静则冷笑一声,铁血战刀瞬间出鞘寸许,刀身上闪烁着冰冷的寒光,他眼神坚定地说道:“对敌人仁慈,就是对大唐百姓残忍!那些俘虏,本就是邪教的帮凶,他们双手沾满了无辜百姓的鲜血。留着他们,必将成为大唐的大患。为了大唐的安宁,为了百姓的安危,臣绝不后悔自己的决定!”
李世民抬手示意众人安静,紫金色帝威微微涌动,一股强大而威严的气息弥漫在殿内。他神色严肃地说道:“裴寂、刘文静虽行事风格不同,但皆为大唐尽心尽力,为我大唐立下了汗马功劳。功是功,过是过,日后朕自会详加调查,公正处置。今日,先论功行赏!”
随着李世民的旨意下达,一场盛大的封赏仪式正式开始。李靖、李勣晋封为镇国大将军,获赐玄晶千块。玄晶,乃是武道修炼的珍贵资源,蕴含着强大的能量,能够助力武者突破境界,提升实力。此外,还赐予他们封地百里,这片封地,不仅是对他们功绩的认可,更是赋予他们守护一方百姓的责任。秦琼、尉迟恭升任骠骑大将军,赏赐玄铁千斛。玄铁,质地坚硬,是打造神兵利器的绝佳材料,可为他们的兵器增添威力。同时,还赏黄金万两,以表彰他们的卓越战功。房玄龄加封太傅,这一职位,不仅象征着极高的荣誉,更赋予他教导皇室子弟、辅佐朝政的重任。温大雅晋升为礼部尚书,负责掌管礼仪、祭祀等重要事务,以他的才学和品德,定能将礼部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刘文静获赐“铁血令”,持此令,他可在特殊情况下先斩后奏,这是李世民对他的信任与授权。袁天罡、君逍遥、李淳风各得一本上古秘籍,这些秘籍,皆是武道传承中的瑰宝,蕴含着高深的武学奥秘,有助于他们突破自身境界,提升实力。
最后,李世民缓缓起身,神色庄重。他手持开天玄黄剑,直指苍穹。刹那间,紫金色帝威化作一条金龙虚影,盘旋在殿内上方,光芒万丈,气势磅礴。李世民高声说道:“今日之赏,是为嘉奖诸位爱卿的卓越功绩;明日之责,望卿等继续为大唐社稷尽心竭力,守护我大唐的繁荣昌盛。若有胆敢犯我大唐者,不论其身在何处,哪怕远在天涯海角,朕必诛之!”
“陛下万岁!万万岁!”满殿文武齐声高呼,声音震天动地,仿佛要冲破云霄。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