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洛阳风云:沉冤昭雪的艰难之路

换源:

  浑浊的江水如一条奔腾不息的巨龙,狠狠拍打着洛阳城的码头,发出沉闷而厚重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这座古老城市所承载的沧桑与故事。君逍遥等人的船只在历经风雨后,缓缓靠岸。众人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每一步都显得沉重而艰难,但他们的目光却如火炬般明亮,透着一股破釜沉舟的决然。他们怀中,藏着足以改写局势的关键证据——半块刻有太子府徽记的玉牌,以及记录着太子党走私交易的密卷,这些铁证,宛如一把利剑,直指太子党暗中那些见不得人的丑恶勾当。然而,如何将这些证据呈现在李渊面前,却如同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峰,横亘在众人眼前,成为一道难以逾越的难题。

“如今朝堂之上,太子党羽众多,势力盘根错节,已然庞大到难以想象的地步。贸然面见陛下,这些证据恐怕还未到陛下手中,便会被中途截下。”长孙岩眉头紧锁,一边摩挲着脸上的青铜面具,一边忧心忡忡地说道,声音低沉得如同从深渊传来。“而且,我们之前被诬陷为江洋大盗,如今还赫然在朝廷的通缉令之上,稍有不慎,便会陷入万劫不复的绝境。”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忧虑,望向洛阳城那灯火阑珊处,仿佛看到了无数隐藏在黑暗中的危机。

红鸾轻轻抚摸着腰间的蛊虫囊,她秀眉微蹙,如同一弯新月,陷入了沉思。片刻后,她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灵动的光芒,说道:“或许我们可以寻找秦王府旧部,凭借他们的力量,或许能将这个消息传递出去。”她的声音清脆悦耳,却又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坚定。

摸金校尉则默默转动手中的罗盘,眼神专注而深邃,仿佛要透过罗盘看穿这世间的一切。突然,罗盘指针猛地一顿,随后坚定地指向洛阳城东南角。“那里有一处废弃的城隍庙,据我所知,曾经是秦王府暗卫的联络点。倘若还有人留守,说不定能为我们提供帮助。”他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希望的曙光,如同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微弱的灯光。

众人当机立断,决定立刻前往。夜幕如同一块巨大而沉重的黑色幕布,沉甸甸地笼罩着洛阳城。他们小心翼翼地避开巡逻的官兵,如同鬼魅般穿梭在洛阳城曲折幽深的街巷之中。每一条小巷都弥漫着神秘的气息,仿佛隐藏着无数双眼睛在窥视着他们的一举一动。

城隍庙内一片死寂,仿佛时间在这里停滞了一般。蛛网如一张巨大的网,密布在各个角落,灰尘如同厚厚的积雪,铺满了地面。然而,当君逍遥将从冰窟中得到的玉佩——一块刻有龙纹的古玉,轻轻地放在神台上时,奇妙的事情发生了。地面突然亮起神秘符文,符文闪烁着微弱而神秘的光芒,如同一颗颗遥远而神秘的星辰,在黑暗中散发着诱人的光芒。紧接着,一道暗门缓缓开启,发出“嘎吱”的声响,这声音在寂静的城隍庙内回荡,打破了长久以来的死寂。

门后,走出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他身着褪色的玄甲,岁月在他的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迹,如同饱经风雨侵蚀的老树皮。但他的眼神却透着一股坚毅与警觉,仿佛一头随时准备出击的猎豹。腰间悬挂的令牌上,清晰地刻着“天策”二字,无疑表明了他秦王府旧部的身份。

“你们是何人?为何会有这块玉佩?”老者眼神瞬间变得警惕起来,手如闪电般紧紧按在刀柄上,刀身微微颤动,仿佛感受到了主人的紧张与戒备,随时准备出鞘迎敌。

君逍遥见状,急忙抱拳行礼,态度诚恳而恭敬地说道:“前辈,我们是秦王麾下,此次历经千难万险,终于寻得太子党走私违禁物资、豢养水贼的铁证,然而却遭奸人诬陷。恳请前辈施以援手,助我们一臂之力。”说着,他小心翼翼地将玉牌与密卷取出,双手递向老者,眼神中充满了期待。

老者缓缓接过密卷,手微微颤抖,仿佛承载着千斤重担。他的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有震惊,有愤怒,也有一丝无奈。“老身乃秦王府暗卫统领陈玄,我等奉命潜伏各地。没想到,如今局势竟已如此危急。”他仔细查看证据后,神色愈发凝重,仿佛一块巨石沉甸甸地压在他的心头。“这些证据确凿无疑,但想要呈给陛下,还需借助一人之力——温大雅。他虽在朝堂之上保持中立,却掌管史馆,能直达圣听。”

然而,当众人赶到温大雅府邸时,却发现这里戒备森严,气氛紧张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夕。太子党的天罡三十六卫如同一群恶狼,在府外来回巡逻,他们的眼神中透着凶狠与警惕,仿佛在守护着什么重要的秘密。“不好,消息恐怕已经走漏了!”陈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低声说道,声音中透着一丝焦急与担忧。

君逍遥望着府内透出的灯火,陷入了沉思。片刻后,他眼中突然闪过一丝亮光,仿佛黑暗中划过的一道闪电。“温大雅擅长《春秋笔阵图》,以文字为刃,或许我们可以通过笔墨传递消息。”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仿佛给众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红鸾心领神会,她轻轻打开蛊虫囊,放出一只身形小巧、能携带微小物件的蛊虫。蛊虫化作一道流光,如同一颗划过夜空的流星,悄无声息地潜入府中,落在温大雅书房的窗台上。此时的温大雅正伏案执笔书写,沉浸在文字的世界中。突然,他眼角的余光瞥见砚台旁多了一张字条,上面写着:“太子党走私铁证已获,盼先生相助。”字迹中隐隐透着混元之力,让他心头猛地一震。

温大雅缓缓推开窗户,望向漆黑的夜空,陷入了沉思。夜空中,繁星点点,仿佛在诉说着世间的沧桑与变幻。良久,他终于下定决心,眼神变得坚定而决然。他连夜修书一封,以《春秋笔阵图》的特殊笔法,将消息暗藏于文字之中,每一个字都仿佛蕴含着无尽的深意。写完后,他命心腹快马加鞭送往皇宫,马蹄声在寂静的夜空中渐行渐远。

与此同时,君逍遥等人在陈玄的安排下,藏身于洛阳城的一处地窖。地窖中阴暗潮湿,弥漫着一股腐朽的气息。众人忐忑不安地等待着消息,每一分每一秒都仿佛过得无比漫长。他们的心中充满了期待与担忧,不知道这封信是否能顺利送到李渊手中,也不知道等待他们的将会是什么样的命运。

三日后,洛阳城突然戒严,气氛变得剑拔弩张。李渊亲自率领龙骧军气势汹汹地入城,马蹄声如闷雷般响彻大街小巷,仿佛要将这座城市的每一寸土地都震颤。君逍遥等人被带到皇宫,面对李渊那如山般的威压,众人却毫不畏惧,昂首挺胸,眼神中透着坚定与自信。

“你们说有太子党谋反证据?”李渊目光如炬,仿佛能看穿众人的内心,周身混沌威压如同汹涌的波涛般涌动,让人喘不过气来。“若敢欺瞒,定让你们粉身碎骨。”他的声音如同洪钟般响亮,在宫殿内回荡。

君逍遥镇定自若地将玉牌与密卷呈上,详细讲述了一路的惊险经历。从与太子党水军的激烈交锋,到在江水中的生死挣扎,再到寻找秦王府旧部的艰辛历程,每一个细节都仿佛历历在目。李渊查看证据后,脸色阴沉如水,愤怒如同火山爆发般在他心中蔓延。他一拳砸在案几上,“轰”的一声巨响,十丈空间裂缝瞬间蔓延开来,仿佛要将整个宫殿撕裂。“逆子!竟敢做出此等勾当!”他转头望向君逍遥等人,眼神中多了几分赏识,“你们历经艰险,为朝廷立下大功,之前的通缉令即刻废除,身份也将恢复清白。”

在这一场惊心动魄的风云变幻中,君逍遥等人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终于迈出了沉冤昭雪的关键一步,然而,等待他们的又将是怎样的未知与挑战,一切都还是个谜…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