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花不完,根本花不完

换源:

  汪厂长在离开招待所前。

特意把孔韬安排在苏越的隔壁房间住下。

方便在《少林寺》的拍摄期间。

苏越能随时找到他。

孔韬见到汪厂长离开,小声询问道。

“苏越同志,现在有什么事情需要我去做的吗?”

苏越思索一番后。

发现当下还真有一件事情需要让他去办。

他开口说道。

“孔韬同志,上级部门邀请我来拍摄这部电影的时候和我说。”

“投资的资金暂时在长城制片公司的手里。”

“你去找汪厂长,让汪厂长联系一下他们,把钱汇到咱们的手里。”

《少林寺》电影的投资方是长城制片公司。

一共是120万。

由于前期拍摄过一部分的原因。

花掉了40万。

现在还剩下80万。

别看这个数额在当下的年代很多。

到真正拍摄电影的时候。

这些钱就会像流水一般消失。

要知道。

拍摄电影所用的服装、道具会用去一部分。

这年头的演员要拍摄电影的话。

虽然不像后世那样,要天价的片酬。

但也要有补贴。

一个演员一天大概是一块钱,这还不包括吃饭、住宿等一系列的花费。

工作人员也是如此。

所以说。

无论在哪个年代。

拍电影都是一件极其烧钱的事情。

苏越的记忆中。

《少林寺》的拍摄足足用了两年多。

这80万的投资根本就不够用。

是后来又追加的资金。

才把这部电影完成。

当然。

这部电影由苏越来拍的话,当然用不了那么长的时间。

资金方面自然也会节省很多。

“等一下!”

就在孔韬准备离开,去沟通资金问题的时候。

苏越又一次开口叫住了他。

然后。

从行李箱中拿出一打港纸。

大概有一万多的样子。

“孔韬同志,麻烦你帮我兑换一下这些港纸。”

苏越的衣食住行都是由京影厂来负责。

但为了以防万一。

他还是决定换一些钱留在手里。

孔韬接过这些钱。

手都有些发抖。

他作为文学部的职工。

并不是财务部门。

这辈子都没经手过这么多钱。

而且还是现金。

“苏越同志,你真的不用换这么多!”

在孔韬的认知里。

他一个月的工资是60多。

是可以满足一家三口在京城的日常生活。

而一万多。

嗯!

怎么说呢!

花不完。

真的花不完!

苏越摆摆手,毫不在意的说道。

“没事,你就给我换吧!”

再次得到苏越的答案。

孔韬把钱小心翼翼的装进一个公文包里,

一路小跑来到汪厂长的办公室。

“老厂长,苏越同志让您联系一下长城电影公司的人,让他们把拍摄的资金汇过来。”

汪厂长点点头。

“这件事我会安排财务科的人去办,等到时候钱汇过来,我通知你。”

汪厂长说完后。

看到孔韬扭扭捏捏,问道。

“怎么,还有什么事吗?”

孔韬不好意思的说道。

“老厂长,你能不能让保卫科派几个人跟我去银行一趟!”

这个时代的保卫科。

是有枪的。

而且大部分都是经历过战争年代的老人。

就拿京影厂保卫科的看门老大爷来说。

别看他一天天的,拿着报纸优哉游哉的样子。

他年轻那阵。

可是上过战场的。

那枪法比一些军人还要准。

当然。

上街的话自然不能背着枪。

尤其是在京城。

但要论起拳脚,那也不输一些年轻人。

汪厂长皱着眉头问道。

“为什么让保卫科的人跟你去!”

“苏越同志让我帮他换一些钱,数额有点大,我怕不安全。”

“换多少钱,还不安全。”

“一万!”

“多少?”

“一万!”

饶是有修养的汪厂长,也忍不住吐槽一句。

“卧槽!这年轻人!”

这年月。

谁手里拿着几百块的现金,都算是有富豪。

而且还会遮遮掩掩。

生怕丢了。

更何况是1万多。

“行吧!我通知保卫科,让他们派两个人跟你去。”

忽然。

汪厂长似乎是想起了什么。

补充道。

“对了,既然你去帮苏越同志换钱,那就别忘了帮他换一些侨汇劵!”

侨汇劵。

后世的很多年轻人见都没见过。

其实。

这是特殊时代的产物。

当时的国家还处于计划经济时代,严格管制外汇。

普通人得到海外亲友的外币。

等同于废纸一张。

其中也包括港纸。

这也是为什么苏越让孔韬帮他换钱的原因。

而且。

许多东西都要凭票来购买。

仅仅有钱是没用的。

要有票。

一些稀缺的高档物品,

只有用桥汇票。

在华侨商店、友谊商店里才买得到。

“你等等,我帮你开一张证明!”

汪厂长又补充了一句。

若是普通人拿着这么多的钱去银行兑换。

很有可能。

钱还没有换到。

人先被扣下了。

要等到银行查清楚钱的来源。

查清楚兑换人的身份。

银行才能给兑换。

开证明。

就是让孔韬省略去这一部分。

毕竟。

京影厂的位置在普通人的眼中。

是需要仰望的存在。

……

招待所的房间里。

等孔韬离开后,

又安静了下来。

苏越坐在桌前,开始梳理一下自己的思路。

《少林寺》这部电影。

他也曾经看过。

对里面的情节可谓是了如指掌。

所以。

他并没有什么阻碍。

拿起旁边的钢笔。

就在纸上写了起来。

“隋朝末年,隋朝将领王世充的侄子王仁则在督建河防工事时,杀死了起来反抗暴虐的神腿张,其子小虎逃亡至少林寺......”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