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镇山关

换源:

  一天时间,麒麟军过了开元镇,宝庆,河谷,直抵榆林镇,一路上只遇到零星路过的百姓。

居然没再遇到来投靠的百姓。

就这样连续赶了两天的路。

一路畅通无阻。

陈烈总算舒服了。

两天跑了三百里。

后面的步兵和农夫还在三十里开外。

他奉命前出刺探情报。

天都黑透了。

连星光也都黯淡。

陈烈带着五十名手下,用棉布包裹好马蹄,缓缓策马前行。

正在这时,忽然听到地面震动,前方似乎有大队人马赶来。

这么黑的夜里,再往前探可能一头撞上对方的前锋。

“快,分头撤退,去回报王爷!”陈烈下令。

好在,人一个没少都回到了营地。

马都跑脱力了。

“什么?你说……有大股部队前来夜袭?”

萧凌从营帐爬起,一脸震惊。

陈烈喘着粗气道:“属下感觉都快迎面撞上他们了。是战是撤,还请王爷速做定夺。”

萧凌两条眉毛顿时锁在了一起。

“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这可是在大乾腹地啊!”

金锋和林权听到声音钻进大帐。

“难道是苏云青的人?”

萧凌不能确定。

不过这时考虑这些都已经没有意义,后面还有四千民夫,不管来的是谁,他只有应战的份。

否则一旦出现溃乱,谁也别想好。

“准备迎敌吧!”

像以往无数次一样,萧凌说的云淡风轻。

“喏!”众将轰然领命。

黑暗中,不见一丝灯火。

在一阵有条不紊的调动之后,大营中的一切都沉寂下来。

士兵们隐藏在拒马木障之后,紧握兵器,只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

过了不知多久。

前方忽然传来隆隆的车马之音。

随着越靠越近,黑暗中,萧凌只见一条灯火长龙向营地袭来。

其间,密密麻麻的脚步声,也不知道有多少人。

这情景顿时让他呼吸一窒。

听着身后帐篷里,苏汐语挪动纸张发出的沙沙声,萧凌心中难得的升起了一抹紧张。

他紧了紧手中刀柄,回头判断着对方军阵的距离。

“不对!”

他很快发现了疑点。

按道理,已经很近了,为何对方没有发起冲锋?

难道真以为都到这个距离了,还发现不了他们不成?

“准备!”

陈烈见差不多了,按照经验,既然对方没发起冲锋,那么他就可以反打一波,出其不意。

“慢着!”

萧凌眼眸紧眯,手心全是汗水。

“再等等!”

“是!”

陈烈咽了口口水。

额头上的血管突突乱跳。

然而下一刻,前方的一声大吼,差点没让他惊掉了下巴。

也不知是哪个大嗓门的家伙,神不知鬼不觉的摸到了军营前,扯着嗓子喊了这么一句:

“靠山城百姓前来投奔!萧王爷,深夜打扰还请见谅啊!”

一石激起千层浪,后面几乎同时传来上百人的叫喊。

“萧王爷,俺们给您当马夫来了!”

“俺们自带牲口!”

“我滴娘哎,总算到地方了!”

“鞋都跑丢了呢!”

随着人群靠近,赶车的“吁吁”声连绵不绝。

黑暗中急停,也不知多少人撞在一起,发出一片嘈杂之音。

见此情景,萧凌都被气乐了!

只听营地里刀枪落地的声音连绵不绝。

“还愣着干什么?快去看看,什么情况,再搞错,小心军法处置!”

萧凌踹了陈烈一脚,心中是又好气,又好笑。

“挨!我这就去!”

陈烈长身而起,朝来人迎了上去。

一盏茶后。

营地内外点起了火把。

之前酬军的画面再次上演。

只不过这一次来的人,基本上都把自家的耕牛骡马带来了。

看样子是得了消息,一心想要去北境开荒种地的。

足足一个时辰后,才彻底消停。

中军大帐,陈烈跪在地上,一脸懊丧。

旁边,麒麟四将都过来求情。

“王爷,老四确实冒失了点,不过也没造成损失,不如让他戴罪立功吧!”

“是啊,王爷,接下来还要长途跋涉,这二十军棍,不如先给他留着!”

萧凌摆摆手,心里腻歪。

“行了,滚蛋,再有下次,惩罚加倍!”

“谢王爷!”陈烈如蒙大赦,嬉皮笑脸。

不理陈烈,转而问唐城:“外面的百姓如何了?”

唐城道:“已经安顿好了!”

“这次来了五千人,大半都是听说咱们收容流民,过来投奔的,有的还拖家带口。由于各地开始设卡,不准百姓来酬军,这才夜里赶来。”

萧凌点头,心中有所猜测。

金锋道:“王爷,咱们当真要带着这么多百姓?为何当初不带上天策军,岂不是要比这些百姓有用得多?”

随着金锋这话,其他四人也都深有同感。

尤其是萧凌收容那些没有战斗力的老人孩子,着实让人不能理解。

萧凌张了张嘴,却发现想要跟他们讲清楚,要费许多口舌。

于是神秘一笑,道:“此事不必多问,日后你们就知道了。”

众将顿时无语。

直到出发半个月后,麒麟军才算出了京畿地界,踏上风沙滚滚的北部边陲。下午时,一座依山而建的高大城池出现在众人视线之中。

前方,影影绰绰貌似有一群人正向这边赶来。

此时的队伍已经多了将近七千名民夫,运粮车队一眼望不到头。为了防止出现意外,麒麟军不得不分兵在各处维持纪律。

叫停队伍后,萧凌下令扎营。

前方便是京畿的门户镇山关,今日休息一夜,明日过关,穿过幽云古道,就到达北境了。

片刻后,陈烈来报:“王爷,镇山关总兵吴大寿带领手下官员求见。”

“噢?”

萧凌没想到这镇山关的总兵会亲自来见,有些出乎意外,

“走,咱们去看看!”

来到队伍前面,萧凌看到了一个中年文官,不伦不类的穿着一件皮甲,带领着十多名地方的土官儿站在三辆大车旁边。

双方简单见礼寒暄过后,吴大寿说明来意,

“下官久闻镇北王威名,今日王爷远道而来,为表敬意,特奉上上等酒席一桌,果蔬一车,清酒五十坛,歌姬四人。”

“微薄礼物还请王爷笑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