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胤禛继位

换源:

  年世兰被宜修怼的说不出话,宜修顺势借口解散了大会。

公元一七二二年,康熙帝在北郊畅春园病逝,四皇子胤禛继位,次年改年号雍正......

川陕总督年羹尧和步军统领隆科多在皇位继承人大战中为四皇子胤禛登基立下汗马功劳。

被雍正视作为社稷重臣,一时权倾朝野成为新政权的核心人物。

随着苏培盛的手中鞭子抽向空中,鞭影如龙,划破长空,鞭子声响彻天地间,回荡在皇宫的墙壁之上。

胤禛的登基则是天地间的盛事,象征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让人心潮澎湃,神往不已。

众大臣身着锦袍,头戴玉冠,端庄严肃地步入大殿。“

“跪~一叩首~二叩首~三叩首!兴!”

众大臣纷纷行礼,他们的身姿挺拔,谦卑有礼。这时苏培盛站在大殿前手拿圣旨,众人下跪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召曰隆科多真圣祖皇帝忠臣朕之功臣国家良臣袭一等公授吏部尚书并监管理藩院。”

“川陕总督年羹尧授二等公凡调遣军兵动用粮饷之处着边防办饷大臣及川陕云南督抚提镇等”

“俱照年大将军办理钦此!”

苏培盛宣读圣旨完毕,各位大臣纷纷领旨谢恩。

朝会结束后各位大臣都在各自回府的途中恭喜隆科多与年羹尧。

“咱们皇上可真器重年将军和隆科多大人。”

隆科多刚迈出大门就有大臣前来恭贺,双手握拳:

“隆科多大人!恭喜恭喜啊,您可是国家的大功臣啊”

隆科多一脸笑意,不出声。旁边一起走着的是年羹尧,他双手背在身后整个人神采奕奕。

旁边跟着两位巴结的大臣,他们双手抱拳恭维着年羹尧:

“年大将军,皇上对你可是垂青有加呀。年大人您可是皇上的肱骨之臣哪”

两人正恭维着,苏培盛走了出来:

“年大将军请留步!”

听到声响的三人连连向后看去:

“苏公公,有何请教?”

苏培盛连忙回应年羹尧:

“不敢,皇上惦记年大将军您的臂伤,特让奴才将这秘制的金创药膏交给大人,叫您使用。”

说话的间隙,苏培盛的徒弟将药膏呈上,苏培盛将药膏拿给年羹尧,年羹尧转身面向皇上的方向谢恩:

“臣年羹尧恭谢皇上圣恩”

这时的甄远道好巧不巧从大门出来,看见眼前的这一幕。年羹尧谢完恩转身问起了苏培盛:

“小妹近日在宫中可好啊?”

“华妃娘娘凤仪万千宠冠六宫啊!大将军您放心好了。”

“那就有劳苏公公了”

两人嘘寒问暖完毕后,年羹尧转身离去。

到了夜晚,打更的两位小太监走了出来,手里提着灯笼另一人打着更,迎面而来一支侍卫。

敬事房里的公公端着各位小主的牌子来到养心殿,苏培盛在前通报:

“皇上,敬事房的人来了”

敬事房的公公来到胤禛面前:

“请皇上翻牌子”

掀起衣饰双膝跪地,见胤禛熟视无睹:

“皇上,您这半个月都没进后宫了,要是今天再不翻牌子,那太后一定会怪罪奴才的。皇上!”

见敬事房的公公如此哀求下胤禛这才开了口:

“哪那么多话?”

这时苏培盛的徒弟小夏子进来传话:

“皇上,太后来了”

“快,请太后进来”

太后缓缓地来到胤禛的养心殿,来到榻上就坐。

“给皇额娘请安”

“天热,我叫御膳房做了绿豆百合粥,哀家吃着不错。知道你还没睡,给你送一碗过来。”

“多谢皇额娘”

胤禛顺势坐下,夹起菜快速地吃了起来。这时太后身边的嬷嬷竹息开口说道:

“皇上,这时隆科多大人大扬州给太后新弄来的酱菜,说是比三必居的爽口。”

胤禛默不作声,自顾着吃着酱菜,竹息见皇上不做声色眼神示意敬事房的公公退下。

出来的公公将手上的牌子递给奴才,苏培盛宽解道:

“你也别苦着一张脸了,左不过天天都是这个样子”

“皇上登基已经大半年了,可是着每个月进后宫的日子,扳着指头都数得清楚”

说完一脸忧愁,正所谓皇上不急急死太监。苏培盛继续说着:

“这敬事房的差事一闲太后难免会责问,这倒难为你两头为难了。”

“多亏有苏公公体谅,还望在皇上面前多多提醒才是。后宫那些小主们,盼皇上就像久旱盼甘霖呢”公公无奈的说着。

苏培盛叹气接茬:

“哪有不劝的,只是皇上这两天哪,忙于朝政。连睡觉都只睡两三个时辰,咱们做奴才的想劝也张不了口啊。”

另一边丫鬟收走胤禛的碗筷,开口与太后交谈:

“皇额娘要是嫌天热,儿子可以让他们拿些冰放在额娘的宫中”

竹息端来凳子,胤禛整理衣饰坐下,太后开口道:

“叫人放不下心的是皇帝你,早晚忙着朝政的事,自己的身子要有数。你这么忙着可有关心三阿哥的功课?”

胤禛回应:

“前两天还查了他的功课,字是练得不错学问上长进不大。”

太后听后,不禁叹息:

“先帝有你们二十四个儿子,皇帝就不如先帝了。”

胤禛无奈点点头,继续开口道:

“儿膝下福薄,只有三个皇子,让皇额娘挂心了。”

太后安慰着:

“也不怪你。先帝嫔妃多,自然子嗣多,你后宫才那么几个人。皇后端妃齐妃她们年纪都不小了。”

“想要延绵子嗣也难,皇家最要紧的就是开枝散叶、绵延子嗣。才能江山万年,代代有人,为此才要三年一选秀,充实后宫。”

胤禛面无改色:“皇额娘教训的是。”

太后乘胜追击:“那么,选秀的事就定了。”

胤禛:“一切听从皇额娘安排。”

太后眼见皇上胤禛欣然同意,笑了笑道:

“哀家老了,还能安排什么呀。让内务府挑个好日子,一轮一轮地挑下来,挑到出色的给你为嫔为妃,哀家就等着含义弄孙了。”

这时的胤禛开口道出:

“皇后事多,华妃协力六宫。选秀的事宜就让华妃去操办吧。”

太后连连点头:“华妃能干、漂亮。你宠了她这么多年了选个新人进来也好,平分春色总胜于一枝独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