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双面困局

换源:

  宁王的身影在火光中若隐若现,仿佛从另一个世界踏步而来。楚瑶的手指微微颤抖,那枚南诏铜钱被她攥得更紧了些。她抬起头,目光与宁王交汇,却发现对方的眼神里透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像是悲凉,又像是某种压抑已久的愤怒。

“你怎么会在这里?”楚瑶终于开口,声音低而沙哑,却带着无法掩饰的警惕。

宁王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缓缓走近几步,靴底踩在焦黑的地面上发出轻微的声响。他低头看了一眼楚瑶手中的铜钱,嘴角勾起一抹苦笑。“看来,你已经发现了一些不该知道的事情。”

这句话像是一记重锤砸在楚瑶心头。她强压下内心的波澜,努力让自己看起来平静。“‘双生’……这两个字到底是什么意思?”

宁王沉默片刻,随后伸手从怀中取出半块玉佩。那玉佩的裂痕处泛着淡淡的光泽,与楚瑶记忆中的另一块完美契合。他的动作缓慢而郑重,仿佛这是某种仪式般的举动。

“这玉佩和兵符上的纹路一致,对吧?”宁王的声音低沉,但每一个字都清晰可闻,“它们都是线索,指向一个埋藏了多年的秘密——关于皇室血脉的秘密。”

楚瑶的呼吸一滞,脑海中迅速闪过无数画面:兵符、长命锁、紫花毒症,还有皇帝慕容煜眉骨上的疤痕。她的手指不自觉地摩挲着腕间的印记,那是宁王曾经送给她的信物,也是两人之间未尽的情谊。

“为什么现在才告诉我这些?”楚瑶质问道,语气中夹杂着一丝恼怒和不解。

宁王的目光落在远处燃烧的废墟上,似乎在思索如何作答。良久,他才叹了口气,道:“因为时机未到。但现在,局势已经失控了。”

话音刚落,一阵冷风掠过,吹散了几缕烟尘,也将两人的衣袂扬起。楚瑶感觉到背脊一阵寒意,不仅是夜风的缘故,更是因为宁王的话让她意识到事情远比想象中更加危险。

---

与此同时,林太医正站在凤仪殿外焦急等待。他手中捧着一本泛黄的医案,指尖因紧张而微微发白。当他看见楚瑶匆匆赶来时,连忙迎上前去。

“娘娘,此事不能再拖了。”林太医低声说道,将医案递给她,“紫花毒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至少七年的时间才能彻底侵蚀人体。而据我查证,先帝驾崩前后,御药房的安神汤中朱砂用量异常偏高。”

楚瑶接过医案翻阅,越看越觉得心惊。医案详细记录了癸酉年后萧太后每月固定取用的药方,其中朱砂的剂量竟然是常人的三倍以上。这种药物长期服用虽不会致命,却能导致慢性中毒,使人精神恍惚、易怒甚至狂躁。

“也就是说,当年有人故意通过安神汤投毒,目的是让萧太后逐渐失去理智?”楚瑶喃喃自语,眉头紧蹙。

林太医点了点头,神色凝重。“不仅如此,我还发现,这种毒药的配方与南诏秘药极为相似。如果我没有猜错,这背后一定有南诏势力的参与。”

楚瑶闭上眼睛,深吸了一口气。她想起昨晚听到的骨笛声,那低沉悠远的旋律至今仍在耳畔回荡。若真如林太医所说,那么这场阴谋早已超越了后宫争斗的范畴,而是牵扯到了整个王朝的根基。

“娘娘,您打算怎么办?”林太医试探性地问道。

楚瑶睁开眼,目光坚定。“既然真相近在咫尺,那就只能继续追查下去。无论如何,我也要揭开这个谜团。”

---

回到寝宫后,楚瑶独自坐在桌前,将宁王的玉佩与兵符放在一起比对。烛火摇曳间,两者的纹路果然完全吻合,仿佛本就是一体。她的心绪渐渐平复下来,开始理清思路。

这时,碧儿轻轻推门进来,端着一碗热腾腾的莲子羹。“娘娘,您该用些东西了。这么晚了还不休息,身体会熬坏的。”

楚瑶闻言,不禁莞尔一笑。“你倒是还记得我的习惯。”

碧儿抿嘴笑了笑,把碗放在桌上。“小时候您总说,莲子羹最解烦忧。虽然现在的情况不同了,但我还是希望它能帮您放松一下。”

楚瑶舀起一勺莲子羹送入口中,甘甜的味道瞬间驱散了些许疲惫。她看着碧儿忙碌的身影,忽然感到一阵温暖涌上心头。即使身处权力漩涡之中,身边仍有这样可靠的人陪伴,也是一种难得的幸运。

然而,这份短暂的安宁很快便被打断。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名侍卫慌张地冲进来跪倒在地。

“启禀娘娘!北境传来新的军情,说是宁王殿下所率军队遭遇伏击,伤亡惨重!”

楚瑶猛地站起身,手中的汤匙掉在地上发出清脆的响声。她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仿佛整个世界都在这一刻崩塌。

“不可能……”她喃喃道,眼中满是不可置信。

就在此时,窗外再度传来熟悉的骨笛声,低沉而诡异。楚瑶走到窗边,掀开帘幕向外望去,只见一道黑影一闪而过,消失在宫墙尽头。

“是谁在操控这一切?”楚瑶喃喃自语,拳头攥得死紧。

突然,她的视线扫到窗台上的一样东西——一枚刻着“珏”字的南诏铜钱。铜钱的背面赫然写着两个小字:“鸾凤”。

“鸾凤归巢……”楚瑶低声念出这几个字,心中顿时掀起滔天巨浪。

慕容煜不知何时出现在她身后,冷冷地看着那枚铜钱,眼中闪过一抹阴鸷的光芒。“看来,这场局比我们预想的还要大。”

楚瑶转过身,与他对视。两人的目光在空气中碰撞,仿佛擦出了无形的火花。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