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通过这次“真心话”,他成功地将“林默才是更适合一菲”的观念,像一颗种子一样,更深地植入了胡一菲的潜意识里。
目的再次达成。接下来,他需要做的,是在现实中,进一步展现自己与胡一菲在精神和能力上的高度契合。
连续几天,胡一菲都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对着电脑屏幕冥思苦想。她博士后研究的一个关键部分遇到了瓶颈,一个关于社会群体行为模式量化分析的模型构建,始终无法找到理想的突破口。尝试了多种统计学方法,查阅了大量文献,甚至请教了校内的几位前辈,都收效甚微。
这天晚上,胡一菲揉着酸胀的眼睛,端着一杯已经冷掉的咖啡走出房间,想去客厅透透气。客厅里只有林默在,他正戴着耳机,手指在笔记本键盘上飞快地敲击着,屏幕上是密密麻麻的代码和图表。
看到胡一菲出来,林默摘下耳机,随口问道:“胡老师,还在忙?”
“是啊,”胡一菲叹了口气,在沙发上坐下,脸上难掩挫败感,“卡住了,一个数据模型怎么都建不起来,找不到合适的变量和算法。”
林默放下手中的工作,略带好奇地问:“哦?是关于什么方面的模型?如果不涉及保密的话,介意跟我说说吗?我对数据分析也挺感兴趣的。”
胡一菲犹豫了一下。她知道林默懂电脑,但社会学的数据模型和他平时捣鼓的那些金融或者程序代码,应该不是一回事吧?不过,反正也束手无策了,多个人聊聊或许能有新思路。
于是,她简略地将自己遇到的难题描述了一遍:如何在庞杂的社会调查数据中,剔除噪音干扰,精准地捕捉到反映特定群体行为模式的关键特征,并建立一个具有预测性的量化模型。她提到了自己尝试过的几种传统统计学方法,以及它们的局限性。
林默一边听,一边手指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快速敲击着,像是在搜索着什么。等胡一菲说完,他沉吟片刻,然后开口道:“胡老师,您提到的几种方法,在处理这种高维度、非线性、且充满随机干扰的社会数据时,确实容易陷入困境。传统的统计学思维,有时候可能过于追求‘因果关系’的显性表达。”
胡一菲点了点头,这正是她苦恼的地方。
林默继续说道:“您有没有考虑过……引入一些机器学习,或者说,人工智能领域的算法思路?比如,利用‘无监督学习’里的聚类分析,先让机器自动去发现数据中潜在的群体特征和模式,而不是预设变量;或者,尝试使用像‘梯度提升决策树’(GBDT)或者‘神经网络’这样的模型,它们在处理复杂非线性关系和特征交互方面,往往有更强的能力。”
机器学习?人工智能?这些词汇对于专攻社会学的胡一菲来说,显得有些陌生,但又隐隐觉得似乎抓住了什么。
林默看出了她的疑惑,并没有直接抛售更深奥的理论,而是用更通俗的方式解释:“简单来说,就是换一种思路。我们不直接去定义‘什么导致了什么’,而是让数据自己‘说话’。通过一些更强大的算法工具,去挖掘那些隐藏在海量信息里的、肉眼难以发现的关联性和模式。这在商业领域,比如用户画像、精准营销方面,已经应用得很成熟了。”
他一边说着,一边在自己的笔记本上调出几个简洁明了的图表示例,展示了机器学习在处理类似复杂数据时的效果。
胡一菲凑过去仔细看着,眼神越来越亮。林默提出的思路,完全跳出了她之前的思维框架,仿佛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她之前也听说过人工智能,但从未想过可以将其应用于自己的研究领域。林默不仅提出了方向,甚至还给出了具体的算法模型建议!
“梯度提升决策树……神经网络……”胡一菲喃喃地重复着这几个名词,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林默,你……你连这个都懂?”
林默笑了笑,谦虚道:“以前对人工智能比较感兴趣,自学过一些。正好胡老师你提到的问题,让我想到了这些方法的可能性。当然,具体怎么应用到您的研究中,还需要根据实际数据和研究目标进行调整。”
就在胡一菲和林默热烈讨论着机器学习算法如何应用于社会学研究时,曾小贤打着哈欠从房间里走了出来,看到两人凑在一起对着电脑屏幕指指点点,好奇地问:“你们在聊什么呢?这么投入?”
胡一菲正处于兴奋状态,随口解释道:“在讨论我的论文模型!林默给我提了个新思路,用人工智能的方法来分析数据!”
“人工智能?”曾小贤一脸茫然,“那是什么?跟机器人下棋那个吗?那玩意儿能用来写论文?”他的语气里带着明显的不解和一丝……不以为然。在他看来,这些高科技的东西,和胡一菲研究的那些“虚头巴脑”的理论一样,都离他的生活太遥远了。
胡一菲原本高涨的热情,被曾小贤这盆冷水浇得稍微降了点温。她试图简单解释两句,但发现曾小贤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眼神里充满了“不明觉厉但并不想懂”的意味。
林默看在眼里,没有插话,只是适时地将话题拉回到他和一菲的讨论上:“胡老师,关于那个特征工程的部分,我觉得可以尝试加入时间序列的维度……”
两人再次投入到纯粹的智力探讨中,各种专业术语和模型思路不断碰撞,火花四溅。曾小贤站在一旁,听着那些他完全听不懂的词汇,看着胡一菲脸上那种因为找到新思路而焕发出的神采,又看了看林默那从容自信、侃侃而谈的样子,忽然感到一种强烈的被排斥感。他想插话,却发现自己根本无从开口,只能尴尬地挠了挠头,悻悻地走开去倒水喝。
那一刻,他清晰地感觉到,胡一菲和林默之间,似乎存在着一种他无法介入的、基于智力层面的深刻连接。这种连接,远比平时那些插科打诨、打情骂俏要来得更坚实,也更……危险。
而胡一菲,则完全沉浸在与林默的讨论中。她惊喜地发现,林默不仅懂她研究的领域(虽然可能是现学现卖,但理解力惊人),更能从一个全新的、更高的维度提供颠覆性的见解!这种在智力上被完全理解、甚至被引领的感觉,让她感到前所未有的兴奋和……心动。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