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天白日,陆皓东为兴中会绘制之旗。
半年前,在孙中山先生的见证下,成为了反抗鞑清、创立合众政府的象征。
现在,陆皓东的英魂,也将从此寄托在这面旗帜之上,俯瞰华夏大地,护佑他所热爱的炎黄子孙。
直到半个世纪后,又被另一面更加伟大的旗帜所接纳。
画面暗淡,文字浮现——
【陆皓东烈士魂归。】
【孙中山先生在听到这个消息后,称誉陆皓东是“华夏有史以来,为共和革命而牺牲者之第一人”!】
【此后,朱贵全、邱四等其他一起被捕的革命党人,也被绑赴刑场,他们在敌人屠刀下毫无惧色,英勇就义。】
【广州起义,失败。】
广州起义失败了,兴中会众人为之付出了鲜血和牺牲。
历史的时空中。
陆皓东的事迹,以及孙中山领衔的兴中会革命党人之起义,带给无数人强烈的冲击。
清廷虽然腐朽不堪,虽然被列强欺辱,但再怎么说也是一个国家。
兴中会的力量与之相比,就如同蚍蜉之于大树,萤火之于皓月。
然后,就是这区区蚍蜉,反而比大树更有生命力,就是这萤火,反而比皓月的光辉更加耀眼。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大汉。
刘彻面色复杂的看着兴中会的一切,看着孙中山先生与一群有志之士聚集宣誓,看着陆皓东大义凛然的牺牲。
“为什么?!”
“朕明明是皇帝,明明是统治天下的一国之君,却会被一群反抗朝廷之人所折服?!”
“这究竟是为什么?!”
刘彻有些疑惑,眼神渐渐变了。
自己是建立千秋伟业之人,是天底下最为强大之人,是将会令后世子孙景仰之人。
如今却忽然发觉,在这世界上还有着一种人,他们将会建立更加伟大的功业,他们比自己更加强大,比自己更值得受世人景仰。
他们不在乎生命,不在乎流血。
他们可以为志同道合的同志,或者创立那什么不知所谓的“合众政府”,随时牺牲。
他们身上,似乎有一种名为信仰的东西,那种东西,比理想更有可怕。
“信仰……吗?!”
刘彻反复决咀嚼着这个词汇。
作为大汉最神武的皇帝,他却第一次发觉竟然还有自己掌控之外的东西存在。
刘彻问向群臣:
“众爱卿,你们可知道这信仰,是一个什么东西?!”
满朝文武,皆沉默不言。
没有人知道。
三国。
刘玄德进位汉中王。
此刻,在蜀地朝堂之上,问法正:
“孝直,你怎么看这孙中山、陆皓东等一众兴中会之人?!”
法正闻言,苦笑道:
“陛下也太看得起我了,我算是个什么东西,怎么敢评价他们?!”
刘备愕然。
然后哈哈大笑。
这法孝直真有意思,嘴上说着不敢评价,其实是已经评价了。
宋朝。
辛弃疾、陆游等一众词人的眼睛都亮了起来。
“何等风骨!!!”
“孙中山、陆皓东、朱贵全……这就是那最伟大之国最初的先驱吗?!”
他们泫然欲泣。
曾几何时,自己也想要为这个天下做点什么,可是到头来,却连为天下而死的机会都没有。
可悲,可叹。
大明中期。
朱厚照一脸崇拜,手舞足蹈的大吼:
“好一个陆皓东!此等人物,这般勇烈,视朝廷如垃圾,朕实在是太钦佩了!”
旋即,他又愤然道:
“只可惜,那清廷的狗官太不是人,竟然那样对待陆皓东!”
“若朕处在他的位置,一定会上前将壮士扶起,与他同道而行,一起对抗鞑清,杀了那什么光绪帝,夺了他的鸟位!!!”
朱厚照一顿哔哔赖赖,听得堂下的李东阳一愣一愣的。
“陛下身为一国之君,切不可有这种身犯险的想法啊……”
李东阳连忙开口,劝谏朱厚照。
“不得!朕生来就是不凡,怎能……”
“陛下!!!”
李东阳大哭。
他深知朱厚照的玩心有多重,这就是个长不大的孩子。
有时候好狠斗勇,想要纵横两军阵前,扬名天下,甚至给自己封了个将军之职。
有时候不辨是非,听信太监或者奸臣的谗言,给朝堂惹出不小麻烦。
但是朱厚照的内心却是软的很,不论任何情况,只要自己一哭,他就消停了。
果不其然。
“好了好了,李公你别哭了,朕听话就是了!”
朱厚照一脸郁闷。
清朝。
皇太极、康熙、乾隆等皇帝,以及各时间段的臣子们,一如既往的暴怒,大骂着兴中会众人。
虽然其中也会有个别人,对陆皓东的事迹感到佩服,但没办法,人家反抗的就是他们的大清朝。
实在是利益相关啊。
……
Ps:读者耙耙们!赏点月票鲜花评价打赏吧!孩子都馋哭了!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