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不同寻常的手法,一刀两断,全场瞠目

换源:

  “的确。”

周院接过话茬。

“咱们人体细胞家族里头,有三种性格迥异的成员:不可再生细胞、再生细胞,还有介于两者之间的不稳定分子。”

“再生细胞,像肝脏和肾脏的那些小家伙,就算受伤了也能自我修复,新细胞说来就来;”

“不稳定细胞,比如皮肤细胞,天生爱热闹,一天到晚忙着复制派对,新面孔层出不穷。”

“但咱们的神经细胞,那可是家族里的贵族,高冷又傲娇,一旦凋零,那就是永久告别舞台,再无复活之日。”

“这也是为啥脑部受创的朋友们,往往难逃后遗症的纠缠,而且还挺严重的。”

“说到心肺复苏那宝贵的三分钟,很多人误会了,以为这是给心肌细胞的最后通牒。”

“其实,心肌细胞这小子耐力不错,缺氧半小时才开始闹罢工。”

“相比之下,神经细胞简直比熊猫血还珍贵,三分钟内没搞定,它们可就直接撂挑子了。”

“就算心跳重启,人也可能永远沉睡,成了植物人。”

周院可以说被那视频和眼下的讨论弄得逐渐学术化起来。

“不过呢!”

周院话锋一转,笑容里带着鼓励。

“咱们可不能因为神经系统这块硬骨头,就否定了之前所有的努力和成就。”

“就算治疗过程中遇到神经系统这个拦路虎,那也是科研路上正常不过的挑战嘛!”

“毕竟,全球至今还没谁能破解神经细胞死亡的难题,更别提断了再接这种‘神仙操作’了!”

“周院言之有理!”

旁人纷纷附和。

“视频里的手术进展,已然超出了当前世界的医疗极限!”

“这位操刀的大师能走到这一步,简直就是天才界的翘楚,医学界的奇迹!”

一个世纪的难题哪是那么容易就被攻克的?

神经系统,作为人体奥秘的最后堡垒,藏着无数待解之谜。

更何况,现代科技的触角虽长,但在神经连接这精细活儿面前,还是显得太过粗糙。

要让断裂的神经重新握手言和,恢复往日的功能。

这几乎是医学界的“登月计划”,想想都觉得不可思议!

尽管如此。

视频中的每一点进展,都让在座的院长、教授们惊叹不已,心头涌动着难以言喻的激动与欣慰。

“这视频要是一飞冲天出了国门,嘿,那可得炸开锅喽!”

“里头的干货,拿诺贝尔奖都能拿到手软!”

赵院长笑眯眯地打趣道。

“可不是嘛!”

“但说真的,这视频按剧本该谢幕了才对。”

“咋的,他还嫌不够震撼,非得续上一集?”

陈院长好奇宝宝上身。

众院长一番脑暴下来,

觉得视频里接下来那神经大戏,基本属于‘神仙才能干的活’。

就算真有人啃得动,估摸也是皮毛功夫。

能进展到现在这水平,

搁国际赛场上,那都是能摘金夺银的角色了!

可视频里那位大神,压根没打算鸣金收兵的意思,倒像是……

“哎哟喂!!?”

一眨眼的功夫,几位院长的眼珠子差点没瞪出来。

“瞧瞧这是啥情况!”

“他,他真把脊椎给截了,脊髓都露面了!”

“这家伙打的什么算盘?”

“还想玩续集??”

“开什么玩笑!”

“绝壁不可能啊!!”

“神经系统那玩意儿,复杂得就跟八卦阵似的,咱们人类自己都晕头转向呢。”

“脊椎受个惊都得躺半个月,这一刀下去再缝合,开玩笑呢吧?!”

“慢着慢着!”

“他那手法,不像是瞎来的,似乎……有两把刷子!!”

院长们的心情,就像是坐上了云霄飞车,刚从高峰滑下,转眼又嗖嗖往上窜。

万万没想到,

自己认定的医学禁区,

视频里的牛人不仅闯了进去,

而且手法老练,绝非菜鸟之举。

这明摆着,

是有备而来,大有玄机啊!!

“乖乖!”

“咱是不是小看了这位大佬的段位?”

“瞧那刀法溜的,跟在家切菜似的轻松,哪有一点即兴发挥的影子?”

“依我看,这家伙私下里少说也偷偷练了上百遭,才有这手到擒来的本事!”

“更绝的是——”

“他挑战的可是外科手术界的珠穆朗玛峰,神经外科手术之巅!”

“这活儿,咱们这些土包子干不来,就连国际上的大腕儿来了也得掂量掂量!”

“他,他居然就这么动手了?!”

心里头的震撼,比吃了十斤辣子还火烧火燎。

一桩桩看似天方夜谭的事儿,就这么眼睁睁变成了现实。

此刻,

大伙儿的心都悬得老高,生怕错过视频里的任何一秒奇迹。

赵院长眯缝着眼,身为脊柱外科的老江湖,院长级别的他阅尽千帆。

可眼前这手术,还真是头一遭见。

两只小鼠的脊柱,咔嚓一刀两断,再给它俩接上?

问题来了:

砍是砍断了,里头的脊髓、神经咋整?

周院刚才说了,神经细胞那可是“一次性用品”,断了就等于报废。

跟血管啊、肌肉啊、皮肤啊这些修补修补还能用的完全不同。

再说,

脊髓神经接驳,哪是血管缝缝补补那么简单?

稍有差池,实验对象可就直接晋升为“植物流”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