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行业难题——换头

换源:

  “哎~”

吴副院长不禁感慨。

“为何我们山河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没有这样杰出的人才呢?”

他心中充满了渴望,恨不得立刻将王老师这样的顶尖人才吸引到自己这边来。

然而,他也深深明白,像王老师这样在专业领域达到如此高成就的专家,其价值和追求早已超越了物质层面。

要想让这样的人才动心,单靠金钱是远远不够的。

更多的是需要提供一个能够持续创新、资源丰富、有深厚学术底蕴和发展前景的平台,以及能够激发其科研激情和实现个人价值的环境。

这种层次的合作,往往涉及复杂的学术合作、科研资源的共享。

甚至是整个学术生态的构建,绝非一蹴而就可以达成。

吴副院长热情地领着王老师,同时注意到了远处另一位尊贵客人的到来,于是说道。

“王老师,请您先这边稍坐,我看见钟教授似乎正朝这边走来,我得先过去迎接一下。”

说罢。

他便快步迎向钟教授,脸上洋溢着诚挚的笑容。

“蒋佬,您总算来了!”

“我们山河医科大学虽然只是一所普通医学院,能得到您的莅临,真是让我们这里增色不少!”

吴副院长边说边亲切地握住钟教授的手。

随后,他关切地询问:“近来听说您的研究又取得了新的突破?”

“什么?心脏移植中的免疫抑制药物成功率已经提升到了40%?!”

吴副院长的惊讶之情溢于言表。

“行业内有您这样杰出的学者,真是让我们这些后来者敬仰不已!”

他的言语中充满了对钟教授成就的钦佩和对医学进步的振奋。

“哈哈哈...”

蒋佬爽朗地笑道,“不过是运气好,运气好罢了。”

尽管他表现得极为谦逊,但吴副院长心里清楚,这位前辈的分量绝不止于新药的研发。

在业内,人们更愿意尊称他为“国内心脏移植第一人”!

自大学时期起,蒋佬就投身于心脏疾病的研究,这一研究就是整整四十年的光阴。

他不仅是国内首例心脏移植手术的开创者,更是心脏移植领域的标志性人物。

遗憾的是,由于长期以来免疫排斥反应的难题,心脏移植手术的成功率一直不高。

而今,凭借他最新研发的免疫抑制药物,实验中的成功率已经提升到了40%。

这无疑为国内心脏移植领域带来了新的希望,仿佛黎明初现,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我这点儿成绩不算什么。”

蒋佬谦逊地说,“我身后的这位才是真正的大人物!”

说着,他转过身,满是敬佩地看向身后。

跟随着他的视线,众人见到一位大约四十岁左右的男士,尽管年纪不算大,但头顶已是一片光明,显然是智慧的象征。

吴副院长一见此人,眼睛立刻亮了起来,激动地喊道:“朱院长!”

原来,眼前这位朱院长是山河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花费巨资——数十万元重金邀请的国际神经外科领域的杰出博士。

他为了推动国内神经外科的发展,毅然放弃国外优厚条件,选择回国效力。

回国第一年,他就凭借卓越的才能成为了省级大型三甲医院神经外科的科室副主任;短短三年后,他更进一步,晋升为该科室的主任。

如今,回国五年,他已经坐上了副院长的职位。

按照这样的发展趋势,他的未来不可限量,令人充满期待。

吴副院长对此感到无比的欣慰和自豪,因为这位朱院长的加入,无疑为他们医院乃至整个国内神经外科领域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活力。

在一旁,蒋佬也打开了话匣子,言语中满是敬佩与期待。

“小朱的博士导师,他的研究方向正是人体换头术。”

“国际上首次进行的换头手术,就是由他主持完成的。”

“虽然那次手术是在遗体上实施的,但如果换作是我们,即使是在同样的条件下,恐怕也无法完成手术的一半进程!”

“想想真是令人震撼。”

“如果这项技术能够得到充分的研究与发展,未来人类或许就能摆脱器官衰竭的困扰,甚至有可能显著延长人类的预期寿命!”

蒋佬的语气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但遗憾的是,近两三年似乎没有再听到关于换头手术取得重大进展的消息了,或许目前的科学技术水平还未能完全攻克这一难关吧……”

言语间,他流露出一丝惋惜,但也饱含着对科学不断进步的信心。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