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第一次召唤将领的时候,就是三张将领召唤看。没想到,现如今却又是三张将领召唤卡。”
秦云峰不由得感叹了一下,随后他就将那三张将领召唤卡拿了出来。
“国运战场,使用这三张将领召唤卡。”
「请确认是否使用。」
“确认。”
「使用成功!」
「恭喜召唤明末猛将:曹变蛟。」
「恭喜召唤江东大小姐:孙尚香。」
「恭喜召唤东吴锦帆贼:甘宁。」
看着召唤出来的三人,可以说除了孙尚香,其余二人都是一等一的猛将啊。
曹变蛟,明朝大同人。
乃是明延绥东路副总兵曹文诏之侄。明末将领。时称曹文诏和曹变蛟为明朝的大小曹将军。
曹变蛟幼随伯父曹文诏,积军功至游击。
在黑水峪之战、潼关之战,曹变蛟为前锋,更了是擒拿“闯王”高迎祥,至于未来的“闯王”李自成,也是在这一战中被打的只剩十八骑了。
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清军加紧围困锦州、松山、杏山。清军此次围城,兵力7万,由郑亲王济尔哈朗、睿亲王多尔衮负责,与祖大寿交战。
后来,在崇祯皇帝朱由检那糟糕的指挥下,松锦之战的形势急剧恶化,洪承畴与曹变蛟等人不得不被困松山城。
面对急剧恶化的形势,曹变蛟不愿束手就擒,决定进行袭击皇太极的大营,孤注一掷。
曹变蛟挑选数百精兵,拿出必死的决心,乘着夜色打开城门,直奔清军大营而去。
数百名明军各个以一当十,锐不可当。
曹变蛟本人更是杀到了皇太极的主帐之前,差点就生擒了皇太极。
只可惜曹变蛟他们孤军奋战,没有援军支援,再加上当时清军前来支援正黄旗,镶黄旗的援军也在陆续赶来。
最后曹变蛟因失血过多,几乎晕厥了过去。不得已退回松山城中。
第二年,即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曹变蛟被清军擒获并处死。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若是曹变蛟能在松山城外成功的袭杀皇太极,松锦之战,或许……将会是一个不一样的结局吧。
而且最关键的是,他叔叔曹文诏也是一员猛将。
曹文诏素以凶狡骁悍著称。
他最初从军辽东,先后隶随熊廷弼、孙承宗等人,积累战功,升任至游击将军。
明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冬,从袁崇焕入卫京师。明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以抗击后金功升参将,加都督佥事。
明末农民起义在陕西爆发后,擢任延绥东路副总兵,率军前往镇压。明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六月,在山西阳城一带用计,击破农民军王嘉胤部。之后升临洮总兵。
此后,他先后追剿农民起义军于陕西、山西等省,击杀了点灯子、张飞、红军友等农民军首领,成为各部农民军之劲敌。次年十二月,奉命节制陕西、山西等省份的诸多将领。
明崇祯六年(公元1633年),与左良玉等部官军围剿农民起义军于山西、京师南部和河南北部。
明崇祯八年(公元1635年)六月,率部三千余人去追击李自成等部农民军,至真宁湫头镇中伏陷入重围,兵败自杀。
曹文昭虽不是明末诸多降临中最厉害战功最显著的那一个,但是毫无疑问他也是明末中重要的一支力量。
之后,就是东吴的十二虎臣之一的“锦帆贼”,甘宁,甘兴霸了。
甘宁,字兴霸,巴郡临江人,三国时期孙吴名将,官至西陵太守、折冲将军。
少年时在地方上为非作歹,组成渠师抢夺船只财物,崇尚奢华,人称锦帆贼。
之后金盆洗手,历仕于刘表和黄祖麾下,却不曾想,因为自己的水贼出身,而未受重用。
建安八年(公元203年),孙权领兵西攻江夏,黄祖大败,狼狈逃溃。甘宁将兵为其断后。他沉着冷静,举弓劲射,射杀孙权的破贼校尉凌操。甘宁虽立下大功,可却始终未遭到黄祖的重用。
于是,心灰意冷的甘宁,在好友苏飞的帮助下。率部八百余人投奔孙权,开始建功立业。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随孙权攻破黄祖,同时,甘宁向孙权进言,占据楚关,从而西进攻取荆州,并谋夺巴蜀之地。
赤壁之战后,随周瑜攻曹仁,率兵从小路取江陵上游的夷陵,东西夹击曹仁,迫使其北撤,并夺取了夷陵。
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正月,曹操率大军号称四十万攻打濡须口,意欲饮马长江,孙权率兵七万迎击。
一天晚上,甘宁得到孙权的命令,挑选了100人的精锐骑兵,去夜袭曹军大营,斩首数十人,而这100名骑兵却一人未损。
此战过后,孙权对甘宁称赞道:“孟德有张辽,孤有兴霸,足相敌也。”
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五月,随孙权攻皖城,此战甘宁手持练索,身先士卒,攀缘上城,最终攻下皖城,俘庐江太守朱光。
之后在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初,又随鲁肃镇守益阳,与关羽对峙。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八月,甘宁随孙权攻打合肥。
在逍遥津之战,张辽以800人打的孙权10万大军抱头鼠窜,并差点擒获孙权。
若非甘宁与凌统等人拼死护卫,恐怕东吴将会是三国第一个灭国的。
不!是东吴根本就不会出现。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的冬季,甘宁因为旧伤复发而去世。
甘宁也好,曹变蛟也罢。
都是历史上响当当的猛将啊!
可是这江东大小姐孙尚香是个什么鬼啊!
不过从史书上得知他也是一个擅长刀剑,弓马娴熟的女子。
就是嘛,脾气有点跋扈。
抽到孙尚香,既是个坏消息,又是个好消息。
坏消息是:她可能不会统兵作战,不知道她武力怎么样,可能就只能单纯的当个花瓶。
好消息是,秦云峰他手上有将领血脉卡,可以把她老爹,江东猛虎——孙坚,或者他大哥,江东小霸王——孙策召唤过来。
这二人,无论召唤来哪一个,对于秦云峰来说,无疑都是一个巨大的助力。
孙坚,字文台,吴郡富春人。
东汉末年将领、军阀,是孙吴政权的奠基者之一。据传,其为春秋时期军事家孙武的后裔。
孙坚出自寒门豪族。少为县吏,以勇猛尚武显名,被召署假尉。
熹平元年(公元172年),为吴郡司马,募集兵勇,参与平定会稽地区响应许昌的暴动。后历任盐渎、盱眙、下邳等地的县丞。
中平元年(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孙坚率淮、泗精兵至河南镇压,任佐军司马。汝南、颍川等地的黄巾军退守宛城,孙坚领兵率先破城。
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参与讨伐专权的董卓。
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孙坚于洛阳城外击溃董卓的军队,斩杀华雄,攻克洛阳,驱逐吕布,修复为董卓所破之东汉陵墓,扫除汉宗庙,祠以太牢,并得汉帝所遗之传国玉玺。
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奉袁术命,率军征讨荆州刘表,为刘表麾下部将黄祖的兵士射杀。
死后,其长子孙策继续在袁术麾下听命。
公元229年,孙权称帝,并追谥孙坚为武烈皇帝,庙号始祖。
孙策,字伯符,吴郡富春县人。
东汉末年割据群雄之一,孙吴政权的奠基者之一,破虏将军孙坚长子,吴大帝孙权长兄。
孙坚死后,孙策暂时屈事于袁术,带兵攻取了庐江郡。
兴平二年(公元195年),孙策征得袁术许可后,东渡长江,协助堂兄孙贲和舅舅吴景,打败了扬州刺史刘繇及其部将樊能、于糜、张英。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孙策击败会稽太守王朗和吴郡太守严白虎。
建安二年(公元197年),袁术公然称帝,孙策趁此情形,公开与袁术决裂,得到朝廷的认可,授骑都尉、会稽太守,袭封乌程侯。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孙策击败庐江太守刘勋和荆州牧刘表部将黄祖。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在夺取豫章郡后统一江东地区。
正在他打算发兵北上,逐鹿中原的时候。同年四月四日(5月5日),为其所诛的吴郡太守许贡的门客所伤,不治身亡,年仅二十六岁。
同样的,在孙权称帝后,孙权将孙策追谥为长沙桓王。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