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养不起

换源:

  一提到蟠桃,大家就会忍不住想到蟠桃会,想到孙悟空,在想到被孙悟空定住的七仙女。

实际上蟠桃的传说由来已久,《山海经》中有记载,“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

《太平广记》进一步记载说,七月初七日这天,西王母降临人间,送给汉武帝四个仙桃。

皇帝吃完了之后还藏起了桃核,王母问他要干什么,汉武帝说:“我想要用它们来种树。”

西王母说:“这种桃子三千年才结一次果实,中国这个地方,土地贫瘠,你是种不活它的。”武帝这才放弃了这个非分之想。

但自从尝过蟠桃的美味之后,武帝就开始贪恋这种仙果,曾经三次派大臣东方朔,长途跋涉到昆仑山去偷蟠桃,不仅如此,他还把那些吃过的桃核仔细收藏起来,一直传到了明代。

晚明著名学者王世贞在《宛委余编》中说,直到洪武年间,也就是在蒙元帝国留下的皇家仓库里,还藏有这样的蟠桃核,长五寸,宽四寸七分,正面刻着“西王母赐汉武桃”和“宣和殿”十个字。

这件事后来被吴承恩写进了他的长篇神话小说《西游记》,只是偷桃子的主角,从东方朔变成了孙悟空。之后便是各种小说上,对蟠桃也是各种设定。

可以说蟠桃的设定是一点一点加上来的,所以这个蟠桃到底是什么效果他现在也说不清楚,只有吃了才知道。

看了看眼前的蜂王,很明显这里并不是一个将蟠桃展现出来的好地方,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这个道理在哪里都通用。

哪怕这个蜂王一直说着他的地位和皇金蜂等同,但是钟秀依然不愿意多信。

“谢谢前辈!”放下蟠桃的事,钟秀仔细的从蜂王手中接过道经。

道经,能够取这样的名字就足矣说明问题了,通常来讲肯定是记载大道经文或者说是包容性非常强大的经文才会叫这种名字。

这本道经也不例外其内虽然多处残缺但是通过仔细观看依旧可以发现其包罗万象简直不是三言两语能说的清的。

“虽然这本道经是残缺的,但是其中的内容也比现在人间势力里流传的要全面的多,你可以放心修炼!这就是你们人族最好的筑基功法。”

“这是残缺的?那真正的道经又是什么样?”看着手上的羊皮纸制作的书籍钟秀愣神。

“不知道,真正的道经传说是道德天尊所著已经消失了不知道多少年了现在人间流传的也只有道一境和通天境,而我这个不但有通天还有彻地境,也算得上是不错的收藏。”

看着钟秀手上的书籍,蜂王顿了顿又道:“虽然有,但是我并不建议你修炼,道经最优秀的地方便是在筑基的道一境上,其他的境界倒是一般,在人间还有着更优秀的秘籍,等你出去可以去寻找一番。”

就在两人交流的时候,一道奇异的波动惊动了二人,几乎是同一时间两人的目光便落在钟秀的肩膀上,然而还没等钟秀反应,它便化作一道金色的闪电,速度飞快一个猛子扎进蜂王浆湖泊当中,几乎是眨眼间就将蜂王浆的湖泊喝掉了大半。

看到这一幕,蜂王也笑眯眯的随手丢出一些药材,五颜六色的药材钟秀也没看明白,只看到一朵通体金黄的奇花,一株叶片仿若月牙一样的灵草,还有一株花在半空不停地洒下点点星辉格外美丽。

而还在疯狂吞食蜂王浆的皇金蜂,就像是看到肉包的狗一般嗖的窜到半空接着金光一闪几株草药便七零八落的落在地上。

通体金黄的奇花只剩下一节根茎,叶片仿若月牙的灵草只剩下半块草叶,那朵散发着星辉的草药被吃的最少,可也被咬了七八个大窟窿。

龙眼大小的幼虫看起来肉乎乎的,人畜无害,结果本身就像是一个小土匪一样,所过之处就没剩下啥好东西。

“我看你应该是蝗虫才对,当什么皇金蜂啊。”钟秀无语心疼的将几株破碎的草药从地上捡起。

虽然不知道草药的名字,但是他能感受到其中的药性,绝对算得上是罕见的宝药,任何一株草药的一滴汁液拿到外面的世界都有生死人肉白骨的力量。

而就在幼虫吃完草药的同时,身上的金光更加炽盛,同时还散发出强大的波动。

“好了,我知道你进化了,你就别和我显摆了!”一把抓住对方,钟秀将其放在手心没好气道。

这么多好东西,都被它给吃了,都不知道给他留点。

而皇金蜂却没明白钟秀的意思,眨巴着一双亮晶晶的大眼睛,看着钟秀,一副不知所措的样子,不明白钟秀为什么这么和他说。

不过它却很机灵。



的一下落在钟秀的领子上,紧紧地扒住衣领,露出一个小脑袋小心翼翼的打量着这个世界。远远看去就好像是一个金黄色的纽扣一般。

“咦?它的气完全消失了!”钟秀看着它惊疑不定,要不是距离钟秀这么近,钟秀甚至都感受到它的气息。

“这就是皇金蜂呀,初生便会引来上天惩罚那么自然会拥有一些躲避天罚的力量,不然的话它恐怕初生就死亡了。”

蜂王对这一点倒是清楚。

皇金蜂虽然成年时期强大,但是幼年时期让它真正对抗天罚也不现实,因此屏蔽气息减小天罚的力量便成了皇金蜂天生就会的技能。

“这倒是不错,这样我就不担心有人来抢夺它了。”钟秀双眼放光道。

“不过就是这肚量……”钟秀看着前方,现在就剩下三分之一不到的蜂王浆湖泊说不出的牙疼。

仅凭自己现在的实力养它好像有点难呀。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