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自掏腰包搞展板

换源:

  骆老师说;“为了把报告会搞的有声有色,不要枯燥、

我考虑了一下,我们请县文化馆的王昌谷同志来帮助我们策划一下,制成一些展板,有照片又有文字说明。

这样,宣传效果就更好。”

“不亏是多喝了几天墨水,在宣传部门干了几年,就是有办法,经费我们不要国家的一分钱,用我们每个月的津贴来解决,不够了拿出我两个的工资来搞。车子就由各中学和区上解决。”

“也拿我们的工资!”王玉文和叶莉都争着说。

他们才把这一打算跟文化馆长王昌谷说,王昌谷非常支持。

“这么做,我原来就有这个打算了,以前我经常随领导下去,搜集了很多资料和图片。我策划好后,请你们过来审查一下,我安排我们的馆同志一起来搞。”他打电话给鲁阿娣。

“那就要谢谢你了!要多少钱?你策划好后,我们送来。”

鲁阿娣给她回话。

“怎么要你们送钱来?我打个报告报上去,财政上会拨款来。”

“决不能去惊动财政,我们有补贴,又有工资。”

“鲁副县长,你们来搞这个事,又不是你们的私事,是为青少年下一代,全县的学校都万分期待你们去给他们作报告,你们四个这种组合搭档,全国绝无仅有怎么要你们自己掏腰包,传出去要丢福源人的脸。

我们有的材料尽量用上,最多就是花一小点钱,买上十多块层板。”

“就是这样,不必多说,我的性格你是知道的。其他的就要你多抄心了。”

既然说到这个份上,王馆长也只有顺从。

文化馆他们经过几天的辛苦繁忙,展板终于制作好了。

鲁阿娣他们一起去看了,非常满意。

展板制作得非常精美,有图片、插图和文字说明。

第一版是报纸上登出关于鲁阿娣事迹报道文章。

第二版是鲁阿娣去北京的各种照片,其中有王馆长拍的,在县政府门口欢送的热闹场面。王馆长一直保存得好好的。

鲁阿娣指着这张照片说:“小王,大姐要好好感谢你了,我还是第一次见到。”

大家看了前言和各展板文字说明、介绍,骆老师问:“这些文字说明是谁写的?”

“别的还有谁?

我们福源的第一笔杆子,教育局的何玉国老师,你们应该认识他?”

骆老师跟阿娣说。“原来是这个人,当然认识。

他是一个很有才华的风云人物。

宜良人。六十年代中期,刚从大学毕业来到福源教书,当时他在云南日报发表了两篇文章。

结果被当时的县首长发觉后,觉得这篇文章给福源增光添彩,就从一般教师提拔为农校校长,当时人们称他为火箭干部。

本来,按照规定程序,一般教师先提拔为教导副主任、再到主任、而后是副校长,才能提拔为校长。

可是只当了两年校长,后来就被游街批斗,也是身挂两块牌,,想必你还记得,全县挂两块牌的就只有你阿娣跟他两个。”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